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秋戰國序幕:周平王東遷洛陽

春秋戰國序幕:周平王東遷洛陽

先上一段,補足文明古國五千年,否則真正文明從夏算起,只有三千多年,恐被噴子口水淹死,亦遭外族人恥笑。話說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燧人取火之後,乃有「三皇」降世:伏羲創世、神農嘗百草,黃帝一統中原。後又有少昊(即玄囂,黃帝二子之一)、顓頊(即高陽,黃帝另一子昌意之子)、帝嚳(即高辛,玄囂之孫)、堯(即放勛,帝嚳之子)、舜成就「五帝」(註:「三皇五帝」說法頗多,本處源自《帝王世紀》),禹因治水有功,被舜薦為天子,禹為顓頊之孫,鯀之子。禹之子啟即位,夏開始。

夏起於禹,終於桀,然後亡國,順帶找個美女妺喜來墊背;商始於湯,終於帝辛(紂王),也由蘇妲己來背黑鍋;周文王姬昌伐紂,進入周朝。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殺,西周滅,國人責褒姒亡國。

周平王現身。

周平王名宜臼,幽王之子,早期被立為太子。母親申後,系申侯的女兒,很是賢淑。不合有個名叫褒珦的大臣,因苦諫周幽王觸怒天威而入獄,他的兒子洪德為救父出獄,到處搜羅美女去迎合幽王胃口,想把他老子救出來。冥冥之中均有天意,偏偏把宮女懷胎四十年,當年被姜後下令扔入河中的褒姒給碰上了,洪德不敢自享,立馬獻給幽王。幽王歡喜得緊,兩人如膠似漆,在瓊台一覺睡了三個月,既不上朝也不臨幸申後。申後心下擔憂自己失寵,擔憂江山社稷,擔憂宜臼太子之位是否穩固。宜臼也是年輕氣盛,血氣方剛,早已看不慣褒姒,為幫親媽出一口氣,也為了讓有孕在身的褒姒流產,免得跟自己爭太子之位,帶人將褒姒不問青紅皂白痛打一頓。這下龍顏大怒,再加上站在褒姒這邊的虢石父攛掇,將申後打入冷宮,貶宜臼到外公領地申國,立褒姒生下來的伯服為太子。

宜臼痛失太子之位,一到申國就倒在外公面前嚎啕大哭,順帶數落父親的這不是和那不是,滿心指望外公給自己撐腰。那申侯也是人老心糊塗,做事毫無主張,經不住宜臼幾把鼻涕幾把淚,就認為自己還可仗著泰山的身份擺擺譜。於是給紂王上書,內容大致是你要廢了申後?那不符合夫婦之義呢;你要廢了太子?那要傷了父子之情哦;而且你這是廢嫡立庶,這樣要出大亂子呀。再說了,咱太子人還算人模人樣,做事也規規矩矩,從沒犯過啥過錯,你憑啥把他廢了?紂王一聽火了,格老子,別人說也就算了,你個老東西,繞著彎說到底就是廢了你的外孫嘛!好,那我乾脆一擼到底,連你申侯的爵位也給抹了,看你能怎麼樣?不行,這樣太便宜你個老傢伙了,我乾脆派虢石父把你申國給滅了,免得天天聒噪。

朝中也有申侯的眼線,立馬把這消息告訴申侯,申侯嚇得屁滾尿流。幸好下面幕僚還穩得住,開始出謀劃策:咱們這點兵,和朝廷作戰那是死路一條,還不如向北方的那個少數民族犬戎借兵,就給他們說主上被狐狸精,太子蒙冤,咱們一起打倒鎬京去,我們立太子為王,你們把鎬京國庫搬個一空,這樣雙方都合算,豈不妙哉!申侯這時候這處在絕境,哪想以後之事?再加上這申侯的確也沒甚能耐,就一股腦兒同意了。

書信送達犬戎,犬戎王一看樂了:犬戎地處蠻荒,眼下正是缸中無米,想不出辦法去中國弄點油水呢,這下名正言順了,至於打仗什麼的嘛,犬戎國個個如狼似虎,哪裡虛中原幾個癆漢?雙方一拍即合,犬戎立刻出兵,在申國嚮導帶領下出其不意就逼到了鎬京腳下。幽王行事不周密,肝膽欲裂,下令再次點燃烽火。無奈何上次為討褒姒一笑,已經烽火戲諸侯,這次諸侯各國倒也看見了,想那幽王為討一女人歡心竟拿我們開涮,這回要再去豈不徒取其辱?於是個個閉上眼睛假裝沒有看見,烽火燃了半天竟然沒有一個諸侯國派一兵一丁前來支援。幽王御林軍哪裡是犬戎一萬五千精兵的對手?被打得落花流水,幽王本人和太子伯服被犬戎擒獲,人家可不管什麼犯上不犯上,「咔嚓」一刀結束幽王,又「咔嚓」一刀結束太子伯服。

申侯這下躊躇滿志,滿心指望犬戎搬取完府庫珍藏後滾回老家,然後論功行賞。哪知請神容易送神難,犬戎原居荒僻,這回來到中原,天天鶯歌燕舞,飲酒作樂,才知人間如此樂趣,哪像老家日子如同嚼蠟,再也不肯回去。申侯自知引狼入室,後悔莫及卻卻無計可施,太子政令不出宮門,犬戎全不拿號令當回事。左思右想,終於整了一條計謀:召各路諸侯進京勤王。鄭世子、衛武公、秦襄公等各路人馬聽見一聲召喚,巴不得顯示點本領,立刻帶兵進京,那犬戎已在酒缸泡了多日,已是上不得馬,提不起槍,哪裡還有昔日威風?幾路諸侯將犬戎打得落花流水,犬戎主差點搭上自己小命,只好放話老子把這筆血債記在本子上,十年後再來踏平中原,然後狼狽逃竄,一路還被游兵散勇追殺,真真是賠了褒姒又折兵。犬戎一逃,申侯立即帶領眾諸侯擁戴宜臼登上王位,是為周平王。

周平王即位後,四處巡視了一番,這鎬京已被犬戎弄得斷垣殘壁,到處一副凄慘景象。再去查查國庫,得知已被犬戎弄得一文不存,要想重新修葺王宮眼下已是絕無可能,周平王只好清淡過日子,一天到晚搖頭嘆息。一日,周平王突然想起犬戎逃奔時撂下的狠話,心裡一咯噔:犬戎這趟已探知來鎬京道路,如果再次神不知鬼不覺兵臨城下,京城這點兵哪裡夠用!思來想去,想起祖宗老子建都的時候,將西邊鎬京定為首都,另外還將東邊洛陽定為副首都,何不遷都洛陽,一來宮闕不亞於昔日鎬京,再則離犬戎也遠,不怕那廝前來騷擾,於是心裡萌生遷首都於洛陽念頭。

平王和眾大臣商量,這一班鳥臣,喝酒猜拳個個能行,論出謀劃策,行軍打仗,那是沒有指望的。這幫傢伙昔日天天飛天茅台當水喝,如今連散白乾都促襟見肘,正耐不得鎬京饑寒,又擔憂犬戎來犯,一聽平王想遷都,人人贊同,個個鼓掌。只有前陣子勤王的衛武公極力反對,他給大家分析,為什麼洛陽幾百年來只能做副首都不能轉正呢?因為鎬京被山帶河,四周險要,而且沃野千里,百姓衣食無憂,若有戰事發生處處皆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咱們據險而守,敵人要想進來,那是難上加難。而洛陽就不同了,那地方地勢平坦,倒是遛狗的好去處,一旦人家想要來擼點麻辣串,那將是四面受敵,而且天子無險可憑,慢慢地就制服不了諸侯,王室將從此衰落。宮闕衰敗可以慢慢維修,遷都的事,萬萬行不得的。衛武公本是一番錚錚諫言,卻惹惱了眾大臣,大家舉手表決,一致認為衛武公的這種思想迂腐,跟不上時代潮流,我們要堅決摒棄云云,周平王本已被犬戎嚇破了膽,一看常委會討論意見,立即拍板:少數服從多數,本人支持遷都洛陽。

於是,春秋戰國拉開序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永東小屋 的精彩文章:

春秋戰國舞台:鄭莊公閃亮登場

TAG:永東小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