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修禪定的二十種障礙(4):十、由無堪忍。十一、由不受教。十二、由倒思惟。十三、由忘失念

《瑜伽師地論》修禪定的二十種障礙(4):十、由無堪忍。十一、由不受教。十二、由倒思惟。十三、由忘失念

《瑜伽師地論》修禪定的二十種障礙(4):

十、由無堪忍 十一、由不受教。

十二、由倒思惟 十三、由忘失念

文 / 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

十、由無堪忍

十、雖無此失,然有於寒熱等苦,不能堪忍過失。

這是第十個障礙。雖然他是沒有前面這麼多的過失,然而他有什麼過失呢?有「寒熱等苦」,天氣太冷的,或者太熱的,這些的事情是令人苦惱的。冷了一點也不行,熱了一點也不行,不能堪忍,那也不能夠用功,想要靜坐修行有困難。

十一、由不受教

十一、雖無此失,然有慢恚過故,不能領受教誨過失。

這是第十一種障礙禪定的因緣。雖然沒有前面的問題,但是這位修行人另外有問題,「然有慢恚過故」,然而這個人有高慢心,脾氣很大。心裏面高慢,總感覺是高人一等,別人都應該對他恭敬一點。若對他稍微好像沒有在意地特別地表示恭敬,他就憤怒。慢和恚實在是一回事情,這個慢就是恚。

「不能領受教誨過失」,有慢有恚,也就不能領受師長的教誨,就感覺到:「你有資格給我做老師嗎?」或者老師教誨說他不對、幾句話,馬上就憤怒。對於同修行的、同伴的這些善知識也不容易相處,也不容易合得來,容易起衝突。這樣子也是一種得禪定的障礙。

韓清凈《披尋記》:「然有慢恚過故等者:謂由慢恚,不信順他,由是不能領受教誨。」由於這類修行人有高慢心、有瞋恚心,不能相信隨順師長的教導,所以不能領受教誨,這樣也不能成就三摩地。

十二、由倒思惟

十二、雖無此失,然有於教顛倒思惟過失。

「雖」然是沒有前面的過失。「然有於教顛倒思惟過失」,然而對於師長的教導有顛倒的思惟的過失。於師長的教誨修禪定的方法,應該如理作意才對,「顛倒思惟」,卻想錯與聽錯了,就把這方法都扭曲了,都搞錯了,那也是沒有辦法正確的修禪定了。

韓清凈《披尋記》:「然有於教顛倒思惟過失者:謂於殷勤教誨方便次第,不如所說正修加行,及於諸法過患功德,不如所說善取其相故。

雖然善知識很慈悲,殷勤地教誨靜坐的方法次第,但是學習者對師長的教導,不能如法地隨順教授,沒有依照師長所教導正確的止觀方便次第來修。沒有深刻的思惟欲是有過患的,聖道、禪定是有功德的,也不能夠善巧地領解所開示的正義, 這稱為於教顛倒。

十三、由忘失念

十三、雖無此失,然於所受教有忘念過失。

第十三種障礙。雖然沒有前面的過失,但是他有忘念的障礙,對於所受的教法有忘失正念的過失。記憶力不好,聽聞師長教授時雖然很清楚,實際上修行時,對於怎麼修止、怎麼修觀,卻忘失了。這樣子當然也是不行,也是不能夠得禪定,不能得三摩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說么鬼】吃素
《瑜伽師地論》四念住:建立四念住的第三個理由

TAG:大象佛學圖書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