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以空間視角解析近代中國經濟變遷

以空間視角解析近代中國經濟變遷

作者:張永帥

近代中國處於一個大變革的時代。與傳統時代相比,近代中國經濟發生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變化。這些變化是如何生成與演進的,具體表現是什麼,形成了怎樣的結構,以及如何分析和評價這些變化等,是經濟史學界常談常新的話題,並積累了豐碩的研究成果。但是,這些變化是在怎樣的空間機制下產生的,是怎樣在空間上擴展的,以及這些變化使中國形成了什麼樣的經濟地理格局等問題,卻是以往的研究很少關注的。由吳松弟主編的《中國近代經濟地理》一書,在關注近代中國經濟變遷的時間進程的同時,主要以空間的視角,全面而深入地解析近代中國的經濟變遷,較好地回答了以上問題。

該書以「『港口—腹地』與中國近代經濟變遷」為理論框架和獨特切入點,並認為「港口—腹地」是中國現代化空間進程的主要途徑,也是近代中國經濟地理格局的形成機制。港口/口岸是西方先進生產力最先登陸的地方,近代中國經濟的成長正是由口岸沿著主要的交通線向各自的腹地擴展的。因此,這一切入點可以較好地解釋中國近代經濟變遷的動力、方向、區域差異成因,以及沿海和內陸腹地的關係、經濟規律支配下的經濟區的形成。通過對「港口—腹地」互動關係的深入考察,發現近代中國經濟變遷的一般規律和區域特徵,得出如下諸多認識,可以讓人對「統一性」的中國和「多樣化」的中國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口岸城市是先進生產力首先形成的地方,但是近代中國有100多處通商口岸,即意味著不同地區經濟變遷的空間路徑是不同的。如果把不同的口岸以其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分為沿海、沿江、沿邊三種不同類型的話,中國現代化的空間進程便大致是沿著「自東向西」和「由邊向內」兩個方向展開的。從全國層面看,沿海口岸在全國的影響遠遠超過沿邊口岸,影響的空間範圍和區域人口數量都要大得多,因此,「自東向西」是主要的方向,「由邊向內」則是次要的方向。而從區域的尺度看,沿邊省、區由於與沿海口岸的距離遙遠,受沿海口岸的影響較小,因而在本省、區內口岸開放之前,其經濟變化不僅不明顯,而且僅涉及少數行業和部門,涉及的地方也非常有限;隨著本省、區內口岸的開放,其經濟變遷的內容大為擴展、速度明顯加快。從這個意義上講,沿邊省、區的經濟變遷,「由邊而內」顯然才是更主要的方向。

在「港口—腹地」的互動作用下,近代中國經濟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呈現出一幅不同於以往的空間圖景,由此,大致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形成了近代的經濟地理格局。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全國和地區間的物流軸主要指向口岸城市和近代交通中心;二是全國交通布局發生重大變化,以港口城市為指向,將港口城市和其腹地連接起來是決定新式交通建設的主要內容;三是現代工業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在沿海地帶的主要工業城市中,一半以上是通商口岸,非通商口岸的主要是東北和華北利用本地礦產資源發展起來的礦業城市或重工業城市;四是沿海、沿江、沿鐵路成為城市主要分布地帶,由於沿海、沿江口岸城市的迅速發展和新式輪船、公路尤其是鐵路運輸的興起,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省份的特點更加突出,而進出口貿易和新式交通以及礦業的發展,使得那些位於港口連接腹地重要道路上的近代交通中心及重要礦山,成為城市的另一個分布地帶;五是區域經濟中心由傳統的行政中心城市轉移到口岸城市和交通中心,從而使原來的行政中心轉移到經濟中心,或出現行政中心與經濟中心雙峰並峙的局面;六是以沿海主要口岸城市或城市群為中心,以它們的腹地為空間範圍,形成了口岸城市與其腹地通過主要交通道路保持聯繫的六大經濟區,口岸城市與其他地區的人員和貿易往來、資金流動、技術和信息傳播,成為各經濟區內經濟聯繫的主要形式;七是中國大的區域經濟差異從南北差異為主轉化為東西差異為主,使近代中國大體形成了「西部不如中部,中部不如東部」的區域經濟差距。

以上認識是從宏觀上對近代中國經濟變遷整體面貌的描述,也是對廣袤的中國大地上各個區域經濟變遷共性的總結。除此之外,《中國近代經濟地理》還將全國劃分為江浙滬、華中、西南、華南、閩台、華北與蒙古高原、西北、東北八個區域,分別深入探討各區域近代經濟變遷的背景、空間過程和內容,以及對各區域的近代經濟地理面貌進行深描,刻畫了近代中國經濟變遷的多樣化的區域圖景,充分說明受地理條件和歷史傳統的制約,各區域的現代化進程是存在較大差異的:大凡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條件較差的地區,或者歷史上工商業經濟不發達的地區,現代經濟的發展就要緩慢一些,現代化水平就要低一些;由於沿邊口岸以外的各個區域,大致都要通過沿海口岸走向世界,因此,凡靠近沿海口岸的區域,現代經濟的發展就會快一些,現代化水平也會高一些;由於地理位置、資源稟賦、歷史傳統等方面的差異,造成了不同區域經濟變遷的主要內容、現代化成長的主導因素、現代經濟的規模、結構及其在全國的地位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

合理與恰當的空間布局有利於經濟的良性和長遠發展,當下中國經濟發展尤須進行合理的規劃與布局。現代的中國直接接續近代的中國,近代的許多事物不僅直接構成了現代社會的歷史基礎,而且對現代中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響。因此,從空間的視角解析近代中國經濟變遷,可以明晰當下中國經濟空間格局形成的歷史根源,為當下中國經濟的合理布局提供歷史維度的解決思路。當前中國經濟的布局,既需要從全國、全球的視野來探討,也需要考慮各區域地理、政治、經濟、文化特殊性對區域經濟面貌的塑造。

中國近代的歷史既是中國走向半殖民地化的過程,也是被動地走向現代化的過程。以往研究較多關注在這一過程中西方對中國侵略的一面,毫無疑問,這是非常必要的,近代中國經濟具有鮮明的半殖民地特徵也正源於此。但是,融入全球、走向現代化,是近代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控訴西方血腥侵略的同時,更應該深入研究近代中國走向現代化的艱難歷程,探尋近代經濟發生、發展的複雜過程。《中國近代經濟地理》廣泛利用了舊海關史料等新資料,以「空間」這一在近代中國經濟變遷研究中很少為人注意的新視角,得出了對近代中國經濟的新認知。總之,從空間的角度研究近代中國經濟變遷,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並且從「統一性」與「多樣化」兩個方面描繪近代中國經濟的面貌,才可以勾勒出近代中國完整而立體的經濟圖景。

(作者單位:雲南師範大學歷史與行政學院)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法蘭克福家紡展凸顯綠色環保新趨勢
熊英傑:評《解憂雜貨店》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