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終於知道了,宇航員原來是這樣在太空行走的!

終於知道了,宇航員原來是這樣在太空行走的!

1984年2月7日,美國航天員從 「挑戰者號 」太空梭中飛出後,首次解開繫繩在太空行走了170米。今天,我們就來談談航天員在太空梭如何行走的!

太空行走是出艙活動的通俗說法,指航天員離開載人航天器,進入開放的太空進行活動。航天員在軌道上安裝大型設備、進行科學實驗、釋放衛星、檢查和維修航天器,都要通過太空行走來進行。美國人曾經通過太空行走修復了「天空實驗室」「太陽峰年」衛星和「哈勃」太空望遠鏡。蘇聯航天員則通過太空行走修復過「禮炮號」空間站,組裝並維修了「和平號」空間站。「國際空間站」也是通過航天員進行多次出艙活動,在軌組裝完成的。

那航天員在太空是如何「行走」的呢?航天員進行太空行走主要有兩種方式:臍帶式和自由式。採用臍帶式進行太空行走,航天員基本是在用手抓住航天器外面的扶手進行挪動,更像是在「爬」,或者是在「飄」。而用自由式太空行走的航天員,則更像是在太空中「飛」。航天員在月球等其他天體上完成各種任務的過程,也是一種太空行走,這才更像在「走」。

航天員進行太空行走(臍帶式)

顧名思義,臍帶式太空行走就是航天員通過一根「臍帶」與航天器相連,進行出艙活動。航天員所需要的氧氣、壓力、電源和通信等都是通過「臍帶」由航天器提供的。為了避免纏繞,「臍帶」長度一般不超過5米。所以,航天員只能在航天器附近活動。

採用自由式太空行走,航天員通過背負的載人機動裝置可以在太空自由飛行。載人機動裝置就像一個背包,由壓縮氮氣箱、供氣系統、噴氣推力器、電子控制設備、溫度控制裝置和蓄電池等組成。它以高壓氮氣作為飛行動力,使航天員可以到距離航天器100米遠的地方活動。航天員可以通過載人機動裝置左右機械手臂上的控制器,控制高壓氮氣從安裝在不同部位的噴管噴出,從而控制飛行姿態和速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中國 的精彩文章:

快看!火星上都有啥?讓我們一睹為快
目前地震可以準確預報嗎?

TAG:科普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