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你說話的方式,決定了今後家庭的幸福程度

你說話的方式,決定了今後家庭的幸福程度

你說話的方式,決定了今後家庭的幸福程度

有多少家庭,毀於不會好好說話?

亦舒說過:人們日常所犯最大的錯誤,就是對陌生人太客氣,而對親密的人太苛刻。

對最親的人肆無忌憚地發脾氣、口不擇言,是最愚蠢和懦弱的行為。

一個家庭的幸福,往往從好好說話開始。

01

2012年,北大畢業生王猛給父母寫了一封長長的決裂信,並拉黑了與父母所有的聯繫方式。

最近10年,王猛僅回過一次家,還是為了更換過期身份證。

那一次,他在家中停留了不到10分鐘。

關於與父母決裂的原因,他寫了一篇不下萬字的論文:

小學五年級時,王猛去上奧數班,發現自己的人造革文件夾被人劃壞並塗抹。

回家後,母親表現出一種混合了得意和瘋狂的怪異情緒,歇斯底里地說:

「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高一,王猛被調了座位,課上要抵抗周邊學生的騷擾和閑話,課間遭受欺凌,被打耳光、抱摔、言語羞辱。

當他向父母反映自己被調座位後身邊環境糟糕時,父親大罵他直到凌晨一點多:

「同桌有什麼影響?」

「最卑賤的狗才想要什麼公平!」

「你憑什麼要學校優待你?憑成績好?哼。」

上大學前,王猛「被迫」參加了父母邀請的一次旅行,旅行團由單位里的幾家人組成。

中途,導遊當著全團的面說,晚上住宿要讓王猛跟兩個女生住一間房間。

王猛瞬間僵住,不知所措,而父母只是默不作聲,並沒有幫他說話。

回房間後,王猛問父母導遊為什麼要那樣說,卻遭到了父親的一頓責罵:

「你馬上要出去讀書了,別人亂說話這類事會很常見的。」

......

一次又一次攢夠了失望後,王猛不再主動聯繫家人,也幾乎不回復任何信息。

他知道自己的性格上有很多弱點,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因此打算實現自我救贖。

而他的父母,在接受採訪時,依舊搞不懂兒子為何會遠離,為什麼老是揪著過去不放。

作家蘇珊·福沃在《中毒的父母》中說過:

來自父母的打擊,所造成的傷害效果不止是當下,它貫穿歲月,像一根針一樣深扎在子女的心頭。

而有多少父母,並不知道自己習以為常的說話方式,給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你說話的方式,決定了今後家庭的幸福程度

02

真人秀綜藝《嚮往的生活》中,有一期宋丹丹帶著兒子巴圖來節目做客。

節目中,前一天晚上,丹姐一直瘋狂吐槽自己的兒子:

「你怎麼吃那麼多啊。」

「我兒子太胖了,你讓他去干點活。」

第二天早上,小夥子Henry在大家熟睡時,爬起來煮粥。

大家起床後紛紛誇他,丹姐卻又吐槽起了自己的兒子巴圖:

「我生了一個廢物,你看看人家。」

並嚷嚷著想換兒子:「我能換一個嗎?」

巴圖在煮雞蛋的時候,丹姐也不忘嘲笑自己的兒子:

「你要能把這倆雞蛋煮熟了,那我就可以勉強把你留下。」

後來甚至跟何老師和黃磊講齣兒子小時候的糗事:

「巴圖小時候沒有一次能讓我開心地開一次家長會。」

「小朋友都在那跳小魚游泳,就巴圖一人站在中間哇哇大哭。」

前面媽媽再怎麼打擊,都只是好脾氣地笑笑的巴圖,這時終於臉上掛不住了。

其實,看得出來丹姐和兒子的關係很好,丹姐才會肆無忌憚地拿自己兒子打趣。

只是,中國式父母的說話方式,往往無意中會傷害到自己的孩子。

我們也許都對這樣的場景並不陌生:

親戚聚會時,總會有一些父母,當著所有人的面責罵、數落自己孩子的不是。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你怎麼這麼沒禮貌?叫你給大家敬個酒有那麼難嗎?」

而被打擊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自卑、越來越抬不起頭來。

大人也許根本沒有意識到: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也有屬於自己的情緒。

那些脫口而出的批評、責備,有時候會對孩子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

你說話的方式,決定了今後家庭的幸福程度

03

豆瓣上有一個小組,叫「喂,父母,我生氣了!」

成員們紛紛在上面訴說著父母給自己帶來的傷害、陰影:

「被媽媽咒罵是什麼感受」、「爸、媽,多希望你們沒生我這個廢物...」、「每一次見到他們都要被罵」......

有個成員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有一次,她和她媽媽去看正在裝修的房子,她跟媽媽說:「要不裝個洗碗機吧,您以後就省事了。」

裝修公司的女生聽到了,就說:洗碗機費水費電,成本還挺高的。

她媽媽就當著那女生的面說:

「你看看人家多為我著想,而且長得又甜,性格又好,又有眼力勁兒。你看看你,跟死木魚眼睛似的,一張嘴想說什麼就來什麼,也不動腦子考慮一下。」

女兒當時聽到就很傷心,蹲在角落裡,不再說話。

而媽媽卻全程跟那個女生有說有笑,把自己的女兒當成透明的一般。

日常生活中,媽媽經常對自己的女兒說出這樣的話:

「你快別給我丟人現眼了。」

「你看你那傻逼樣,我從心裡就愛不起來。」

......

一字一句,都像細細的針一般,在漫長的歲月里,讓孩子感受到錐心的疼。

原生家庭帶來的創傷,可能就算過了再久,也難以痊癒。

而這一切,原本是只要「好好說話」就可以避免的。

你說話的方式,決定了今後家庭的幸福程度

04

提到好好說話的家庭,我會想起黃磊和他的大女兒多多。

曾有不少人評論說,不喜歡《爸爸去哪兒》中的多多,因為她顯得太過成熟懂事,沒有小孩子的天真爛漫。

而我,卻被多多的教養和高情商圈了粉。

節目中,因為她是大姐姐,不得不承擔起姐姐的責任,儘力照顧每個弟弟妹妹的情緒。

她喜歡分享、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總是站在弟弟妹妹的角度為他們著想。

生活中,她常常用自己親手製作的禮物,表達對家人的愛。

她用撿來的花瓣和銀杏葉,為姥姥畫了一幅手工畫;

她用稚嫩的畫筆,為媽媽做了一張生日賀卡;

她用海邊撿來的貝殼,裝飾爸爸的筆記本,並送上了心意滿滿的菜譜......

而她的言行舉止,正是來源於父母的言傳與身教。

總有人喜歡討論:孩子究竟應該窮養還是富養?

黃磊卻說:「窮養富養,都不如用愛養。

他給兩個女兒起的名字,一個是慈,一個是愛。他說把慈愛放在心裡,這樣的人生才會美好。

教育家斯賓塞說過: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是真理。

黃磊喜歡用完全平等的方式和女兒進行交流和溝通。

他給女兒寫了一封信《挑選一種喜歡的辦法活下去》,期望女兒做喜歡的事、與喜歡的人共處、以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像多多一樣在愛和尊重中長大的孩子,更容易學會自愛、自尊,也更懂得如何愛別人。

05

一個家庭的幸福,往往從好好說話開始。

亦舒說過:人們日常所犯最大的錯誤,就是對陌生人太客氣,而對親密的人太苛刻。

對最親的人肆無忌憚地發脾氣、口不擇言,是最愚蠢和懦弱的行為。

語言帶來的傷害,雖然看似無形,卻能給人帶來持久的陰影。

暴力的溝通方式,有時甚至比肉體的傷害更讓人痛苦。

願我們都能學會好好說話,多一些耐心,少一份指責。

共勉。

作者:小椰子,精讀主創,人生必須活得swag一點。

↓怎樣不知不覺,構建你的知識體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讀君 的精彩文章:

這3種跡象,暗示你的生活正慢慢變好

TAG:精讀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