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最好的教育,就藏在這兩個不起眼的地方

最好的教育,就藏在這兩個不起眼的地方

最好的教育,就藏在這兩個不起眼的地方

01

前言

可能從小學識字開始,就迷上了小人書,也就是連環畫。

總是把爸爸媽媽給的幾分錢零花錢積攢起來,湊夠2角左右就可以買一本,如果想買一套,就要多攢一些了。

好像自己對文字更感興趣,三五年間,攢了有上百本或者更多。相比零食,小人書更有吸引力。

可惜有一回搬家的時候都弄丟了,很是傷心了一段時間。

漸漸大了,真的「如同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看自己能夠看到的一切文字。

再就是看各種武俠小說,也沒有什麼選擇,從同學那裡能看到什麼就看什麼。

開始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後來就多了,梁羽生、古龍……

同學租來的書,趁著中午休息時間,不吃飯也要讀完,沒讀完就上課時偷著看,真是飢不擇食啊。

印象深刻的一本書是很薄的一本小冊子,書名好像是托爾斯泰散文三篇。

小學的時候就出現在我的視野中,讀完的感覺是:作者怎麼說一些讀不懂的奇怪的話?

讀不懂沒關係啊!小學讀不懂初中讀,初中讀不懂高中讀。

後來這本書就像悄無聲息地出現一樣,又悄無聲息地消失。

我只記得書中說:有些人良知的尺子為了維護自己,是彎彎曲曲的。現在總算真正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非常遺憾在那個與書熱戀的年齡讀到的好書太少。

失落了一些時光,讓我們更加珍惜現在。來到精讀,在這個環境中,在這個群體里,我們是為了學習,為了改變,為了提升自己。

從心理學的層面上來說,我們提升自己,是因為我們自戀,我們追求完美。

從教育學的角度看,我們提升自我是為了完成自我教育。

從哲學層面上理解,我們提升自我,是為了完成精神稟賦的成長,是為了追求優秀和幸福,是為了更深刻地認識世界、認識自我

讀周國平的《讓教育回歸人性》,好像遇到了知音,他理解你的熱愛,甚至比你更加熱愛;

他知道你的困惑,因為他也曾經困惑;他讚賞你的勇敢,因為他就是一位勇敢者。

一位向大師學習的學生,一位用哲學思考人生的思想者,一位用人生實踐哲學的行動派,他就是周國平。

讀周國平的書,就如他自己所說:我不是大師,我只是大師的學生,我想引領讀者也成為大師的學生。

周國平的書,展示了他是如何把哲學思考,和自己的人生實踐結合起來的。

沒有空洞的教條,用自己的成長經歷,用自己作為父親、學生、老師各種角色,自己的少年、青年、成年各個人生階段的經歷經過反思,結合哲學思考,提煉人生智慧。

最好的教育,就藏在這兩個不起眼的地方

02

兒童的教育

對比我們自己小時候受到的教育和現在的孩子受到的教育,區別在於:

①在學校的環境中,我們的老師幾乎不壓堂,門外就是操場,下課了,我們衝出教室就在操場上瘋跑。

而現在的孩子們即使下課,老師可能壓堂,或者樓層較高來不及從教室跑到操場,只能在教室中寫寫作業。

②放學回家,寫完那點少得可憐的作業,我們就開始在村子裡玩,上躥下跳,攆鴨打狗。現在的孩子們,放學之後面對的是寫不完的作業,上不完的各種補課班、興趣班。

③我們的家長,對我們也有期待,希望我們有出息,希望我們把握自己的命運。

但是他們並沒有急切,也沒有逼迫,其實也是沒有能力,只是看著我們逐漸成長,只是在需要的時候幫助一下而已。

而現在的家長們,充滿焦慮,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恨不得將全部的注意力和影響力都圍繞在孩子身上,恨不得為孩子設計好人生的每一步,為孩子遮擋所有的風風雨雨。

在古希臘語中,學校一詞的原意是閑暇時間。

在周國平看來,學校就應該提供足夠多的自由時間,讓孩子們閱讀,玩耍,思考,在這種氛圍中,自然而然的成長。

正如盧梭所言:不要珍惜時間,要浪費時間。

對於孩子而言,時間就是用來浪費,用來虛度的。

在這樣的浪費,這樣的虛度中,孩子的「神聖的好奇心」得以釋放、挖掘和保留,在不斷地嘗試錯誤中,孩子建立起如何認識世界的模型;

在閱讀和思考中,孩子對思想和靈魂有著自己的解讀和偏愛,在吸收偉大靈魂的思想精華的過程中,自身的精神獲得成長,形成內在的評價準則,獲得內在的自由。

所以,孩子的成長需要的並不多:足夠的閑暇時間,用來玩耍;足夠的閑暇時間,用來閱讀好書或者思考;

適當的陪伴,帶來安全感和親情,但是不要束縛;

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這是其他人造品替代不了的,因為我們就來自於大自然,大自然帶來心靈的放鬆、滿足、對生命的熱愛是生命的動力所在。

雖然我們會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我們要明確,大量的作業和補課所帶來的量的積累,並不會提升生命的深度,也不會帶來精神的成長。

即使單純從學習能力上來說,也無法獲得真正地、深度上的提高。

正如周國平老師所說,家長要為孩子的教育「在素質教育上加分,在應試教育中減負」。

讓孩子擁有一個幸福而有意義的童年,是幸福而有意義的人生的基礎。

最好的教育,就藏在這兩個不起眼的地方

03

自我教育

學習和自我教育是終生的,對幸福和意義的追求也是一生要面對的課題。

周國平說,我們終其一生,始終要進行兩種對話:與偉大靈魂的對話;與更高自我即自身靈魂的對話。

與偉大靈魂的對話是通過閱讀,尤其是閱讀經典完成的;與自我靈魂的對話是通過寫作尤其是面向自己的寫作----日記完成的。

我們每一個生命,每一個覺醒的靈魂,都會問自己一些問題:我是誰?我來自哪裡?我的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這些問題,可能最偉大的智者,終其一生也無法得到答案,但是我們不能就此否定探究的意義。

通過閱讀與大師對話,把人類數千年歷史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通過閱讀「據為己有」,是探尋生命意義的必由之路。

我們在閱讀的時候,首先要有讀最好的書的信念。

只要擁有這種信念,無論我們從哪裡開始閱讀,都會從任何一座支脈通向思想河流的主脈,慢慢地到達思想的源頭。

我們的閱讀,不能僅僅只停留在讀的層次。

如果僅僅是讀過了,就像兩個陌生人擦肩而過,你對他留下了或好或壞的印象,但是你並不了解他,他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他的內在的心靈;

反過來,他也幾乎對你的精神世界沒有產生什麼影響。

閱讀大師的作品,其實是了解大師是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如何認識自我,如何認識人性。

通過閱讀,我們讓自己的靈魂和大師的靈魂接觸,思想發生連接或者碰撞,或者激烈或者柔和,或者吸引或者排斥。

吸引你的,會讓你心嚮往之;你排斥的,其實也說明了你的立場和態度:要麼被改變,要麼更加堅定。

就這樣不斷地閱讀經典,與大師對話,自我的精神世界在大師作品的刺激下就會不斷重組、融合、成長。

正如周國平所說:「突然發現作者的某個思想我也有,但是他表達得非常好,引發我去進一步思考。

與自己的靈魂對話,將自己人生外在的經歷,無論成功還是失敗,經過自我的反思,轉化為內在的精神財富。

一個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你的經歷,是你在經歷中的感受與思考。

成甲在《好好學習》中說,我們很難在長的時間跨度內評價某些思想和行為的價值。

通過日記進行記錄,就能夠克服人類思維的固有局限,在更長的時間單位內進行反思和評價,發現成長的規律,再用這些規律指導自己更好、更快地成長。

周國平說:「我寫得最好的東西都是在解決我自己的問題,我有一些困惑,我想開導自己,結果我寫出來之後,跟我有同樣困惑的人與我發生了共鳴……」

這段話對我非常有啟發。很多時候,我寫文章,總是好為人師,總想對想像中的讀者進行說教。

現在想來,自己連自己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哪裡來的智慧和勇氣教育他人?

能把自己的困惑說清楚,在某種程度上找到答案,如周老師一樣,已經很了不起了。

寫文章,首先是要認清自己,要用文字給自己一個明確的交待。

用周國平的一句話作為結束:我將永遠困惑,也將永遠尋找;困惑是我的真實,尋找是我的勇敢。

我們都走在這條路上。

作者:C60,熱愛生命,熱愛讀書,對這個世界的好奇,驅動我去追求智慧。

↓怎樣不知不覺,構建你的知識體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讀君 的精彩文章:

寫給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集體焦慮,是你逃不過的時代病
層次越高的人,越注重培養逆商,它比情商和智商更重要

TAG:精讀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