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美很美,故鄉很美,回來看看吧!

楊美很美,故鄉很美,回來看看吧!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關於畲村楊美,關於故鄉,這是熟悉又陌生的地方。每當您閑走在楊美水岸欣賞著旖旎的風光時,您是否知道於這平靜清澈的水面之下沉睡著一處歷經了幾百年風雨的古老村落呢?是的,它就是我的故鄉,確卻地說那是我父親的故鄉,那是父輩們兒時嬉戲的地方,那是值得我們去回味的一段歷史。這一方水土如搖籃般孕育了一方樸實人家,它便是號稱「楊美十八社」之一的田厝尾

(楊美水庫-攝於2017.8.28)

九十年代出生的我無數次行走於楊美水岸,呼吸著這獨一無二的美景,特別是夏日的午後微風襲來時總能聽到那不知疲憊的知了彷彿瞧見了水面下嬉鬧的魚兒,跟它們訴說著關於楊美的故事。而此時,心中也會有些許的感觸,想回到過去,回到一九七二年前去看看曾經的故鄉,在故鄉的田野上感受下秋收的喜悅。那個楊美郎(郎,閩南語「人」的意思)魂牽夢繞的地方一定很美。

前段時間得空和外公閑談,聊起田厝尾的過去和變遷,受益頗多。也聽到了很多陌生的名詞:虎灣、三板橋、石百寨等等。出於好奇便在網上和書籍上搜尋關於楊美的歷史,所幸還是有所收穫,最難得的是如今還留存在一張一九七二年的故鄉照。外公對著照片述說著當年發生的種種事迹,臉上不由得露出了笑容,像是帶著我回到了曾經的故鄉,又好像在思索著這片土地若還在,如今又是怎樣一遍景象呢!

(楊美田厝尾故鄉全景-一九七二年)

近日有幸讀到一篇長篇小說《楊美往事》,彷彿把人帶到過去遊歷了一番。故摘出其文章引子部分,也帶上閱讀這篇文章的您遊歷一番。(文章來源:楊美水岸農莊-尋夢舊家園)

楊美水庫設計集雨面積陸拾平方公里、總庫容伍千多萬立方米。按原先計劃,三年時間能蓄滿水。

公元一千九百七十二年桂月,水庫大壩方築就,歷史罕見的暴風雨突然來襲,閩南名山玳瑁山的東麓,雞啼嶺東南坡,數十道水龍帶著巨大轟鳴聲從山頂翻滾而下;也就三天工夫,水庫滿了。一部分哭哭啼啼不願意不捨得拋家離土的村民,倉皇而逃,把本該帶走的沉重物品永遠留在水底。當他們走上高崗徐徐回望,家鄉沉沒了;一個新生的人工湖泊綠珠般鑲嵌在蒼翠的山間,如同一匹精壯的麒麟,奮蹄向東飛騰。所有人都呆了,跪在淅淅瀝瀝的雨中,淚水和雨水模糊了視線。從此,位於楊美低地的十幾個村莊連同其八百年的歷史,全部沉睡在五到十多米深的水底。寬闊水面上,不時有魚兒高高躍出水面,一頭把如畫的青山倒影扎個破碎,清脆的撲棱聲驚起一隻只鷺鷥鳥,舒展著雪白的翅膀來回翱翔;而那些枯死的龍眼樹、刺桐樹和榕樹的枝丫,在水霧間隱隱露露,偶爾也會有魚鷹引頸亮翅呆立上頭,向行船提醒它們的威脅。

碧波粼粼的山水深埋著二千多名楊美郎(郎,閩南話,人的意思)的夢,夢裡的故鄉總是如此恬美安詳:天空湛藍清碧,山坡綠草如茵;村莊里雞鳴犬吠;田岸、溪岸、田陌、石橋、半坡清晰如在眼前;挑擔的、背簍的、提袋的,人們依舊形色匆匆,似乎什麼也沒有改變過。

那時的楊美真的很美。頂坑架和虎灣的泉水汩汩,山澗里水聲激揚,泄下山崖,流過蔡仔、蔡山和過溪、田厝等處村社,在洋尾橋前百米處合成滾滾巨流,這就是楊美溪了;溪面寬度約有五米,每至暴雨季節,溪水暴漲,寬度陡然擴大了許多;溪水緩緩前行,時清時濁,常有雜草、樹枝漂浮;溪里的魚兒種類繁雜,生活在淺層的有溪膏、三板,深層的則有鱺魚、塘虱、虎耳鰻等,它們悠遊自在,歡喜跳躍,一副太平模樣,無須潛游匿蹤,更不用四處忙碌著尋找食物,水草、藍綠藻、車輪蟲等都是取不盡的佳肴。

楊美是總地名,所轄地區有十八社(村)之稱。楊美溪在兩面青山的夾裹下蜿蜒前行,晝夜不息,如同將軍閱兵,一路檢閱杜松腳、舊厝、埔頂、田厝尾、圩後、後厝、官路、古橋、曾洋、咬壠、下尾路、紅獅坑、田頭裡等古老村落,歷經四十多華里的崎嶇路程,注入了佛壇溪,融進台灣海峽。站在牛崗嶺遠眺,整個地勢好比一個高山湖泊,因此也叫做楊美湖。

溪的兩岸是一片片田疇,如茵的綠草潛藏涓涓細流,狂艷的野花常有鳳蝶飛舞。龍眼、荔枝、香蕉、菠蘿、桃、李、蕃石榴等百果,年復一年地開花、結果,從樹上落下,腐爛成流,滲入壤土,化作沃野。人們只要撒下一把種子,就能守望一季的豐收。

每當遇到旱災,沿岸也會有許多水車、水箱,吱吱嘎嘎,晝夜不停,讓溪水滋潤乾旱的土地。

這裡十幾個村社的四、五百戶人家,村民都姓藍,屬於漳浦燕山藍氏種玉堂二房、三房派下。他們共同佔有這一份僻靜與富庶。

不錯,這裡開門見山,伸手摘果,掘地見水,十步過河。糧秣棉帛,不假外求,而清泉甘露,足於分潤他鄉。歷史上,這一方人民生來剛方倔犟,不肯甘居人下。輕生健斗,重義惜財。有時慷慨無私,為人兩肋插刀;也常有人狹隘偏心,睚眥必報。內訌內鬥時有發生。就這麼一種矛盾的心態。

民國時期,這裡屬於禾坑保。最熱鬧的所在是位於田厝尾社的洋尾橋圩,那是楊美溪西岸的一片寬闊緩坡上,高大的榕樹、刺桐樹和木棉樹伸開寬闊的枝丫,籠罩著一家家菜攤、肉攤、戲台、煙館、糖糕店,每當趕圩日子,人來客往,十分熱鬧。既有本地人,也有海澄縣白水營的眾多商家。春去秋來,花草次第開放,清香撲鼻,引來蜂蝶飛舞翩躚。

田厝尾的洋尾橋至少有三百年歷史了吧,是楊美的地標性建築。台灣、南洋的僑胞們也許不知道楊美、田厝尾,卻一定知道洋尾橋。這是一座三板橋,橋面中間由三條巨大青石板拼合而成,長度約二丈,兩頭則是連接木板;橋深約一、二丈,兩側沒有護欄,但由於橋面寬闊,人們進過時並不擔心。從官潯、赤嶺來往前亭、馬坪、佛壇的人們都經由這座橋;橋上總是熙來攘往,穿流不絕。據縣文史資料載,康熙年間著名的平台將領、施琅將軍指揮澎湖海戰的前部右先鋒官、福建陸路提督藍理將軍,少年時揮舞著大刀走出這座石橋,在岱嵩島誅殺海賊盧質,開啟了人生的第一次歷練。雖然沒有在此地留下什麼痕迹,但藍理過楊美橋的故事民間一直在傳說,可以說痕迹是留在人們心間。

如今,洋尾橋就躺在楊美水庫底,橋墩早已垮塌,三條青石板也都深埋在淤泥里,無數前人烙印在青石上的足跡更是無處尋蹤。對那些移居萬安農場,湖西鄉豐卿,馬坪鎮白陂、上陂,赤嶺畲族鄉新陽等地的兩千多位楊美原居民及其後代來說,關於楊美的一切都已成為追憶或尋夢。他們只能循著老一輩楊美人的心路歷程,品味淡淡的鄉愁,追懷那些不尋常的人;魂游夢裡故土,記取那些不尋常的傳說。

在凄風苦雨的日子裡,據說有當地的民眾見到白衣白褲的鬼魂聚集在岸邊的樹梢上唱歌、飲酒、跳躍,女鬼們的長髮披散在樹葉之外,在風中搖曳,宛如春風中的楊柳枝條。這種令人驚恐惶惑的場景,或許,蘊含某些隱情吧。

(上下拖動文章可翻閱)

(楊美水庫-攝於2017.8.28)

楊美很美,故鄉很美。雖不曾經歷久遠的過去,但我也在這裡度過了二十五個春夏秋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縱使時間飛逝,容顏易改,但故鄉仍在,走的再遠也別忘了回到這個讓楊美郎魂牽夢繞的故鄉重溫當年的那段「情」!

文章/編輯:藍先生

覺得不錯,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畲家藍先生 的精彩文章:

TAG:畲家藍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