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哮喘與經絡氣血

哮喘與經絡氣血

風雨八載問道路

氣血千年歸經堂

疾病的根源就躲避在血液循環之中

健康的秘密就隱藏在經絡裡面

1

健康探源之哮喘

西醫

按照西醫的定義,哮喘又名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及細胞組分參與的慢性氣道(呼吸道)炎症。

西醫治療哮喘主要是霧化吸入激素或β2-受體激動劑、茶鹼等藥物,能起到暫時緩解、抑制哮喘癥狀的作用。但眾所周知,此法抑標不治本,而且長期使用會對人體心臟、肝、腎等組織器官造成嚴重的傷害。

傳統中醫

哮是呼氣時發出鳴響;喘是吸氣困難,導致吸氣節奏加快。一呼一吸,兩症並見,稱為哮喘。如《醫學正傳》云:「大抵哮以聲響鳴,喘以氣息言。夫喘促以喉中如有水雞聲音,謂之哮。氣促而連屬不能以息者,謂之喘。」由此可見喘可無哮,哮必有喘。

傳統中醫認為本病屬臟腑病,分風寒、痰熱阻肺,腎陽不足、腎不納氣等證型,常與肺、脾、腎三臟相關,多在春夏交際和冬季發作。

現代經絡氣血循環理論

正如我們在「歸經堂公眾號」首篇文章「話歸經」中提到的,所謂「炎症」就是因為細菌躲在那裡。那細菌為什麼躲在氣道里,而不躲在別的地方呢?那是因為肺和氣道的血液循環不好,對抗細菌的「兵力」很弱。氣道就成了偏遠地區,好比身體里有一個「強盜窩」,壞的東西都躲到那裡去了。

感冒是哮喘的「導火索」。感冒時病毒乘虛而入,平日里潛伏在深部氣道(包括氣管、支氣管、肺泡)中的細菌乘機「揭竿而起」,與病毒「狼狽為奸」「犯上作亂」。氣道處原本就「兵力」薄弱,此刻更需「援兵」。一旦因素體虛弱,氣血(兵力)不足,即會造成氣管壁平滑肌缺血,進而導致肌肉痙攣、咳喘失控。

概而言之,哮喘的根本原因是由遺傳、年少時濫用杭生素一類西藥以及寒涼退燒藥物等因素造成腎經、脾經、肺經(含臟器)虛堵而血液循環不良,抵抗力變差。

歸經調理

所以,調理哮喘,一方面從脾經、肺經入手,提高抵抗力和呼吸系統功能,另一方面要考慮腎經對肺經的影響。當然,心臟功能不好也會影響肺部的血液循環,此話題會在以後的「心血管疾病與經絡氣血」一章中詳細展開。

正如王正龍所言:重灸以疏通經絡,可以消除寒邪,恢復正氣,臟腑功能得以發揮,該升的就會升,該降的就會降,該散的就會散,該收的就會收,該開的就會開,該合的就會合,全憑「老天爺」賜給人體自身的功能運作(《靈樞·九針十二原》曰:「迎之隨之,以意和之。」),根本用不著「清熱化痰止咳」那麼啰嗦。

2

哮喘與經絡氣血案例1

以下案例來自無錫歸經堂

日期:2017.4.20

客戶:丁女士,女,40歲左右。

主訴:20多年嚴重哮喘,原來每月必發,體弱無力,身寒,已不能工作。吃食用菌多糖製品後已大為改善,但每年春夏之際還會犯一次,不過癥狀已減輕很多。這兩天有感冒跡象,怕是要犯哮喘,希望再結合歸經物理調理,爭取今春安穩度過。

【脈象】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足太陽膀胱經虛火;手厥陰心包經、足太陰脾經、手太陰肺經、足少陽膽經虛。詳見脈象圖。

【循經】心包經虛堵1級,肝經虛堵1級,腎經虛堵2級,脾經虛堵3級,肺經虛堵3級,膽經虛堵2級,膀胱經虛堵1級。

【辨經】心包經、腎經、脾經、肺經、膀胱經、任脈。

【選經】腎經、脾經、肺經、膀胱經、任脈。

【取穴】

腎經:復溜。

脾經:太白。

肺經:太淵、列缺、尺澤。

膀胱經:膏肓。

任脈:中脘、關元。

【歸經調理】脈通儀+混元玄灸;經絡、穴位分組取用;調3休1,9次為1調程。

【調理效果】

連續調理9次後,未見感冒及哮喘癥狀(之後跟蹤數月,也未發哮喘)。

建議客戶後續做經絡保健,聽從。

至2018年1月也未發哮喘,且精神狀態已大為改善,並能正常工作。

【案例解讀】

食用菌多糖成分具有很特別的藥理活性,並具有歸經屬性,可修復受損細胞和激活細胞能荷,直接增強臟腑組織功能,但對疏通經絡、增強血液循環不如艾灸等中醫物理調理手段。一個偏重臟腑組織,一個擅長經絡通道,二者結合應是王道,正應驗了那兩句中醫名言——「一針、二灸、三用藥」「食療勝於葯療」。

特別聲明

歸經堂不治療任何疾病,只是通過歸經來調理血液循環。如果您的身體在調理後重獲健康,原有病症也隨之消失,那不是我們的功勞,請感恩我們的古聖先賢,並懇請您隨我們一道傳播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

長按上方二維碼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 的精彩文章:

這條經絡上的幾個救命穴道,你不可不知!

TAG:經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