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攝影小白的第二次參團-衚衕

攝影小白的第二次參團-衚衕

看官老爺們大家好!

我是老劉!

一激動參加了於1月28日的第二次攝影活動,很明顯有了第一次活動的影響,第二次參團人數增加至11人。而且又恰巧,我新入了35 1.4的適馬鏡頭。

相機:5D4

鏡頭:Sigma 35 1.4

日期:2018.1.28

影友:胡哥,若一哥,明鏡大哥,自渡老弟,狼叔,無敵的王大人,田魏定律,佑小軍,扎克,安哥。(外加嬌嬌和笑笑)

修片用時:約2個小時 (全程Lr無Ps)

本次拍攝的主題:衚衕(下面引用一下胡管理的話)

衚衕口的大水缸裡面還有酸菜嗎?冬天的大白菜是不是消失了?曾經擺滿了破舊28自行車的地方,是不是已停滿小汽車?隨著城市的變遷,北京的小衚衕很多已經消失,能夠保留下來的,雖然不少已變成更宜居的新房,而那些斑駁舊影仍在訴說老北京故事的延續。

他們如約的12:30到達了集合點。我遲到了。

還好他們進入衚衕不深。一路狂奔追趕。

ok 正題來了~

這裡是我與大家碰面的地方,一面紅牆,一面青灰

當時正值中午,光影很強

正如胡哥說的,我總是喜歡拍牆。我是喜歡牆上的光影,就好像枝葉借用陽光在一張畫布上謄下自己的印記。

這是第一個引起我注意的門,同樣是冷冷的灰,但是一個是重重的歷史,一個是重重的工業。

小時候也總是模仿電視上在牆上或者某處留下印記,當作小夥伴之間聯繫的暗號。

一位倒垃圾的老奶奶,本想靠近些再來一張,下一秒,她發現了我。

那天溫度很低,都帶著帽子。

不知道是誰懶懶的躺在被窩裡等著這位外賣小哥的送餐。可是,你到是接電話啊,小哥很冷的。

第二個引起我注意的門。不知是無人管理,還是主人就喜歡這種復古的調調,門板已經破舊掉漆。但是不得不承認這款紅漆的附著力。

這裡也是很多喜歡中(無)國(知)文(被)化(坑)的「老外」 住在這裡

每個小小的衚衕口往裡探頭,都有可能看到意想不到的東西。也許,拐個角,會是另一番世界。

現在的衚衕,正如明鏡大哥說的,更多的是商業化,那種被時間沖刷的年代感早已經不復存在,更多的是「文藝」小店和「人工復古」

一直靜靜觀看路人的喵,真的好長時間不動。

大多數的門都是關閉或者緊鎖的。

路上碰到一個會給小寶寶搭配顏色的年輕媽媽

這條衚衕的盡頭,就是寬敞的馬路,繁華的都市伸手可得。

「文藝」小店的「玄關」

人造門

店鋪外面的座椅從來不擔心會落灰,遊客們早已經給擦的乾乾淨淨。

一個靜靜看花的女子,等待著下一位顧客的入門。

修整總是無時無刻的進行著

對面即是雍和宮

至此,我們此次的衚衕走完了。看到更多的是被商業剝奪的歷史,一個個人造的假象。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每一段時間在這裡留下的痕迹。或多或少還是能夠感受得到一代代人的生活氣息。

------間隔一下下-----

兩位小仙女是中途來的,原本是想能夠出一些環境人像的。

可是不知怎麼的,總覺得卻少了一些東西在裡面

也許是天氣太冷了,小仙女的手腳放不開;

也許是過於擺拍,眼神是空洞的,無法融入;

也許是與小仙女的交流不夠,並不能抓到能夠有感染力的畫面...

也許正如大師們說的,攝影師和模特之間存在情感交流,才能出好片吧!

花絮抓拍:

抓拍略少,那天真的太冷了~

各位影友,我們春暖花開時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村頭那邊 的精彩文章:

TAG:村頭那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