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戰樂譜中可能暗含納粹藏寶圖,巴伐利亞小鎮或將出100根金條

二戰樂譜中可能暗含納粹藏寶圖,巴伐利亞小鎮或將出100根金條

樂譜中暗含納粹藏寶圖?

傳說納粹德國戰敗時,曾將大批金銀珠寶藏匿起來。多年來,無數人在這個傳說的吸引下,加入尋寶隊伍,但成功者寥寥無幾。近日,荷蘭電影製片人利昂·吉森宣布,他發現了一處納粹寶藏的埋藏地點。埋藏信息被秘密隱藏在一段曲譜中。

傳聞二戰行將結束時,希特勒的私人秘書馬丁·伯爾曼曾將一串由字母、數字和五線譜組成的密碼編入作曲家費德萊因的《即興進行曲》樂譜,其中就包含著即將埋藏的寶藏的數量、地點等信息。

編寫完成後,馬丁指派一名軍隊牧師將這段「密碼樂譜」送給慕尼黑的某人,但牧師卻未能完成任務,「密碼樂譜」也不翼而飛,最終落入荷蘭記者卡爾·哈默·卡提手中。嘗試多年破解無望後,卡提於2012年12月將這段樂譜公諸於世。儘管有人質疑「密碼樂譜」的真實性,但一位熱衷於德國二戰史研究的考古學者斷言,「這確實很像一幅加密的藏寶圖,不過我們無法破解其中的秘密。」

然而,製片人吉森卻相信自己已經破解了樂譜中的秘密。他認為樂譜中那一行「馬修撥弄琴弦之地」的字句,暗示藏寶地點就在巴伐利亞州的米騰瓦爾德鎮。吉森這麼說的根據是其中的「馬修」指的就是小提琴製作大師馬西斯·克勞茨。

馬西斯從義大利學藝後回鄉,開創了家鄉米騰瓦爾德鎮長達300多年的制琴歷史。莫扎特生前所用的兩把小提琴之一,就是出自馬西斯之手。

吉森還表示,樂譜中還暗含著上世紀40年代通過米滕瓦爾德鎮的一條鐵路示意圖。而在樂譜的結尾處有用德語寫的「舞蹈結束」的標記,意味著在鐵路舊址的停車緩衝區附近挖掘,很可能會找到希特勒的寶藏,其中會有大量黃金和鑽石。

有人也從側面印證了吉森的說法。巴伐利亞州一向被視為納粹重地。1944年盟軍和蘇聯軍隊進攻前,希姆萊曾計劃在此建造「最後的抵抗堡壘」。1945年4月,納粹國防軍和德國國家銀行試圖埋藏部分資產,埋藏地就在一座名為愛因施德爾的巴伐利爾小鎮。不過他們沒來得及行動就被盟軍控制。這些資產中的一部分被移交給盟軍,但大約100根金條、成袋的美元和法郎卻不翼而飛。

對吉森破解的「樂譜密碼」自然有人相信有人質疑。一位關注此事的歷史學家稱,這很可能是「另一個騙局」。但吉森的挖掘工作似乎初見成效,挖掘隊已發現了大量不屬於當地的未知金屬。吉森因此信心十足,稱下一步工作是籌集至少2.5萬英鎊經費,並考慮將挖寶過程拍成紀錄片。然而,米滕瓦爾德鎮居民卻對此半信半疑:「我們在這裡從沒發現過什麼東西,很期待他們能挖出什麼來。」

密碼家信傳遞情報

約翰·普萊爾中尉是一名英國皇家海軍潛艇軍官,1940年敦刻爾克大撤退時,不幸被德軍俘虜,之後一直關押在集中營。由於「表現良好」,普萊爾獲准給家人寫信。

「他給家裡寫過很多信,大多寄給住在康沃爾郡的父母。這些信肯定受到過德國人的仔細審查,」普萊爾的女兒說。然而德國看守沒想到,普萊爾寫的這些信雖然表面上看都是些絮絮叨叨的家長里短,但實際上卻用密碼隱含了許多重要的軍事情報。

「當時的英國政府拿走了其中的情報。不過,戰爭結束後過了很長時間,連父親都忘記了當初的密碼,不知道信里隱藏了些什麼了。」普萊爾的女兒說。最終,他們決定向一位數學教授求助。後者以當年軍情9處的密碼體系為參考,終於解開了隱藏在這些家信中的秘密。

教授發現,普萊爾會給每一封隱藏有情報密碼的信做上標記。比如日期格式寫成「22March(3月)1942」,就表示這是封普通信件。如果寫成「22/3/42」,則表明信里隱藏有密碼情報。

看到這樣的信,一定得注意「but」和「the」這兩個單詞。因為他們一旦出現,就表明之後的句子或單詞使用了一套複雜的編碼系統。比如每隔4~5個詞就是一個核心詞,所有核心詞連起來就是一條很重要的情報。

在其中一封信中,普萊爾描述了戰俘營的菜園子:「園子里剩下了很多種子,都是那些長勢良好的蔬菜結出來的。去年,我們的收成非常不錯,今年很值得再按老方法加把勁兒。」

表面上,這是一封再正常不過的家信。然而經解碼後就會發現,普萊爾在向皇家海軍部報告「水之女神」號潛艇(普萊爾服役的潛艇)是怎麼被擊沉的:「潛艇攻擊失手,遭敵深水炸彈攻擊受傷,沉沒在水下70英尺處,3人犧牲。」

據說,在當時每座德國戰俘營中都會有幾名掌握英國軍情9處密碼的戰俘。普萊爾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他不斷把自己觀察到的德軍動向、重要軍事場所的位置等情報發回本土,同時還根據集中營內「越獄委員會」的要求,請後方「秘密寄來越獄所需物資」。

「這些信再次說明,密碼系統對盟國來說是多麼重要。值得驕傲的是,德國人始終沒能發現普萊爾的秘密。我們也因此獲益頗多,」一位歷史學者說。

漁船技術員創造「郵票奇蹟」

二戰爆發前,斯文·索姆是挪威一條漁船上的技術員。納粹佔領挪威後,他和弟弟雙雙加入地下抵抗組織,任務是拍攝德國軍事基地的照片,並畫出這些基地的草圖,然後設法把這些情報傳遞給盟軍。

很顯然,這些秘密地圖和微型膠捲不可能加密,更不可能像普通信件那樣郵寄。但索姆卻成功將幾批膠捲和地圖寄到英國。他的方法是把這些情報化整為零,貼在每封信的郵票下面。儘管索姆小心翼翼,但破綻還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1944年,索姆潛入烏特略島,準備拍攝島上的U艇基地。當他調整相機時,一名德軍哨兵看到了鏡頭上的太陽反光。來不及躲藏的索姆被當場抓住,U艇基地派出一艘小船和5名士兵押送他前往大陸受審。按照德國人的慣例,這種間諜行為是要被槍殺的。

不過索姆沒有坐以待斃,他在小船靠岸過夜時,趁5名德國士兵都睡著了,悄悄打開手銬,跑入深山。

一個小時後,德國人發現索姆跑了,便召集了900多人和幾隻軍犬進山搜捕。第二天,附近幾座城市街頭都貼出了用挪威語和德語書寫的通緝令,要求見到索姆格殺勿論。

索姆在大山中跑了數百英里。為避免被追蹤者發現腳印,有時甚至像猴子一樣,從一個樹梢盪到另一個樹梢,最後終於擺脫追兵,歷經輾轉,到達英國。

在英國,索姆受到情報部門的熱情接待。他用郵票做掩護寄回來的照片和地圖是英國人夢寐以求的情報。

根據這些線索,英國皇家空軍轟炸機對一些德國基地實施了轟炸,效果不錯。連當時流亡在英國的挪威國王都知道了索姆創造的「郵票奇蹟」,並親自接見了他,稱「如果沒有這些優秀兒女以及他們創造出來的令人驚嘆的技巧,戰爭的結局會是如何將令人擔憂。」(文/陶立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戰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後日本人口直線增加,這種做法真的沒有人性,國際上都批判他們
二戰中不可忽視的蒙古騎兵,助蘇聯保衛莫斯科,重創日本關東軍

TAG: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