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河落日,大金帝國的最後一抹夕陽

長河落日,大金帝國的最後一抹夕陽

陳和尚

鐵木真稱汗

公元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斡難河畔,鐵木真稱號「成吉思汗」。公元1211年2月,成吉思汗舉九足白氂纛,誓師伐金。當時金國的俘虜就對蒙古人說:「我國如海,汝國如一掬沙,豈能動搖」當月,蒙古大軍越過大沙漠進軍陰山,7月進軍烏沙堡,八月,雙方決戰野狐嶺。蒙古騎兵全部下馬,木華黎親率敢死隊衝鋒在前,中央突破金軍統帥完顏承裕中軍大營。金軍兵力分散,聯絡調度不及。《蒙韃備錄·征伐》篇說:「是戰也,罄金虜百年兵力,銷折潰散殆盡,其國遂衰。」一戰幹掉了金朝積累百年的兵力。其後,蒙古大軍勢如破竹,縱橫馳騁,攻略四齣,所向披靡,此後二十餘年,「一掬沙」動搖了「大海」,最終填平了「大海」。由此時起,大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亡國危機。

甘肅慶陽,位於陝甘寧三省交匯,素有「隴東糧倉」之稱。1229年冬十月,蒙古大軍攜百戰精銳之師前來,攻略陝西,圍困涇陽,準備截斷慶陽糧道。蒙古前鋒業已抵達大昌原(今甘肅省慶陽寧縣東南太昌原)。「車帳如雲,將士如雨。兵甲輝耀,徹地連天。」蒙古統帥赤老溫意氣風發,得意的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突然一群金軍重裝騎兵呼嘯而至,「潮水般的狂攻,彎刀虎虎。靈蛇般的閃擊,橫刀飛旋。」金軍一反常態,以少擊眾,率先發起攻擊。蒙古軍隊猝不及防,陣腳大亂。蒙古軍隊當時還沒有大量編入漢軍,具有完整的蒙古風格。進攻的金軍復古了金朝初起和攻北宋時大獲成功的甲騎具裝,一場傳統的東方重騎兵和以機動射箭為主的輕騎兵對決。兩股力量的驟然交鋒,結果很快分曉,一如二戰中德國坦克對波蘭騎兵,沒有懸念啊。是日金軍以四百騎破八千之眾,以少勝多,大敗赤老溫。迫使蒙軍從慶陽撤退,暫時穩住了陝西戰事。大昌原之戰,是金蒙戰爭二十載以來,金軍打的第一次大勝仗,乃抗戰之平型關,淞滬之台兒庄!而金軍指揮官完顏陳和尚也「一戰名動天下」。布衣至卿相,皆以之許為岳飛類比!

金朝初年各國形勢圖

在金朝日趨沒落之時,陳和尚無疑是一顆耀眼璀璨的新星。他於大昌原之戰,遏制蒙軍兵鋒,使金國得到喘息,得以稍微從容的組織軍隊,設置防守。此時金國已經放棄中都,遷都汴梁。黃河以北幽燕之地,蒙古軍業已完全控制,並且在攻佔東平(今山東泰安)後,分建行省,控制山東,進一步進逼金國。當時金國「盡棄河北,山東關隘,惟并力守河南,保潼關」《讀史方輿紀要》。金國河北,山東,山西全部,陝西大部都已丟失,只剩下了河南,金朝在僅剩下的方圓兩千里徵募了二十萬軍隊,打算死守河南,堅守潼關。而陳和尚統帥的忠孝軍從此也成為了金朝的救火隊員。完顏陳和尚也以此戰論功第一,授定遠大將軍,平涼府判官,世襲謀克,升為忠孝軍提控(總司令)。

金朝滅亡前夕,疆域圖

完顏陳和尚,別名完顏彝,完顏良佐。1213年蒙古軍隊佔領豐州,陳和尚被擄掠軍中,因其智勇雙全,驍勇強健,受蒙古大將喜愛。後設計逃脫,南渡黃河歸金。在蒙古的經歷使他熟悉了蒙古軍隊的生活方式和作戰戰術。雖為武將,但他曾接受儒家思想教育。「軍中無事,則窗下作牛毛細字,如寒苦之士,其視世味漠然」金史記載陳和尚御軍「坐作進退皆中程式,所過州邑常料所給外秋毫無犯,街曲間不復喧雜」。總之而言,這是一群能打仗,不擾民,領導頗有文化的精銳部隊。

金朝武士復原圖

蒙古人先祖受金朝多年欺凌,此次南下,沒別的念想,第一件要辦的事就是秉承先人遺志,滅亡金國,一吐金朝當年瘋狂減丁蒙古人的怨氣!大昌原之戰,在蒙軍統帥部看來那是兵鋒小挫,這只是蒙古軍一時大意,無所謂傷筋動骨,況且當今時勢相易,金國大勢已去。蒙古人覺得,雖然金軍打敗的是當時蒙古名將。但是大勢在我,金國又能何為?隨即發兵圍攻衛州(今河南新鄉衛輝市),準備步步為營,進逼金朝黃河防線。金朝得聞衛州武仙部被圍,立派完顏陳和尚領忠孝軍及親衛軍3000人作先鋒出擊。

忠孝軍是從回紇、乃滿、羌、渾以及中原人被俘掠避罪來歸的人群裡面精挑細選出來的,人人都是精熟騎射、驍勇善戰的勇士們,戰鬥力很強,再加上完顏陳和尚作為領導以身作則,逢戰必挽刀控馬衝鋒在前,率先陷陣,士氣得到很大激勵,再者忠孝軍大部分是處於社會最底層備受欺壓的大眾,本性就鷙狠難制,怨氣集聚。因此戰意高漲,衝殺皆不避生死。

蒙軍怎料到金軍現如今已經是國勢日蹙,朝不保夕,仍有如此戰力之軍隊,交鋒不久陣腳已亂。後續大部金軍正在統帥完顏合達率領下兼程趕來,蒙古領軍的是萬戶史天澤,他擔心後路被切斷,遂引軍退走。擊退了強敵,金軍還沒來得及喜悅歡慶,後方已經傳來陝西戰區的重鎮鳳翔被蒙軍攻陷,同時金國陝西大部分地區包括長安等地也被蒙古軍佔領。金朝連忙調回陳和尚,收縮兵力,全力扼守潼關,興建城戍。

蒙古人此時已經集結了主力,準備再次進攻陝西,兵眾已發至潼關。陳和尚聞訊,親率忠孝軍往救,而蒙古領兵的大將乃是名將速不台,一個比赤老溫只強不弱的角色,閃擊戰的祖宗,運動戰的骨灰級玩家。此人一生征戰40餘年,征戰範圍幾乎達到3000萬平方公里。當年蒙古西征,他帶兵穿越東北歐,擊敗眾多對手,無往不勝,西方人稱他是野戰之王。蒙古軍到達潼關使得金國上下坐立不安,如臨末日!哀宗以急詔發往軍中,命金國統帥部派出救火隊長陳和尚迎戰,在此強敵之下金軍只能揚長避短與蒙古軍隊短兵相接,以金初女真騎兵重甲對戰(著名的鐵浮圖)。陳和尚挽韁佩刀,率一千忠孝軍迎擊,金軍使銳陣擊敵,一陣退,復一陣來,每一陣攻擊都比上一陣凌厲,蒙古軍攻勢稍強,金軍受挫,卻是退而復聚不散,整軍在後,更進迭卻,堅忍持久。速不台見金軍優勢明顯,令軍後退,欲於途中以拖刀計拖垮金軍,不料金軍都尉率一萬士兵早早的繞道蒙軍背後接應陳和尚,蒙古軍前後受到夾擊,軍陣已亂。陳和尚率金軍援軍窮追蒙古人500里,一直追到了倒馬口(今藍田附近)。這下蒙古人被打慘了!大金國志記載蒙古軍「選四萬人刊石伐木,鑿商淤之山,斡腹入藍田之內,喪萬餘人及馬數萬匹」。一句話,蒙古人死屍遍地,存者十分之二三。

暴揍蒙古人

速不台敗回蒙古,元史記載「從攻潼關,軍失利,帝責之。睿宗(拖雷)時在藩邸,言兵家勝負不常,請令立功自效。」陳和尚又一次挽狂瀾於即倒。

蒙古人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戰略,現在是「入關不能,渡河不得」,是否繼續以潼關為突破口繼續僵持?再這樣乾耗下去,來回拉鋸,萬一讓金國恢復元氣可不是鬧著玩的!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金朝滅亡當年

1231年8月,窩闊台召集眾將商議滅金戰略,以成吉思汗臨終遺訓為藍本制定「連宋滅金」的計劃,「假道於宋,下兵唐鄧,直搗大梁」,分兵三路合圍汴京,消滅金朝。好在鳳翔(鳳翔在當時的地位類似於襄陽對南宋的地位)已在蒙古 軍隊手中,滿足拖雷軍經鳳翔進宋境,迂迴攻金的條件。

1232年正月,拖雷率軍進兵河南腹地,金軍已到生死存亡之際,金哀宗急召各部金軍主力發兵援救汴京,阻擊蒙古軍隊,蒙古軍隊順勢設伏於金軍必經之地鈞州(今河南許昌禹州市)西南三峰山,以輕騎誘金主力入伏。蒙古輕騎以游擊戰術,化整為零,騷擾金軍,金軍難以與之戰,亦不能得到休息和食物,且心系都城安危,兼程開赴汴京(今河南開封),已是極度疲勞。適逢天氣突變,連下三日大雪。金軍披甲胄僵立雪中,槍槊結凍,金軍的忍耐已經到了破滅的臨界點。蒙古軍隊見此良機,立即組織合圍,圍三缺一,虛留生路,暗中設伏,只留鈞州方向。金軍被圍,上下軍心大亂,主力急忙向鈞州方向倉惶奔竄,哪知蒙古軍伏兵四起,金軍此時毫無戰心,亦喪失戰力,15萬金軍大潰四散。此時陳和尚已經是中軍統領,領著剩下的幾百忠孝軍,保著主帥殺出重圍,退入鈞州。

完顏陳和尚此時已經是萬念俱灰,他知道三峰山一戰,金軍主力精銳盡喪,流血被道,加上國土進一步丟失,沒有了盛產人和糧食的土地,金軍已經再也沒有能力組織並且供養軍隊抗擊蒙古人,只能困守汴京,蔡州等城,已毫無戰略戰術可言,金國滅亡真的是進入了倒計時。現在被困城中,大軍盡沒三峰山,城內人心充滿了必敗的絕望,也不可能再組織起軍隊守城!是時,蒙古軍以大勝之銳氣,破鈞州城,金軍殘部與之巷戰良久才被平息,忠孝軍大部亦戰死。陳和尚自忖不得脫,欲以死殉國,使天下人知道他陳和尚不是逃兵,是死在了戰場上。待蒙古兵殺戮稍歇,陳和尚隻身進入蒙軍中,「我忠孝軍總領陳和尚,大昌原之勝者我也,衛州之勝亦我也,倒回谷之勝亦我也。我死亂軍中,人將謂我負國家,今日明白死,天下必有知我者。」蒙古大將惜其驍勇,欲勸降。陳和尚誓死不降,受酷刑慷慨殉國。時年四十一,金帝詔贈鎮南軍節度使,勒石紀其忠烈。聞陳和尚沒於王事,金哀宗甚為悲痛,默然無言。帝失良將,軍失其首。蓋蒙古軍再至,無此擎天柱石,誰可再為將阻敵?揚我軍威,挽狂瀾於即倒!

」古人嘗謂人若不朽,必有「三立」為其一。「三立」即立功、立言、立德。完顏陳和尚為一武人,立功者未有田單、謝玄再造社稷之奇勛,立言者亦無孫武、吳起著書立說之曠名。然陳和尚何以能彪炳千秋,青史垂名?無他,唯其倚忠義之德而可立萬世,其肩堪比岳飛、于謙,踵接至蘇武、張巡,「千載以下猶有生氣!「(《廿二史札記·二七》清·趙翼)

完顏陳和尚,與蒙古戰,三戰三捷,北兵為之奪氣,金兵於屢敗屢戰中鬥志再生,戰意愈熾,給金國上下帶來了很大的信心,一如岳飛於北宋。雖然頻頻擊敗蒙古兵,遏制了蒙古人的強大兵鋒,無奈當時金國立國於蒙古與南宋之間,沿黃河守河南狹長一線,難以長久立國,大環境來說已經大勢已去,僅僅憑藉陳和尚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挽救的,只是延緩了金朝滅亡的速度而已。但是陳和尚對國家的忠義以及戰績,在以後勝利者書寫的歷史中,已經成為了萬世景仰的楷模,女真族當之無愧的民族脊樑,也成為了金國即將滅亡之際最後一抹無限好的夕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走馬觀 的精彩文章: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特殊的太后,人稱九龍之母

TAG:歷史走馬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