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這麼牛?亞馬遜AWS簡史

為何這麼牛?亞馬遜AWS簡史

根據亞馬遜在上周發布的財報,亞馬遜雲服務AWS(Amazon Web Services)去年營收增長43%,至175億美元,佔據亞馬遜總營收的大約十分之一。

現在亞馬遜已成為全球第五大商業軟體提供商,排在前四的商業軟體公司是微軟、IBM、甲骨文和SAP,但是在雲業務上,它們都在追趕AWS。

雲服務的初衷是構建廉價、可靠的大規模分散式系統(雲資料庫),讓一個任務被一大群伺服器集群們解決,然後匯總出最優結果,最終提高效率。

而亞馬遜作為網購的鼻祖,自1995年在網上賣出第一本書之後,就開始不斷建立自己的IT基礎設施(伺服器、寬頻等)。然後它發現這些伺服器的運作能力能夠當成虛擬貨品賣給開發者和初創企業,這樣它們就不用花大量金錢和精力購買硬體以及建立內部軟體和程序了。

於是2006年3月,亞馬遜推出了彈性計算雲(Elastic Compute Cloud)服務。不過,微軟、谷歌等大公司也相繼推出了自己的雲計算服務,為什麼亞馬遜能一直保持自己的領頭羊地位十二年之久呢?

一切要從頭說起

2006~2009年內,雲服務尚處於推廣階段, 把它重視起來的公司還很少,而且只有大公司有基礎和資本做這種「苦活」。比如在2008年,推出自己雲業務Google App Engine(GAE)的谷歌。

第一步總是困難的,出於安全性和可靠性考慮,擁抱雲計算的用戶不多。當時亞馬遜的雲計算尚不穩定,曾由於雷電等原因多次出現伺服器中斷的故障。因此AWS和GAE的早期推廣和現在的會員制一樣,都是先投錢,先推出一個月免費試用雲服務來積累客戶,同時慢慢改進技術。

然後,一件具有重大意義的事情發生了。在2009年年初,也就是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美國Salesforce公司公布了2008財年年度報告,數據顯示公司雲服務收入超過了10億美元。

這對於新興的雲計算業務來說是個破紀錄的數字,同時,這一數字也讓整個行業對雲計算開始另眼看待。尤其是從2009年開始,許多美國政府(包括國家機關互聯網服務商店Apps.gov)也開始試水雲計算,某程度上算是為這項服務「站台背書」。

於是在2009~2011年,世界級的供應商都無一例外地參與了雲市場的競爭中。於是出現了第二梯隊:IBM、VMWare、微軟和AT&T。他們大都是傳統的IT企業,由於雲計算的出現不得不選擇轉型。

在雲業務上,微軟算是個遲到者,雖然其有大量的開發人員從事Azure,但是直到2010年才正式啟動該平台。儘管技術上一時無法趕上從2002年就開始雲布局的AWS,但是勝在和很多企業都有長久的良好關係,於是用雲服務+微軟軟體優惠為特色,鼓勵用戶一開始就選擇Azure。

畢竟雲服務相對來說比較複雜,中途更換服務平台比現在夫妻離婚要難得多。面對微軟的競爭,亞馬遜也坐不住了,它的一貫宗旨就是為了長期的主導地位而犧牲短期利潤。於是它選擇不斷降價,高調宣告「價格戰」的開始(過去十年,AWS降價超過50次)。

除了在價格上發力,AWS也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在擴展舊服務的同時,也開發了提供企業功能的新服務。亞馬遜自2012年起,每年都會舉辦AWS re:Invent大會。

AWS每次都會在會上發布一系列的技術創新和應用,積累到2017年已發布了3951項新功能和服務。根據美國摩根士丹利和國際知名調研機構Gartner的報告,AWS比競爭對手擁有更多的計算能力。

這裡被比下去的競爭對手就包括谷歌,谷歌雲雖然大數據應用方面引人注目,但是整體能力和AWS、Azure相比尚未成熟。該業務在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全部業務中只佔很小一部分,大部分(約85%)來自廣告業務。

於是,亞馬遜的龍頭老大的地位不斷鞏固著,雲業務進入了良性循環。更大的ASW使用量意味著建設更多的基礎設施,從而通過擴大規模來降低成本,最終減少服務費用。但是AWS卻在中國吃了暗虧。

落地中國

雖然亞馬遜在美國市場中,雲計算布局比對手要早上好幾年,但是在進入中國市場上比微軟要整整晚一年。

因為亞馬遜花了一年的時間在中國選址,據說共有282項選址標準,要全部達標才能正式開始建設,於是直到2013年底才選好了寧夏中衛這個地方,並於2015年建設完畢,正式提供商用服務。

而國內市場,自2012年起,中國公有以及私有基礎架構市場就開始高速發展擴張。而微軟、阿里雲、金山雲都開始積極開拓中國市場,準備在公共雲、私有雲和混合雲等所有的雲計算細分市場一較高下。

圖片來源:前瞻網

這次,先行者變成了阿里雲,它一邊向開發者解釋雲服務和推廣產品,一邊擴大規模和雲計算能力。據權威研究機構IDC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國公共雲IaaS市場份額調研結果顯示,阿里雲市場份額擴大至47.6%。2017年6月,阿里雲在全球雲計算廠商排名擠進前四。

圖片來源:IDC

排名上AWS被歸屬到了「其他」(Others),大部分原因在於被政策拖了後腿。2015年,國內規定把雲計算基礎設施納入互聯網數據中心(IDC)業務,即處於國家強監管領域範圍。

這意味著,亞馬遜AWS、微軟Azure等外來資本只能作為技術合作方提供技術支持,不能參與實體運營,不能接觸客戶數據。

微軟答應退居後方,和世紀互聯合作,僅為其提供軟體和技術支持。但是亞馬遜卻執著地想要說服政府能讓自己承擔部分運營,最終面臨強行整改,也錯失了進入中國市場的良機。

但是也許現在後悔也許不晚,只不過大家都開始明白雲計算是個大生意,參加AWS re:Invent 2017大會的人數達到4.3萬人,他們都紛紛想知道中國雲計算市場的下一個風口在哪裡,以快為先的亞馬遜在中國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網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 的精彩文章:

馬化騰身家首超500億美元;小米傾向香港上市

TAG:虎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