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吳三桂到底有多少兵馬?吳三桂參與松錦大戰了嗎

吳三桂到底有多少兵馬?吳三桂參與松錦大戰了嗎

吳三桂到底有多少兵馬?

吳三桂到底有多少兵馬?吳三桂參與松錦大戰了嗎

吳三桂形象圖

吳三桂到底有多少兵馬?吳三桂參與松錦大戰了嗎

松錦大戰背景是什麼

松錦大戰,其實顧名思義就是發生在當時的松山和錦州之間的大戰,也是決定著明朝和清朝誰將會成為統治者的戰役。松錦大戰背景,是明朝荒蕪的統治和清軍的勢如破竹,是明軍將領的膽小怕死,也是清朝將領的奮勇直前。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許多戰役最終都成為了決定一個王朝交替的根本,而舊王朝的沒落,大抵都是不得民心,新王朝的建立,大抵都是民心所向。

吳三桂到底有多少兵馬?吳三桂參與松錦大戰了嗎

松錦大戰明朝與清朝將領畫像

松錦大戰背景,是在明朝崇禎時期,崇禎12年也就是現在公園1639年,多爾袞發起了這一次的松錦大戰,而明朝將領洪承疇、祖大壽等等成為了這一次戰役的關鍵人物。

到了公元1640年,清朝的太宗皇帝皇太極吸取了從前的經驗,並且制定了一些系列的作戰的計劃,修路屯田,為著松錦大戰埋下了勝利的基礎背景。

公元1641年,是松錦大戰中清軍一步一步走向勝利的道路。那時候,明軍的將領接二連三的棄城投降,大將領祖大壽貪生怕死,奮勇善戰的洪承疇卻因為部下的背叛而被俘虜,崇禎皇帝並沒有真正的雄才大略,那時候,其實清朝統一中原已經是歷史所向了,只是時間的問題罷了。公元1642年4月份,松錦大戰的結束時刻終於到來了,明軍損傷慘重,清軍勢如破竹。一開始松錦大戰背景其實就已經可以預示最後的戰爭的結局,衰敗的統治和民心的清朝,完全就已經是大勢所向了。

吳三桂參與松錦大戰了嗎

松錦大戰吳三桂作為總兵統領部將和統帥洪承疇一起防守明朝北部防線,戰功卓著,並被朝廷屢次嘉獎。戰爭早期吳三桂多次獻計並率部與清軍殊死戰鬥,保持了對峙的局面,為戰事初期的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吳三桂到底有多少兵馬?吳三桂參與松錦大戰了嗎

吳三桂畫像

作為明朝將領,吳三桂在統兵用計方面超乎常人的能力,能夠屢次從清軍部署中探查出規律和下一步的動向就是很好的例證,上級洪承疇在給朝廷撰寫的戰事彙報中也多次提到吳三桂帶兵有方,戰果頗豐,而且能夠敏銳察覺清軍動向,隨即採取行動,多次破獲清軍主力,繳獲物資,俘虜敵將,且多次將吳三桂報為頭功。

戰事後期受朝廷政治鬥爭影響,明軍被迫在條件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出兵決戰,洪承疇率部直擊清軍主力被圍,各部總兵救援兵馬也一同被困,情勢危急下洪承疇命令各部趁夜突圍,但最終大部分明軍戰死,部分總兵投降,洪承疇自己也在亂軍之中被俘,而真正逃出這一劫難的只有吳三桂一人,明軍原本固若金湯的松錦杏三城防線現在只剩了寧遠一座孤城,吳三桂所部也成了這時北方明軍唯一一隻可以投入戰爭的機動力量。這一方面是一種不幸,但是對吳三桂個人來說,他成為了大明江山不得不倚靠的最後軍事力量。後世甚至猜測,是否在此時吳三桂就已經和清軍達成了秘密協議,保證了自己的安全出逃,為日後放清兵入關做了鋪墊,這些我們不得而知,但是通過松錦之戰,吳三桂的領兵才能確實體現無疑。

松錦大戰過程是怎麼樣的

歷史上有名的松錦之戰,在明清之間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戰爭,可以說松錦之戰的過程並不簡單。但是,如果從概括來說,松錦大戰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初戰,第二階段是突圍,第三階段就是最後的決戰了。

吳三桂到底有多少兵馬?吳三桂參與松錦大戰了嗎

松錦大戰進軍圖

初戰是從崇禎年十四年間的4月份下旬開始的,當時,洪承疇的部隊轉移到了杏山和松山之間,而當月的25日,兩軍在乳峰山展開了非常激烈的戰爭,戰爭之後的結果是清軍潰敗不堪,當時的戰爭中,吳三桂被認定為功勞最大的。可是之後,洪承疇駐紮在寧遠,本不可冒進。可偏偏崇禎皇帝聽信了別人的進言,催促洪承疇必須立刻進軍。

緊接著第二階段的突圍,也是整個戰爭明軍開始走向劣勢。洪承疇率領著十三萬人馬的軍隊,將清軍打得落花流水之後,多爾袞開始準備了一次突襲,決定突襲明軍重要的糧草部隊。然而最後戰鬥的失利,其實就在於軍隊內部有人叛變,歸降清朝,並且與清軍裡應外合,打敗明軍。

最後的決戰階段,祖大樂和洪承疇不幸被清軍俘虜,而祖大壽再一次因為膽小貪生怕死選擇了開城門歸順。至此,松山、杏山、錦州三個重要的城池沒敗。到這裡,震驚歷史的松錦大戰也算是結束了。而之後的清朝,開始如火如荼地展開了數百年的統治,成為了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也是統治期較長的王朝。而明朝的衰敗,只是歷史不得不經歷的進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點意思 的精彩文章:

朱元璋真把常遇春老婆煮給人吃了嗎
秦瓊程咬金是什麼關係

TAG:歷史有點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