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和麵條有個約會

我和麵條有個約會

@薇安小廚

中國很多地方都喜歡吃麵條,不同地方的做法不同,各有特色。

江南人一般都喜食細面,主要是在澆頭上做花樣。在上海住久了,漸漸愛上了上海人最愛的辣肉面、大排面、雪菜黃魚面和鱔絲面。不同澆頭,味道各有千秋。

在我老家湖州,最出名的自然是羊肉面了。每到秋冬季節,柴火紅燒羊肉的香味飄滿大街小巷。剛出鍋的熱湯麵,配上清香撲鼻的羊肉、羊腳、羊雜,滿滿一大碗,再撒上一大把辣椒和青蒜,又鮮又香又辣,忍不住就想大快朵頤。小鎮上的麵館料很足,價錢不貴。離家久了,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找一家老麵館,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麵,再和店家嘮上幾句家鄉話,然後心滿意足的回家。

每次去杭州看老友,也總免不了要去吃面。知味觀的片兒川是必吃的,雪菜、筍片、瘦肉都是最常見的食材,組合在一起,湯鮮味美,別有一番滋味。大學時每逢周末必定要跟室友去西湖溜達。餓了就到湖濱的知味觀,一人點一碗五塊錢的片兒川,偶爾奢侈一把,添一碗貓耳朵或一碟糯米糖藕,大家分著吃。吃完麵條,湯也是要喝光了才捨得離開,然後散步到六公園去坐車,一周末也就知足了。現在每每再去,總會想起我們的那些青蔥歲月!

杭州老字號麵館頗多,比如奎元館、狀元館等,但總讓我提不起興趣。我更喜歡里弄深處的街坊麵館,比如撫寧鄉的老方面館。店內裝修簡陋,門口支兩個爐子,食客在門口排一長隊,輪到了就告訴廚師自己喜歡的澆頭,然後廚師會告訴你多少錢,於是自己投錢,自己找錢。每次去必點的是老方家的招牌爆鱔面,五星推薦哦!

春天的時候帶家人去杭州小河直街,臨出發前老杭州推薦運河邊上的「老橋頭麵館」。據說店主楊大媽一家從90年代初就在這裡賣大排面,店裡的老湯已有21年的歷史,沉澱出了濃濃的醇香。上面速度很快,大排酥軟,麵湯濃郁,但不會膩,相當入味。據說最早的時候,杭州人把這家店稱為「骨牌凳麵店」。無論是大暑酷熱天,還是寒冬臘月日,食客們或蹲或坐在路邊,圍著一張張方凳,悶著頭吃面。現在早已看不到圍著方凳吃面的場景了,但或許有那麼幾個老杭州經過時還會依稀記得吧。

去日本玩,吃拉麵是必須的,而在我們遊客心中最火的自然是一蘭拉麵了。一蘭拉麵最大的特色就是店內的隔板將作為分割開來,單獨來吃面的食客不會覺得尷尬,同行的食客也可以把隔板拆掉。去一蘭拉麵可一定要做好排隊的心理準備,排隊進店後,先在販賣機上點餐,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湯的濃度、油膩度、香蒜、蔥、叉燒、秘制醬汁和面的硬度等等,然後等坐還要排隊,不過坐下後上面還是挺快的。麵條很有嚼勁,湯最正點,濃濃的豚骨湯味。

提到吃面,不得不提速食麵了,尤其是出門在外,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如果能泡上一碗香騰騰的速食麵,整個人就立馬精神了。那日為了在堂島等日落耽擱了很多時間,最後趕上末班車到達三島站的時候已經半夜了,真是又累又餓,下車後在車站附近的便利店買了泡麵和關東煮回酒店吃。可是等面泡好後卻傻眼了,速食麵裡面竟然沒有叉子?沒有叉子?沒有叉子?情急之下,硬是用關東煮的兩根細竹籤挑著把面吃了。

回來後,問了學日語的朋友,才知道原來大部分日本便利店都出售快餐熟食,所以會配備筷子,顧客只要向店員拿就可以了,因此速食麵廠家自然很樂意省下生產叉子的成本了。原來如此呀,下次去日本一定要記得。

無面不歡的我們每到一個新的地方,總要四處尋覓特色麵條,四川的擔擔麵、東京的納豆筱面、濟州島的海鮮面等等。

我和麵條有個約會,親,下一站我們哪兒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上廚房App 的精彩文章:

冬天必吃的一道菜,擺上桌都會放光!
布朗熊和可妮兔

TAG:網上廚房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