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從「走得了」到「走得好」折射春運服務的提升

從「走得了」到「走得好」折射春運服務的提升

2月6日是2018年春運的第六天。春運以來,客流逐步上升,很多旅客反映今年回家路上多了很多與時俱進的服務保障,「智慧」服務成為今年春運的新特點。

2018年的春運已經持續了將近一周的時間,很多踏上回家過年之路的旅客都表示,今年,或者是最近幾年的春運旅程,和以前相比有些不一樣。具體說來,就是買票越來越容易了;乘車也不擁擠了;在乘車過程中享受到的保障服務種類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高。總而言之一句話:現在的春運旅程,和以前相比,越來越順暢,也越來越舒心了。

而大多數旅客的這種感覺,既算是國家鐵路運輸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同時也是鐵路部門春運服務水平不斷得到提升的體現。站在鐵路部門的角度來看,如何讓每一位春運旅客從過去的「走得了」,變為現在的「走得好」,正是他們努力追求的目標之一。而要實現從「走得了」到「走得好」的轉變,則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既需要對各種新的科技手段的採用,也需要革新服務理念和服務意識,讓自己的服務滿足公眾的期待。

回望過去,「走得了」確實是每年到了年底大多數旅客的最大追求。為了買一張回家的火車票,我們往往需要通宵守在車站排隊,或者不得不忍受「黃牛黨」的盤剝,多花幾十上百元錢購買「黃牛票」。而現在,只動動手指,打打電話,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回家的車票。

進步並不僅僅體現在購票的方便快捷上,除了鐵路幾次大提速,高鐵、動車的普及,縮短了我們回家的距離之外,一些細節上的變化,顯然更加打動人心。比如即便旅客到車站現場購票,也可以採用微信支付了,而上車以後的補票,也同樣可以採用微信支付的方式進行;再比如以前鐵路餐飲是以價格貴、味道差「著稱」,而現在鐵路餐飲不但品種多樣,價格多樣,而且還推出了鐵路訂餐服務,旅客在旅行過程中就可以品嘗到沿線各地的特色美食。

以上這些提到的,都可以稱得上是全國範圍內鐵路部門服務升級的「規定動作」,除此之外,各大鐵路局下屬的客運段還紛紛先試先行,在新的服務舉措上進行積極的探索,同樣得到了廣大旅客的認可與肯定。比如針對旅客在列車上突發急病的問題,太原客務段相繼推出了旅客急救B計劃和C計劃。B計劃就是提前了解旅客中的醫務工作者,徵求醫生旅客的支持;C計劃就是遠程醫療救護,對自願為列車承擔救治工作的醫生建立了檔案,利用電話請求專業醫生的場外指導。

春運路漫漫,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回家之路走得平安、順暢,而這離不開旅客自己的充分準備,但更離不開鐵路部門管理和服務水平的全面提升。讓春運旅客從過去的「走得了」到現在的「走得好」,正是鐵路服務與時俱進、升級換代的證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中醫診所為什麼不行
《十年戰略》為美地球科學研究指路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