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跟著孔子學做人

跟著孔子學做人

為人處世是人生的大學問,直接決定了一個人的福禍興衰。很多人就是因為在為人處世上面的失誤而錯失了人生的機會。然而現代教育沒有專門講授為人處世的課程,所有人都是在不斷的犯錯和糾錯中間去摸索經驗和規律,也因此而浪費了時間和機遇。有沒有一門課程可以教會我們最合理的為人處事的法則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國學中的儒學。作為儒學的「至聖先師」孔子,也用他的實際行動為我們做出了表率。

為人處世的方法

孔子的侄子孔蔑向孔子請教為人處世的方法。孔子說:「知而不做,不如不知;親近而不信任,不如不親近。得意不可忘形,失意不可頹廢。」孔蔑問:「我自己應該怎麼做呢?」夫子說:「設法改掉自己的缺點,儘力彌補自己不具備的才能,不要因為自己修養不夠就去懷疑別人;也不要因為自己有才幹而看不起別人;每天說話不給自己留下後患之憂;每天一舉一動,不給自己留下隱患。那只有聰明的人才能夠做到。」

不對人品頭論足

有個叫叔孫武叔的人去拜訪孔子的弟子顏回。顏回以賓客之禮接待他。武叔很喜歡揭示別人的過失並且喜歡對人品頭論足。顏回說:「您的這種做法肯定會自取其辱,您應該聽從我的勸告啊。我聽孔子說:『說別人的缺點,並不能因此而美化自己;說別人行為不正,並不能使自己的行為端正。』因此君子只批評自己的缺點,不攻擊別人的缺點。」小人愛好搬弄是非,諷人之長,隱己之短;君子善於坦白自己的缺點,批評自己的不足,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正人先正己,才是高明的為人處世之道。

君子沒有憂愁和恐懼

有個叫司馬牛的人去問孔子怎樣做一個君子。孔子對他說:「君子不憂愁,不恐懼。」司馬牛說:「不憂愁,不恐懼,這樣就可以叫君子了嗎?」孔子回答說:「自己問心無愧,那麼還有什麼憂愁和恐懼呢?」做人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講操守,重品行。尤其是身居高位的人,更應當做到慎獨慎微,防微杜漸。不僅在公共場合嚴格要求自己;而且還要在無人監督、一人獨處的時候,依然做到人前人後一個樣。只有這樣做,才能上不愧於天,下不愧於人,所以不會有憂愁和焦慮。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有個叫仲弓的人向孔子請教什麼是「仁」。孔子回答說:「自己所不喜歡的,不要強加給別人。在朝廷做官的時候不要讓人怨恨,在城邑做官的時候也不要讓人怨恨。」仲弓聽後對孔子說:「我雖然遲鈍,但也一定會按照您的話去做的。」孔子的意思是,自己不願意接受的,在和人交往的時候,就不要施加到別人身上。這就是今天所提倡的「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

做人要自信

孔子在宋國時,桓魋想要殺掉孔子。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弟子們都想逃避。孔子非常有魄力地說:「上天生下了我,要我傳承文德,桓魋又能拿我怎麼樣呢?」表現出了對人生的自信。無獨有偶,相傳戰國時的武士荊軻曾去刺殺一個劍客。荊軻舉起劍來的時候,對方卻巋然不動,只用兩隻眼睛盯著他。看到這裡荊軻還劍入鞘,扭頭就走。原來那人的寧靜、自信和剛毅讓荊軻由衷地佩服,所以荊軻放棄了刺殺。這兩個例子都說明了自信的重要性。一個人如果喪失了自信,即使背景再好,機遇再大,最終也會導致失敗。尤其是在強敵和困難面前,自信才是真正的制勝法寶。

乾訸書苑 每日不同

周一 易經 周二儒家

周三 道家 周四 兒童蒙學

周五 詩詞天地

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分享和轉發,

堅持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執著的人生態度。

你們的支持和鼓勵是我們堅持的動力!

本訂閱號所有音頻及文字(除另有標註外)均為墨風老師原創,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訸書苑 的精彩文章:

李世民的岳父才是神箭手,功夫勝過李廣!
唐朝第一女神童,她的詩暗淡了李白的風采

TAG:乾訸書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