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饒宗頤:一個人要有正氣,才能立足於世

饒宗頤:一個人要有正氣,才能立足於世

導語:

享譽海內外的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今日凌晨逝世,享年101歲。他沒有耀眼的學歷,卻獨闢蹊徑,達古通今,學貫東西。他長於開風氣、出奇兵,在許多陌生的領域開荒播種,在許多新鮮的風景中著人先鞭。他詩、書、畫、樂俱佳,學術界尊他為「整個亞洲文化的驕傲」,錢鍾書稱他為「曠世奇才」,季羨林說他「最善於發現問題,最能提出問題」,金庸說有了他,「香港就不是文化沙漠」。

有人說:饒宗頤「有三顆心,第一顆叫好奇心,第二顆叫孩童心,第三顆叫自在心,一顆比一顆高」。持著這三心,饒宗頤在智慧的求索中執著,而不為執著所累。孟子曰:「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讓我們讀一本饒宗頤的小傳,紀念這位大師的傳奇人生。

《饒宗頤傳:香江鴻儒》 嚴海建 著 江蘇人民出版社

不可複製的饒宗頤

饒宗頤常常用因緣來解釋自己的成就。他說,他今天成為一個學人,這是有因緣的。因緣很重要,就是條件好,應該有的條件都成熟了。有些人大半輩子的經歷都花費在創造條件上了,很可惜,很浪費光陰。而他沒有這些曲折,似乎是生下來就機緣已熟,於是命定要做學問。

當然因緣並不是無來由的,正如我們熟知的那句話: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頭腦。饒宗頤曾說:「很多的因緣圍繞著我,我確實比較幸運,但也說明我有做這些事情的條件,不是任何人都有這個因緣的。」

一生得天時地利人和

學人成功,當然以內緣因素為首要,不過也多有外緣背景。饒宗頤一生,頗得天時地利人和,內緣與外緣相得益彰。

饒宗頤幼時的家學淵源即為一般人所不及,其自小就養成好學多思,耽於想像的習慣,且讀書全憑興趣,這是不可多得的基礎。

當一般兒童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始終處於知識的接受者的時候,饒宗頤卻異常地早熟,學習全是就性之所近,很早就開始有強烈的問題意識,這是其後來走上治學一途的重要基礎。所作研究全是為己之學,而不是出於功利性的外在目的,且總是能居於主體地位,不迷信權威,具有懷疑精神,見常人所未見。

而饒宗頤治學風格之養成多得益於其優越的外在環境,早年是家境殷實,詩禮傳家,讀書完全自由,且完全沒有功利化色彩,這樣的讀書環境自非常人可及。而其後來學術上成就的取得也有賴於商幫的支持以及寓港不歸的學術際遇。

1949年,饒宗頤為《潮州志》編輯事宜赴港,諮詢資助人之一的潮商方繼仁,由於方氏的勸阻及資助,饒宗頤得以寓港不歸,遂決定了後此大半生的學術際遇。

當大陸政治運動屢起,批判鬥爭不斷,而饒宗頤得享「偷來的時間」,是為天時。而香港的開放也使饒宗頤能夠與歐美漢學界互通聲氣,促進其學術研究,是為地利。饒宗頤早年從學得父輩師友提攜甚多,到港後治敦煌學,方繼仁斥巨資為其購入英藏敦煌文獻縮微膠捲,為當時日本之外亞洲僅有的一套,此後饒宗頤刊布圖籍,展覽書畫,開研討會,建紀念館,亦多承潮商財力的支持,此則為人和。

東西俱收而不失本我

饒宗頤的學問領域之寬廣,學術視野之開闊,所見史料之廣博可以說是罕有人能比肩,而這些都是得益於其外在因緣的多重性。但饒宗頤的難能可貴之處在於其在此多重外在因緣的影響下不失本我。

饒宗頤一生所遇的名師益友不可勝數,其均能以自己既有的學問基礎,有所因應,取他人所長,所以饒宗頤的學問都不是照著做的,而是接著做的,正如有學者評價的那樣,饒氏治學,「幾乎沒有一個時代是『交白卷』的」。

饒宗頤對「緣」的解釋不是完全被動的,他認為,緣是外面的條件,你自己有某種內在的條件可以同外緣結合,能夠配得上的才能夠搭得上。饒宗頤的幸運即在於內外緣的交集。

既有為,又有趣

當然,除學問以外,饒宗頤在藝術上所達到的境界也是罕見的。饒宗頤集學問與藝術於一身,所以他的生命是充滿自信的,是圓融的,是和諧的。

在現代中國,一般知識人若是能做到學問上有為,往往因功利心過甚,而失之無趣,饒宗頤做到學問上的有為和生活上的有趣二者兼得,其實這正是儒者所追求的內在圓融。

饒宗頤的學問、藝術與文化人格是特殊的因緣所造就的學術文化現象。追尋這些因緣之由來及其作用,將對於未來的中國文化具有重要啟示意義。

饒宗頤語錄:

一個人在世上,如何正確安頓好自己,是十分要緊的

1.萬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萬古不磨,就是中國人講的不朽,中國人講三不朽,即立德、立功、立言。中流,在水的中央,說明有定力,有智慧,有忍耐,就是要保持一種自在的心,是一種境界。

2.無掛礙中的掛礙 ,是指自己造出來的障礙。現在的人太困於物欲,其實是他們自己造出來的。

3.積極追兔子的人未必能夠找到兔子,而我就靠在樹底下,當有兔子過來的時候,我就猛然撲上去,我這一輩子也不過就抓住幾隻兔子而已。

4.人於寂寞處,養成孤獨,否則時間不夠用,集中精力做事。

5.人基本離不開政治,受其限制,但要超越它,自己可以控制,並不是不可以的。在某種情況下將自己提升,可以減少對自己的牽涉和干擾,養成獨立的精神。

6.人生對事物的追求是無限的,人生有涯,以有涯追逐無涯。莊子說:「殆已」,我覺得不一定,以有涯追逐無涯,反而有無限的境界,可以擴大自己的精神輻射。

7.一切事業,要從益人而不是損人的原則出發和歸宿。我們要從古人文化里學習智慧,不要天人互害 ,而要製造 天人互益的環境,朝天人互惠方向努力才是人間正道。

8.懷疑精神基本上是做學問的一個條件,學術上沒有甚麽事情是不能懷疑的。

9.忘我地「走」、忘我地想、忘我地讀、忘我地追尋,我覺得這是一種極大的樂趣。

10.寫字、做學問,實際上是把一個人的生命都擺在裡面,有「氣」、有生命,才會緣緣不絕。

11.外出閑雲野鶴,返家靜如處子。多年來,我養成了一個寧靜的心態,排除掉各種煩惱,養成自己心裡頭的乾淨,心裡頭的安定,所以才能「定」在做學問上。

12.我自己也奇怪,85歲了,但是我的心態還是十幾歲那個年齡的孩子的心態,還不停地干著那個年齡時有興趣的事。為什麼會這樣?大概因為我對很多事情看得比較透吧,無常的事情令我看富貴、貧賤,有錢沒錢,都差不多。我都不怎麼在乎,不當回事,認為變化是一定的,是自然的,因此都不動搖我的心。

13.由生到滅,事物變遷從無到有,從有到無,這是一種過程,知道這是一種變化,不要執著,不執著,心中就沒有痛苦。

14.人的生命如同蠟燭,燒得紅紅旺旺的,卻很快熄滅,倒不如用青青的火苗,更長久地燃燒,來得經濟。

15.我選擇了學問之道是正確的。千金易散盡,但學問是不會背叛自己的,而是與時並進的。

饒宗頤書法作品賞

饒宗頤

1917年出生於廣東省潮州的大富之家,其外祖父為清末進士,父親饒鍔為當地工商金融界名流,饒鍔四兄弟都開了發行錢票的錢莊,周轉海外僑匯和國內軍餉,幾代皆為潮州首富。

饒家不僅富甲一方,家學淵源更是深厚。早年畢業於上海法政大學、喜愛西洋建築的饒鍔,在家鄉建起了潮州最大的藏書樓——天嘯樓,藏書十萬餘卷。受父親影響,饒宗頤時常浸泡在此,讀書玩耍之間,文史典籍早已爛熟於心。當其他孩子都步入學堂讀書的時候,饒宗頤總感覺學校教的「太膚淺」,他寧願獨自一人躲進天嘯樓里自學。

在父親的悉心栽培下,饒宗頤打下了良好的傳統文化根基,培養了超強的自學能力。這位後來學富五車的漢學大師,連初中都沒畢業。雖然未獲得正式學校文憑,也未曾留學海外,但後來卻在海內外二十餘所高等院校任教,精通英、法、日等六國語言,還熟知古代梵文、楔形文、甲骨文、金文、簡牘帛書文字,皆得益於他的自學能力。

1938年,在中大中文系教授詹安泰的舉薦下,饒宗頤被聘為中山大學研究員。當時廣州已為日軍佔領,中山大學被迫遷往雲南澄江。饒宗頤決心繞道香港前往雲南,不料途中染上瘧疾,滯留香港,成了著名出版家王雲五的助手,從此開始對古文字產生興趣,並研讀大量的經史子集。

從1952年開始,饒宗頤在香港大學中文系任教16年,主講詩經、楚辭、詩賦等。這一時期,他對敦煌學、甲骨學用力最勤。與大陸學者相比,身處香港的他,不僅沒有因為各種戰亂和政治運動中斷學術研究,甚至還可以接觸到海外的漢學研究。要考證甲骨文,他就出現在日本;想要研究敦煌學,他便去了法國;要研究梵文,他就去印度。從一個領域跨到另一個領域,且在許多領域做出了開創性的成績。

饒宗頤的研究幾乎涵蓋國學的所有領域,學涉十四個門類,創下五十項第一。很難把他歸到哪一家,他曾幽默地說,「我是一個無家可歸的遊子」。

談到弘揚中國文化,饒公說要「求是,求真,求正」。他說,尤其是要做到「正」。「正」就是要弘揚正氣,秉持正直,堅持正義。不正的人,或許他們有自己的獨到想法,但一個人,只有求「正」,才能永遠立足於世。中國人自古就是最講正氣的,文天祥被蒙古人抓到以後,不屈不撓,堅信天地之間有正氣,可悲可泣更可敬。《易經》本身也是講求「正」的,佛家也講求「正」。

饒宗頤經常說,「我來不及看書,來不及煩惱」。他風趣地把自己比作知識海洋里的「兩棲游物」,「我一天的生活,上午可以在感性的世界裡,到了下午說不定又游到理性的彼岸上,尋找著另外一個世界,另外一個天地。越是沒有人去過的地方,沒有人涉足的地方,我越是想探秘。」

有人問饒宗頤有座右銘嗎?他說:「座右銘?不敢有座右銘。就是做事不要太計較,多做一些對人有益處的事情吧。」

|來源:半畝讀書微信公眾號

|編輯:焦策 丁智豪(實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北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小河歷 關山月
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TAG:河北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