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本專題,各種稱呼的解釋如下

在本專題,各種稱呼的解釋如下

您正在閱讀PSAA性教育專題文章。我叫陳紅偉,超級奶爸一枚,客居加拿大,管理學博士在讀。在帶娃的同時我關注過兩千個育兒公眾號,看過大約三萬篇文章,所以育兒各方面的知識都懂一點。從2018年01月01日開始,我會每天發表一篇性教育專題文章,敬請關注。

所有人因性而生,

大多數生而求性,

更多人一無所知,

這就是我國性知識和性教育的現狀。

這是PSAA性教育專題第036篇原創文章

由於四種性別分類的複雜性,

本篇文章對專題的各種稱呼定義如下:

「寶寶」、「孩子」、「兒女」、「子女」等指代的是性教育過程中的客體,其單複數和性別由名稱所在的語境和具體情形決定。

「爸媽」、「父母」、「父母親」、「父親」、「母親」、「爹娘」、「雙親」等指代寶寶的生物學父母和/或養父母和/或繼父母和/或法定監護人等寶寶當前監護人的雙方或者單方,所指由名稱所在的語境和具體情形決定。

「父子」、「父女」、「母子」、「母女」等指代爸媽和寶寶的共同體,其中父母和寶寶的單複數和性別由名稱所在的語境和具體情形決定,並且可以通指雙親中的任何一方和任意性別的寶寶。

雖然「ta」是網路上約定俗成的第三人稱單數通用形式,但由於其不是規範的中文用法,本專題不會使用。

除了性別確定為女性的個體用「她」作為第三人稱代詞之外,所有的單數個體用「他」表示。

除了性別確定為女性的複數全體用「她們」作為第三人稱代詞之外,所有的複數全體用「他們」表示。

使用這樣的代詞只是為了表達方便,並沒有對任何性別群體進行偏向、歧視或者貶低,請大家不要過分解讀。

包括題圖在內的所有圖片來自Pixabay

(完)

這是PSAA性教育專題第036篇原創文章

本專題共計365篇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SAA 的精彩文章:

TAG:PS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