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雍正仿永宣牽牛花象耳折角四方瓶簡介

雍正仿永宣牽牛花象耳折角四方瓶簡介

外觀:

瓶唇口,直頸,頸對稱象耳,象鼻自然彎曲呈半圓形,方腹折角為分棱錘狀,方腹折角形成八個三角斜面,深圈足外撇 。

器身青花裝飾,器身繪纏枝牽牛花,以瓶腹為主,自然向頸部、腹部兩側延伸。雙耳染青。

象耳彎曲內,有一處青花染料流淌的痕迹。(疑是筆端染料蘸多了)

底部青花內署「大清雍正年制」六字篆書款。 字體工整俊秀,無反光現象, 釉面光亮瑩潤,釉面看上去油油的,撫摸5分鐘有粘的感覺,和撫摸玉的感覺相近,有粘感——堅如鋼,綿如玉。

瓶腹委角處過度自然。器足內呈台階式,將外撇形高圈足的內部作成台階式。

外形: 高:18cm 瓶口:7cm 底足:8cm 重:736克

微觀:

青花釉面呈現青白色,釉中密含大小套疊的氣泡,胎釉結合處火石紅存在於底足的片縫邊緣上,象從胎里冒出來的,火紅石自然析出,魚籽狀結晶浮在表面呈現結晶狀,有半金屬光澤,火紅石逐漸過渡為牙黃色,距離越遠色彩越淡。內部瓶底有一處雞爪紋,瓶身側面有一處針尖大小的棕眼,呈黃褐色,從腐蝕痕迹可以看出,深深淺淺腐蝕程度出於自然,其中白,黑,藍,褐,黃,紅等沁色交雜在一起。釉內有變色氣泡,死亡氣泡,破損氣泡,但總體比例很少,大約百分之5左右。內部瓶壁有兩處未掛上釉料,顯鐵黑色煅燒痕迹。瓶內底部有一處綠豆大小的縮釉露胎處有濃重的火紅石。底足有合理的磨損,底足高出的部分,磨損程度最多,凹下去的地方不磨損或者磨損線很窄。其中一處凹洞有火紅石,沉積物略高於釉面。也就是說磨損程度是自然形成的。

瓷器底足內有開片紋,開片無規則,大開片中套小開片,開片蜿蜒曲折,縫隙中有沉積物。內壁不光潔,有顆粒狀殘留,無修柸刀痕。

瓷器具有透光性和變色性,隨著光照不同,角度不同而顏色變化,或深或淺。

釉表面見明顯的細橘皮紋遍布全身,瓷器內部也有橘皮紋。頸部用手上下撫摸有凹凸的感覺,瓶頸內部也是一樣的,疑是由於手工拉柸不規則造成的。

青花的胎骨晶瑩潔白,青花略見暈散。用高倍放大觀察,見青花下沉,大小氣泡密集,偶有少數破損氣泡,破損氣泡呈現褐黃色次生物。

瓷器以拼接法製成,頸部,中部,腹部有接胎痕迹,接胎痕迹明顯,內壁介面突起,瓶肚中央,用手撫摸可感覺出來,頸部下方和底部均有接胎痕迹,瓷器內部可以看到。(瓷器外部手摸感覺不到,內部可見接胎痕迹),成形工藝複雜,拼接難度高,分三段接胎而成,需人工煅打瓷土成塊,然後拼接。一處接胎有脫釉現象,邊緣不規則,屬於自然腐蝕脫落。

瓷器外部下方,靠近底部有四條沁線, 沁在裂隙深處,有像包漿一樣的東西存在在裂隙中。

瓷器轉動可明顯的顯示「蛤蜊光」,表現為淡紫色。

總結:工藝痕迹明顯,拉柸,接胎,棕眼等。年代痕迹明顯,底足的磨損,釉面的磨損,開片紋,破氣泡等。(天下沒有表新內舊的假瓷器,正是因為瓶內有瑕疵因此才會流向民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鑒賞交流平台 的精彩文章:

如何通過器型來判斷瓷器的真偽

TAG:鑒賞交流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