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盧溝橋事變為什麼導致全民族抗戰?揭秘事變後兩天不為人知的真相

盧溝橋事變為什麼導致全民族抗戰?揭秘事變後兩天不為人知的真相

原標題:盧溝橋事變為什麼導致全民族抗戰?揭秘事變後兩天不為人知的真相


本文作者張憲文,蜚聲國際的中國近代史泰斗,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季我努學社榮譽社長,季我努沙龍講演嘉賓。


盧溝橋戰鬥打響後,第29軍將領秦德純、馮治安、張自忠等召開緊急會議,並聯名致電國民政府,表示抗戰的決心:「彼方要求須我軍撤出盧溝橋城外,方免事態擴大,但我方以國家領土主權所關,未便輕易放棄。倘彼一再壓迫,為正當防衛計,不得不與竭力周旋。」(《中國外交史料叢編(四):盧溝橋事變前後的中日外交關係》,第194~195頁,台北1965年版。)同時,第29軍軍部發出命令:「盧溝橋即為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後退。」


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圖為守衛盧溝橋的29軍士兵抵抗日軍入侵(資料照片)


秦德純指示宛平守兵:「保衛領土是軍人天職,對外戰爭是我軍人的榮譽,務即曉諭全團官兵,犧牲奮鬥,堅守陣地,即以宛平城與盧溝橋為吾軍墳墓,一尺一寸國土,不可輕易讓人。」(《七七事變: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第14頁。)第110旅旅長何基灃也下達了三條命令:(1)不同意日軍進城;(2)日軍武力侵犯則堅決回擊;(3)我軍守土有責,決不退讓,放棄陣地,軍法從處。(《七七事變:原國民黨將領抗日戰爭親歷記》,第34頁。)


宛平縣城大舉進犯,中國守軍官兵團結奮戰,冒著猛烈的炮火,連續3次打退了敵軍的猖狂進攻。雙方激戰至7月8日15時50分,日本駐屯軍混成第4旅團指揮官河邊正三匆匆從山海關趕到丰台督戰,並增調重兵進關。29軍將士繼續頑強抵抗,日軍幾次進攻宛平未果。接著河邊便命第3大隊在龍王廟附近渡過永定河,佔領西岸,待援軍到達後,9日拂曉再攻宛平城。(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第1卷第1分冊,第134頁。)8日深夜,吉星文團又施夜襲,突擊隊員秘密接近鐵路橋,出敵不意,兩頭夾擊,沖入日軍陣地,用大刀全殲了佔領鐵路橋的日軍。


圖為駐守宛平城的士兵奔赴盧溝橋抵抗日軍


9日凌晨,第29軍收復失地,完全恢復了永定河東岸的態勢,減少了宛平城側後的威脅。中國守軍重新變被動為主動,沉重打擊了日本侵略軍的狂傲氣焰。日軍見宛平城久攻不下,為爭取時間集結兵力,便玩弄伎倆,於8日深夜要求同中國方面進行交涉。9日凌晨,就在中國守軍剛剛收復鐵路橋和龍王廟後,冀察當局為防止事態擴大,竟同意與日方談判交涉,放棄了繼續進攻的有利時機。


盧溝橋的槍聲激怒了第29軍官兵,激怒了全中國人民。全國上下群情激昂,聲討日本侵略軍。中國共產黨於8日通電全國,指出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呼籲進行全面抗戰,武裝保衛平、津,保衛華北,援助第29軍。在中國共產黨的號召下,全國各地的抗日活動風起雲湧般開展起來。事變一爆發,中共北平地下組織立即組織發起北平各界抗敵後援會,發動群眾團體開展各項救亡工作,援助第29軍抗戰,並派人與吉星文團取得聯繫,鼓勵他們英勇抗戰。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日軍圍攻河北省宛平城。駐守宛平城內的國民黨第29軍參謀王啟元被士兵用繩子系腰縋出城外,去與圍城日軍談判(資料照片)


8日下午,北平民眾救亡團體冒著危險赴前線慰勞抗日勇士。北平各校師生紛紛組織戰地服務團準備赴前線效力,北平市民也踴躍援助前線。全國各地派出大批慰勞團體,赴盧溝橋慰問抗日官兵,冀察當局每天都收到大量全國各地發來的支援抗戰的電報和信件,許多社會團體和個人,陸續匯出一筆筆款項,支持抗戰,慰勞第29軍官兵。各國華僑也迅速組織起華僑抗敵後援會、救災總會、華僑籌餉會等團體,捐輸財力,徵集藥品,或親自回國,直接參加祖國抗戰。盧溝橋中國守軍的奮起抗敵,開始演變成一場全民族的抗戰。


張憲文等:《中國抗日戰爭史·第二卷,全民族奮戰:從盧溝橋事變到武漢淪陷


(1937年7月—1938年10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6年版。

編輯:林小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官團 的精彩文章:

汪偽政府金融當家人為何要用一個做生意連年虧損的飯桶?
太平洋戰爭日本敢於挑戰當時最強大的美國海軍 竟是一個「幽靈」在作怪?

TAG:軍官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