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刮痧由來與臨床應用

刮痧由來與臨床應用

刮痧由來與臨床應用

痧症泛指傳統中醫意義的霍亂等熱性病而皮膚出現痧疹者,多為瘟疫。中醫兒科有痧、痘、驚、疳四大症,其中的痧就是此類。

痧是中醫學專有名稱

現代醫家陳聰榮編著的《中醫兒科學》「風疹」節下云:「風疹,或稱風痧,古稱癮疹。是小兒的一種較輕的出疹性傳染病。多見於五歲以下乳幼兒,大多流行於冬春季之間。」由此可知,癮疹乃是痧的最早名稱。後漢張仲景《金匱要略》云:「風強則為癮疹。」明朝聶久吾《痘疹論》曰:「麻疹形如麻,痘疹形如豆,皆象其形而名之也」。由是言之,則痧疹應該形如沙,蓋疹之細碎者也。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對癮疹亦有如下論述:「小兒因汗解脫衣裳,風入腠理與氣相搏,結聚相連而成癮疹……不腫不痛,但成癮疹瘙癢耳。」

考「痧」字,明以前醫籍未之見也。最早出現於清中葉之後的醫籍中。《康熙字典》收漢字四萬七千零三十五字,卻未載「痧」字。可見「痧」字為晚出。蓋有清一代外邦朝華者日眾,舶來之瘟疫亦漸漸增多,而痧疹之病亦漸增多矣。中醫溫病學說形成較晚,原因也在於此。

刮痧療法起源於民間

刮痧是民間流行的治療某些熱性病的一種簡便方法。即用銅錢等邊緣整齊而光滑之硬物蘸香油或水刮患者胸背等處,使局部皮膚充血生痧,用以消散體內蘊熱瘀毒,從而使病痛得以緩解或痊癒。刮痧法雖說起於民間,但也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的。毫無疑問,此法應該是草澤醫根據中醫理論首創於民間,以其簡便易行,故在民間得以廣泛流行。

刮痧淵源久遠而成於清代

有著文者言:「刮痧可上推至新石器時代」,其信然乎?我看未必。雖然人類在同大自然的鬥爭中學會了很多,新石器時代肯定有醫事活動,肯定有一些簡單的醫療工具,如砭石之類。遠些較鋒利的砭石可以當針、刀之用,可以治療疼痛、癰瘍之類,也許也會有刮摩肌膚,但必須指出的是,它絕不同真正的刮痧。但刮痧符合中醫理論,而著文者對刮痧推崇備至也是可以理解的,自古以來尊古而賤今者不乏其例,如神農嘗百草而有《神農本草經》,黃帝坐明堂而有《黃帝內經》和《黃帝外經》。此皆尊崇古聖賢之意而絕非神農、黃帝所作也甚明。但古來也確有人主張「此真黃帝書」「出於上古」「非聖人執能為之」等等。難道我們真的可以認為這些說法是確鑿無疑的嗎?

又有人認為最早記載「刮痧」者為元代危亦林之《世醫得效方》,我認為此說未必準確。蓋此書雖有類似於「痧」的描述,但並無「刮痧」字樣,因為彼時連「痧」字還沒有出現呢。

或雲「刮痧」之法系由《保赤推拿法》演化而來,此說似有一定道理,但也無須細論。因為他只說「演化」而未言「出自」。況此書的作者乃河南新息人夏雲所著。而夏云為清代人,其書亦晚出。其實對刮痧影響最大,記錄最確的有如下等書。其一,清·吳師機(尚先)《理論駢文》曰:「陽痧腹痛,莫妙以瓷調羹蘸香油刮背,蓋五臟之系咸在於背,刮之邪氣隨降,病自松解」。其二,清·郭志邃《痧脹玉衡》曰「刮痧法,背脊頸骨上下,又胸前脅肋,兩背肩臂痧,用銅錢蘸香油刮之」。「肌膚痧用油鹽刮之則痧毒不內攻;血肉痧有青筋,刺之則痧毒有所泄」。其三,清·趙學敏《串雅外編》有「七十二種痧症救治法」,其中不乏刮痧之例。

由是觀之,刮痧之法符合中醫理論。既簡便易行,又療效可靠。雖說淵源較久,但畢竟成於清代。

刮痧部位的選擇

首選背部:由於人之五臟六腑皆繫於背,所以刮背部可以疏利五臟六腑之陰陽氣血。膀胱經「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如此,背部兩側共四行膀胱經上布滿了五臟六腑之本經腧穴和所藏之氣穴。刮背部則五臟六腑之氣均可以得到相應調理,進而促進其氣血循環祛除病邪。

刮胸腹四肢最好要按十二經脈之循行路線進行刮治,這樣也有利於相應臟腑之代謝、經絡之疏通、陰陽之調整。還應特別注意陰陽經之走向,即經絡之順逆。一定要順著經絡之走向進行刮治。手之三陰從臟走手,刮上肢陰側應從上往下刮;手之三陽從手走頭,刮上肢陽側應從下往上刮;足之三陽從頭走足,刮下肢陽側應自上往下刮;足之三陰從足走頭,刮下肢陰側應自下往上刮,知氣血之逆從而刮之,則可收事半功倍之療效。

還應該說明的是,經脈如線狀,絡脈成網狀,而皮部成片狀。實際刮痧不可能是線狀,一般都是按皮部而刮治的。

刮痧需辨證

病有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之辨,治有汗吐下和溫情補消之法,針灸刮痧之法自應有忌有宜。最初刮痧只是適用於治療熱性病,通過刮痧而宣洩患者體內之熱毒(或痧毒)使患者陽陽氣血經脈逐一得以調整、疏通、暢達、進而痊癒。近些年刮痧療法也得到重視,刮痧療法之適應範圍也逐漸擴大,各科疾病都有用刮痧治療的。諸如外感發熱、頭痛、咳嗽、嘔吐、腹脹、腹痛、腹瀉、肩凝、風寒濕痹、中風後遺症、急性扭傷、坐骨神經痛、頸椎病、腰椎病、營養不良、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甚至於連美容、減肥等也都成為刮痧之適應證。相應地,刮痧之工具也五花八門,增加了許多而所用之潤滑劑除水和香油之外,還有橄欖油、紅花油、茶油、咸鹽、潤膚劑、凡士林、白酒等 ,等等不一而足。與時俱進的專業用刮痧油、刮痧乳等也相繼湧現。

人的體質有不同。從《靈樞》分陰陽二十五種人。即按五行可分木火土金水五種,又按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及陰陽平均之人五種,而成五五二十五種分型。自然皮膚之厚薄腠理之疏密,臟腑之堅脆,氣血之盛衰等等一定有所不同。針對不同體質之人,刮痧能不區別對待嗎?故原則之一叫因人制宜。

不是所有的病都可以用刮痧法治療,刮痧治百病的說法是不科學、不正確的。有些病史不宜刮痧的,如糖尿病、心臟病、腎病綜合證等危重之證。皮膚病、過敏性紫癜、血小板減少、白血病、過敏性皮炎、接觸性皮疹、瘡殤、水腫、妊娠……皆非刮痧之所宜。故原則之二曰因病制宜。

即便是本屬刮痧之適應證,但由於患者的生理狀態不同,也不可孟浪從事,如饑飽勞碌之不同,亦應有刮治手法之輕重淺深之各異。此之謂因時制宜。(陶廣正 中國中醫科學院)

(註:文中所載藥方和治療方法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搜索「renpeng_swxt"關注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中醫資料。

推薦下載:全新中醫家3.3.4。五十萬中醫人專屬軟體,只專註中醫領域。【社區】以醫會友,廣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醫打造個人品牌,提升醫患互動,創建自己的工作室。【會議服務】全國中醫會議培訓隨時報名,輕鬆加入中醫名師互動圈。下載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家 的精彩文章:

這些養兒誤區,你有沒有?
金元時期易水學派巨著《濟生拔萃》史略

TAG:中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