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故事:柳如是的兩任男友都是反清義士
【順治二年閏六月】
松江名士
就在江陰起事之後不久,與其相距不遠的松江府軍民,也推舉自己的首領,據城自守,時間是順治二年閏六月十日。
松江百姓推舉的人物名叫沈猶龍,字雲升,松江華亭人,萬曆年間的進士,做過知縣、御史、兵部右侍郎,總督兩廣軍務,兼廣東巡撫等。
沈猶龍的做法和江陰的閻應元差不多,他聯合鄉紳李待問、章簡等人一起招募幾千壯士,守衛松江。
其中這位李待問,字存我,崇禎年間進士,中書舍人,文章和書法極佳。另一位本地名士陳子龍也是松江守衛戰的積極分子,設立明太祖像,與眾人一起盟誓,擔任監軍。
松江大倉橋
陳子龍,字卧子,號大樽,松江華亭人,崇禎年間進士,做過推官和兵科給事中,詩詞文章比較有名,是幾社的重要成員。
比較有意思的是,陳子龍和李待問都曾經是明末才女柳如是的情人。
有一種說法認為,柳如是十幾歲時曾經做過陳子龍的小妾。另一種說法是,柳如是仰慕陳子龍的才學,多次求見,被陳子龍拒絕。但一般的看法認為,二人之間曾經有過頻密的詩文往來,關係應該非同一般。
柳如是和李待問也有過深入交往,她在書法上受到李待問的很大影響。二人分手時,李待問還送給柳如是一枚玉章,上面篆刻「問郎」二字。後來柳如是嫁給錢謙益時,李待問還參加了他們的婚禮。
脆弱的水師
比較而言,松江城的抗清鬥爭,比江陰城多了一個明顯的優勢,那就是附近駐紮著兩支明軍的水師,可以互相策應。
順治二年的閏六月,吳淞水師提督吳志葵率領船隊從海中進入長江口。另一方面,總兵官黃蜚率領千餘艘船,由無錫一帶沿江而下,兩隻水軍在泖湖一帶結成水寨。
《明季南略》記載,黃蜚曾經和總兵官鄭鴻逵一起,率領水師守衛鎮江,防止清軍渡過長江。而吳志葵前一年才升任總兵官,一直鎮守在吳淞一帶。
松江人對這些水師寄予厚望,陳子龍曾經與吳志葵聯絡,共商守城策略。
八月初,以李成棟為主力的清兵來到松江城外,首先集中兵力對付明軍的水師。
當時正值低潮位,明軍水師的船比較大,移動困難。清軍使用大量的小船,吃水比較淺,移動靈活。又趁著有利的風向,採用火攻。明軍水師的大船在火中損失慘重,吳志葵和黃蜚兩位都被清軍活捉。
隨後,清軍包圍了松江城。城中有一位董姓的鄉紳打算充當內應,松江人發現之後,把他寸斬而死。
到了八月三日,李成棟率軍攻破松江城。
松江城失守的悲劇,在明末的許多城市保衛戰中曾經多次上演:當時城外來了一隊明軍,使用的是黃蜚軍隊的旗號,而且來得非常突然。
沈猶龍犯了一個低級錯誤,信以為真,打開城門放入他們。那些明軍將士一個個頭戴紅巾,進城之後突然甩掉頭巾,露出下面的辮髮,原本全是清軍。
松江城裡頓時大亂,守城者瞬間崩潰。沈猶龍率軍奔出城東門,中箭死於城濠之中。
死活
松江失守之後,陳子龍帶著祖母逃到山中,躲過一劫。李待問、章簡被殺。
以前,李待問曾經做過一個夢,夢見自己的袍服上有「天孫織錦」四個字,他以為這是吉兆,自己將會榮登高位。松江城破之後,李待問在織染局被殺,所謂的夢中吉兆,竟然應在這裡。
另一種說法是,城破時,李待問自縊求死,咽氣之前被擒,遇害身死。
夏允彝是崇禎年間進士,做過吏部主事,松江城破之後,赴水而死。另一位書生名叫睦明永,城破之後,他在明倫堂揮筆留字,赴水欲死,被俘不屈而死。
松江西林塔
《明季南略》中說,李成棟攻破松江之後,率軍前去圍攻江陰,帶著吳志葵、黃蜚等人一起到了江陰城外,讓他們寫信招降城中軍民。
黃蜚不願寫,說:「我在城中沒有相識的人,怎麼寫?」
清軍就帶著二人到城下去勸降,黃蜚一直沉默,吳志葵勸城中趕快投降,閻應元在城上大罵:「汝不能斬將立功,一朝為所縛,自應速死!」
吳志葵被罵得無比羞愧,大泣拜謝。
本節參閱:《明季南略》、《南疆繹史》等
江變(之二十六)於左撰


TAG:於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