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啥日本「青蛙丈夫」變成了中國「青蛙兒子」?

為啥日本「青蛙丈夫」變成了中國「青蛙兒子」?

近日有媒體採訪到了《旅行青蛙》的設計師上村真裕子,在採訪當中她表示遊戲中的青蛙設計初衷不是盼兒歸來,而是思念丈夫!青蛙在日本寓意著平安歸家,同時也是保佑商業興盛的一種吉祥物,日本人旅行也經常攜帶青蛙當護身符,因此才決定選青蛙當遊戲主角。上村裕子表示:「遊戲還有它更深層的意義,就是祈禱親人早點歸來,以日本的社會風氣來說,養青蛙更像是在養丈夫;因為老公會經常出差,偶爾帶一些在出差旅途中的一些土特產以及與景點的合照。」

這個反轉可能讓很多玩家感到心酸,別心酸,事情又發生了反轉,昨天梨視頻拍客聯繫上了設計師上村本人求證,設計師回應說,設計初衷不但不是盼望兒子歸來,更加不是思念丈夫。換句話說,遊戲設計方並沒有設定青蛙的身份而是希望玩家自行想像。那麼上面的新聞是不是謠言呢?我覺得也不是,在梨視頻的訪談中上村也說了,日本很多女性玩家就是感覺這個青蛙像自己的丈夫。

如果把這個遊戲代入到日本的家庭生活裡面去,你會感覺特別和諧。嚴肅的日本丈夫要麼出差在外,要麼在家裡工作吃飯,一言不發。百依百順的日本妻子任勞任怨地料理家務,為丈夫準備好一切。對了,把這遊戲代入到最近正在熱映的印度電影《神秘巨星》里的那個家庭,是不是就更有畫面感了呢?印度家庭也是一樣一樣的。

然而這個遊戲來到中國之後,中國廣大網友們想當然地就把青蛙當兒子看待,也的確是符合中國國情。什麼樣的國情呢?就是中國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日本不一樣。對這個巨大「分歧」,我的一位女性朋友這麼評價:「畢竟在中國,這麼當丈夫的要是一個月不甩老婆十萬零花錢,肯定就被老婆甩了。」在她看來,中國女性很少有日本主婦的心態,畢竟大多數女性都外出工作,可以獨立生活得很好,她們沒理由找個天天在家一言不發說走就走的老公給自己添堵。說到底,不是中國女性太自我,畢竟中國大多數女性不是家庭主婦,和男性做一樣的工作,中國女性的底氣是自己給的。所以中國女玩家們把青蛙當兒子養也就很好理解了,因為只有兒子才能讓女同胞們這麼無怨無悔地付出。

在過去的文章里,我曾經探討過日本女性的生存狀態,日本社會對女性的不友好,可能緣於骨子裡的男尊女卑。儘管日本首相安倍提出「女性經濟學」,希望更多的女性加入到工作當中去,但現在看來基本上失敗了。大多數女性的「出路」仍然是去做家庭主婦。在一個需要通過丈夫和孩子來定義自己幸福的國度,無論一位女性的人生如何獨立,在世人眼裡,這並不令人羨慕。

再來看中國,中國自然也是從男尊女卑的傳統社會走過來的。不過近一百年來,中國女性經歷了幾次解放,從民國時候的男女平等,到新中國的婦女解放,中國女性在逐漸擺脫傳統的桎梏。而這裡面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職業女性的普遍化。這裡面有歷史原因,在貧困時期,一個人的收入無法支撐整個家庭,婦女不得不參加工作和勞動。但反過來,工作和勞動也賦予了中國女性人格的獨立。

很典型的案例就是中國農村,就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農村的主要勞動力還是男性,女性的家庭地位低下,這導致中國農村女性自殺率高居不下。而轉折點就在九十年代,隨著農民工進城務工,很多農村婦女進城打工,成為了家庭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再加上遠離農村環境,生活境遇得到極大改善,自殺率急轉直下。這就是經濟獨立帶來的地位上升。據說那些在一線城市收入頗高的保姆們,在家裡說一不二。

有句政治術語叫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不僅反映在意識形態上,同樣也反映在文化、觀念的塑造上。而就是這個簡單的旅行青蛙小遊戲,讓中國和日本的玩家賦予了截然不同的身份,而這個選擇的背後,是價值觀,而價值觀的背後則是社會地位和生活環境。起碼我從中國廣大「兒行千里母擔憂」的玩家身上,看到了發自內心的自信。

新文化報評論員 牛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文化報 的精彩文章:

2018年觀劇指南 你要看的「劇王」可能就在這裡了
「了不起的」他更無法告訴你 他曾「收養」三個孩子

TAG:新文化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