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久文:認識中國,從經濟地理開始

孫久文:認識中國,從經濟地理開始

作者: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孫久文

今天,我們正處在一個繼往開來的偉大時代。世界在變,人類在變,但我們腳下的土地沒有變,土地是留在心裡不變的根。我們是這塊土地的子孫,我們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我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有種類繁多的地貌類型,地上和地下蘊藏了豐富多樣的自然資源,有五千年延綿不絕的文明歷史,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實現了騰飛,中國社會發展日新月異。

早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主席就明確指出:「中國革命鬥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的國情。」又說:「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清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根據。」我們認識中國基本國情,離不開認識中國的經濟地理。中國經濟地理的基本條件,為國家發展開闢了廣闊的前景,是經濟騰飛的本底要素。當前,中國經濟地理大勢的變化呈現出區別於以往的新特點。第一,中國東部地區面向太平洋和西部地區深入歐亞大陸內陸深處的陸海分布的自然地理空間格局,迎合東亞區域發展和國際產業大尺度空間轉移的趨勢,使我們面向沿海、融入國際的改革開放戰略得以順利實施。第二,我國各區域自然資源豐裕程度和區域經濟發達程度的相向分布,使經濟地理主要標識的區內同一性和區際差異性異常突出,為發揮區域優勢、實施開發戰略、促進協調發展奠定了客觀基礎。第三,以經濟地理格局為依據調整生產力布局,以改革開放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以經濟發達程度和市場發育程度為導向制定區域經濟政策和區域規劃,使區域經濟發展戰略上升為國家重大戰略。

編撰一套真實反映當前中國經濟地理現實情況的叢書,就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在中國,《淮南子》可能是最早的經濟地理書籍。近代以來,西方思潮激蕩下的地理學,成為中國人「睜開眼睛看世界」所看到的最初的東西。然而對中國經濟地理的研究卻鮮有鴻篇巨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經濟地理的書籍進入大爆發時期,各種力作如雨後春筍。1982年,在中國現代經濟地理學的奠基人孫敬之教授和著名區域經濟學家劉再興教授的帶領和推動下,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啟動編撰《中國經濟地理》叢書。然而,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自兩位教授謝世之後,編撰工作也就停了下來。

《中國經濟地理》叢書再次啟動編撰工作是在2013年。在全體同人的努力和經濟管理出版社的大力協助下,一套全新的《中國經濟地理》叢書計劃在2018年全部完成。

《中國經濟地理》叢書是一套大型系列叢書。我們編撰這套叢書的目的,是為讀者全面呈現中國分省區的經濟地理和產業布局的狀況。當前,中國經濟發展伴隨著人口資源環境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複雜而嚴峻。資源開發問題、國土整治問題、城鎮化問題、產業轉移問題等,無一不是與中國經濟地理密切相連的;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都是以中國經濟地理為基礎依據而展開的。我們相信,《中國經濟地理》叢書可以為一般讀者了解中國各地區的情況提供信息,為從事經濟工作和規劃工作的讀者提供參考資料。

我們的初衷是,讓讀者認識中國,了解中國,從中國經濟地理開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阿里AI模型在閱讀測試中戰勝人類
大廚教您最正宗的醋溜白菜做法!色香味俱全,完全吃不夠!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