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隨後回復了十六個字

曹操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隨後回復了十六個字

曹操有言,生子當如孫仲謀,那我們先介紹一下仲謀的父親,孫堅。江東猛虎孫文台,在東漢末年的戰事中屢立戰功,討黃巾,斬華雄,破董卓,所向披靡。但怎奈關東群雄明裡號稱討賊興漢,背地裡卻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只顧著保存實力,擴充地盤。當孫堅在前方追擊董卓時,袁紹卻派部將攻取了孫堅的治所陽城。孫堅聞之仰天長嘆:「我們同舉義兵,是為了匡扶漢室,如今逆賊尚未剿滅,自己人卻互相爭鬥,放眼天下,誰還能跟我戮力同心,迴轉天日呢?」說完不禁淚如雨下。

不知孫堅的眼淚是為誰而流,是為自己還是為漢室?假如是為漢室,其實大可不必哭泣,因為他已儘力,已經無愧於國家,假如是為自己,那就更不必哭了,因為老天待他不薄,給了他兩個好兒子。一個名叫孫策,一個叫做孫權。孫堅死後,孫策繼承父親遺志,逐步平定了江東六郡,奠定了孫氏家族的基業,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孫策躊躇滿志,準備建立更大功業的時候,卻遭到了刺客的暗殺,孫策中箭後,不久去世。

孫策臨終前,親自為弟弟帶上印綬,把江東基業交到了剛滿十八歲的孫權手中。孫權依靠父兄舊部,逐漸穩定了江東局勢,小小年紀就成了一方諸侯,引來了無數人的羨嘆。但這還不算完,年紀輕輕的孫權還將一次次的刷新天下人的眼球。從繼位的第三年開始,孫權調集大軍三次討伐江夏太守黃祖,耗費五年時間,終於擊殺黃祖,報了殺父之仇,並且攻佔了江夏郡大片土地。

攻取江夏,則可覬覦荊襄,曹操從此看穿了孫權爭雄天下的野心,為防養虎為患,曹操有了下江南之意。建安十三年,曹操引大軍南征,劉表之子劉琮畏懼曹軍勢力,屈膝投降,荊州大部落入曹操之手。此時曹操的野心更加膨脹,立志直取江南,一統天下。曹軍號稱百萬,但孫權並沒有像劉琮一樣被嚇破膽,他任用周瑜、魯肅,聯合劉備,下定決心與曹操一戰。此時的孫權剛剛27歲,卻行事果斷,雷厲風行,完全不輸54歲的曹操。

隨後的赤壁之戰,大敗曹兵,孫權再次證明了他的能力,穩定了孫氏在江東的統治。此時的孫權早就沒有了父親當年復興漢室的想法,他沒有任何法理上的負擔,他可以反曹,也可以聯曹,反曹時,就說曹操是漢賊,聯曹時,就稱曹操為漢相。所以東吳的國策一直在搖擺不定,一會聯合曹操,一會又可聯合劉備,不像曹劉兩家那樣勢不兩立。

建安十八年,曹兵再次進犯,此時曹操在孫權眼裡又就成了漢賊,打敗曹操就代表匡扶漢室,孫權在濡須口抵擋一月有餘,曹操四十萬大軍寸步難行,反被孫權水軍包圍,打死了幾千人。此後曹操堅守不戰,孫權親自乘船到了曹營挑戰,這是孫權和曹操的唯一一次會面,只是相隔較遠,雙方只是遠遠的望了對方一眼。曹操眼看吳軍軍紀嚴明,不僅感嘆,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來自一個對手的稱讚,這無疑是對孫權能力的最大肯定,孫堅終於可以含笑九泉了。

隨後孫權班師回營,隨即給曹操寫了一封信,信中八個字: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意思就是春雨綿綿,洪水將至,不利於北方將士作戰,曹操一想,確實如此。然後又看了看信封,裡面居然還有一張小紙條,上面寫的也是八個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又一想,這也是大實話,並不惱怒。在經過仔細的斟酌後,曹操感嘆:仲謀必不欺我,於是率軍退回了北方。然而令曹操沒有想到的是,此次北返之後,他竟再也未到江南,更沒有親手征服東吳的時機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識人不明?蘇軾、辛棄疾吹捧的孫權為何差評滿天飛?
他是孫策留給孫權的第一重臣,位置高過周瑜,但卻被孫權冷落!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