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學術大牛的肩膀上,看 2017 年的 AI 圈 | AI 科技評論 2017 年度特輯
在剛剛過去的 2017 年,國內外人工智慧界的突破層出不窮:在自然語言處理和計算機視覺領域,國內發展勢頭迅猛,在人工智慧最前沿研究上,國外獨領風騷。
2 月初,南京大學周志華教授在他的論文中提出一種新的集成機器學習方法 gcForest,利用級聯森林(決策樹集成)方法去學習生成模型,引發學術界大討論。
3 月,騰訊 AI Lab 研發的圍棋人工智慧程序「絕藝」(Fine Art)擊敗日本開發的「DeepZenGo」(天頂),以 11 戰全勝的戰績奪冠。
7 月,在斯坦福大學發起的 SQuAD(Stanford Question Answering)數據集測試榜單中,科大訊飛與哈工大聯合實驗室 (HFL) 提交的系統模型奪得第一,這也是中國本土研究機構首次取得該比賽的冠軍。
9 月,清華大學黃民烈博士帶領兩位學生聯合搜狗搜索團隊一舉獲得了全球唯一開放域對話評測比賽 NTCIR-STC2 的冠軍。
10 月,AlphaGo Zero 橫空出世,僅經過三天訓練,就能以 100:0 擊敗此前擊敗李世石的 AlphaGo Lee;僅僅經過 21 天訓練,就能達到擊敗柯潔的 AlphaGo Master 的水平。
12 月,騰訊 AI Lab 研發的人臉演算法 Face R-FCN 和 Face CNN 分別在人臉檢測平台 WIDER FACE 與人臉識別平台 MegaFace 的多項測評中斬獲冠軍。
……
這一年,國內的科研實力讓我們為之自豪,國外的頂尖成果讓我們為之震驚。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技術背後的實現原理有哪些?到底是開創性的成果,還是灌水與炒作?
聽聽專家們的看法,或許能站在行業制高點看清背後的真相。
作為深耕 AI 領域的學術媒體,雷鋒網學術頻道 AI 科技評論藉助自己的優勢和行業積累,先後帶來一系列大牛解讀:
在周志華教授教授發表 gcForest 之際,我們第一時間聯繫到他,請教他關於這篇論文的相關問題。
借著「絕藝」擊敗「DeepZenGo」的契機,我們特地採訪了「絕藝」團隊負責人劉永升,了解背後的一系列細節和應用。
在閱面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奪得 FDDB 與 LFW 兩個冠軍之後,我們請到閱面科技演算法總監童志軍講解這兩次比賽中突破的技術細節。
當科大訊飛與哈工大聯合實驗室在 SQuAD 測試中奪得第一,我們對科大訊飛研究院副院長王士進進行專訪,了解到取得良好成績的關鍵因素。
聽聞清華大學黃民烈博士團隊獲得 NTCIR-STC2 冠軍,我們與他取得聯繫,交流了他的研究工作,探討了聊天機器人的情緒機制設計。
在 AlphaGo Zero 掀起爭論狂潮之際,我們第一時間聯繫到包括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計算機學院裴健教授在內的八位學者,全方位對此事進行獨家解讀。
得知騰訊 AI Lab 研發的人臉演算法在 WIDER FACE 與 MegaFace 的多個項目中奪冠,我們與騰訊 AI Lab 計算機視覺中心總監劉威博士進行了交流,對技術細節進行了充分解讀和說明。
……
圍繞去年的這些突破和成果,雷鋒網學術頻道 AI 科技評論特地推出一份 557 頁的學術訪談特輯。這份特輯不僅收錄了上述解讀,還包括我們對一系列學者的採訪,內容涉及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運籌學、工程學、幾何學等多個與 AI 強相關的領域。
這份特輯涵蓋我們與以下學者的交流內容(排名不分先後):
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丘成桐
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機器學習系主任 Tom Mitchell 教授
耶魯大學計算機系邵中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系主任楊強教授
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院長鄭光廷教授
倫敦大學學院(UCL)計算機系汪軍教授
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萬小軍
北京大學網路與信息處理實驗室研究員趙東岩
哈爾濱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劉挺教授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生導師鄧志東教授
清華大學可視媒體研究中心主任胡事民教授
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助理教授劉知遠博士
杜克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米格爾 ? 尼科萊利斯教授
上海財經大學交叉信息科學院院長葛冬冬教授
上海財經大學 ITCS 主任陸品燕教授
南洋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助理教授安波博士
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青年千人助理教授唐平中博士
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周濤教授
……
他們的研究領域涉計算機視覺、數學、信息處理、自然語言處理、神經生物學等多個方向。從這裡,可以一窺最新的科研成果,領略到學術的無窮魅力。
除此之外,特輯中還有對一些優秀學生的訪談(排名不分先後):
紐約大學 CILVR 實驗室博士生張翔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博士生徐海峰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博士生許華哲
MIT CSAIL 博士生周博磊
……
他們的優秀之處不盡相同,有的同學一連中了多篇頂會論文,有的同學在國門之外做出一系列備受矚目的工作。從這裡,可以看到這些同學身上的閃光點,督促自己進步。
此外,我們還與一系列業界領軍人物進行過深入的溝通和交流(排名不分先後):
iPIN 研究員李雙印博士
Facebook 研究員田淵棟博士
前百度深度學習實驗室主任林元慶博士
曠視首席科學家孫劍博士
阿里 iDST 語音技術產品化團隊負責人陳一寧博士
阿里 iDST 語音組總監鄢志傑博士
阿里 iDST 資深專家孫健博士
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北京研發中心負責人聶再清博士
思必馳北京研發院院長初敏博士
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博士
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周明博士
菜鳥網路高級演算法專家朱禮君博士
深鑒科技 CEO 姚頌
……
我們有幸與他們交談,談論目前落地的技術、面臨的難題、需要的人才等各個方面的內容。從這裡,大家可以知悉業界的最新成果和需求,看到他們的遠見,了解學界與業界的研究差異。
掃碼或點擊本鏈接即可進入 雷鋒網學術頻道 AI 科技評論2017年度特輯購買頁面:


※蘋果iOS11.3新功能預覽:顯示電池使用狀況,ARKit可識別垂直表面
※虹軟開放視覺人工智慧引擎 以AI賦能行業創新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