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鶴論書法之五四:祝允明《赤壁賦》

孫鶴論書法之五四:祝允明《赤壁賦》

狂草《赤壁》明人經典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號枝山,因手有六指,故自號枝指生。長洲(今蘇州)人。曾任南京應天府通判,人稱「祝京兆」。祝允明是天順朝大學士徐有貞的外孫、弘治朝太僕少卿李應禎的女婿。徐有貞擅長草書,取法唐代張旭和懷素。李應禎的篆、隸、楷、行、草均工。祝允明先天稟賦很好,又有兩位大儒的教導,所以很早就顯露出過人的才華。他五歲時就能作一尺見方的大字,讀書一目數行,九歲時已經能作詩,被稱為「神童」。10歲以後開始博覽群書,文章瑰麗,才智非凡。十三歲時,吳門出了一位狀元吳寬。兩年後祝允明的老師王鏊廷試又得第三,吳門文人名聲日大。祝允明青年時期發奮苦學,為的是和他的長輩一樣求取功名,這是文人的唯一出路。但是他的功名之路非常坎坷失敗,弘治五年(1492)中舉後,七試皆不第。正德九年(1514),他被授為廣東興寧縣知縣,在嶺南五年,後升任為應天(今南京)府通判,正德十四年(1519)稱病還鄉,嘉靖五年(1526年)卒,享年六十七歲。他的仕途與他的祖輩和兒子來說,都相差甚遠,實際上是一個不得意的文人。晚年,他喜獨居作詩文,崇尚魏晉風流和禪宗,和唐寅等人意氣相投,生活放浪形骸而不樂拘檢,甚至玩世不恭。在吳門派中,他算最具有文人特質的一位。與唐寅、文徵明、徐禎卿並稱為「吳中四才子」。書法又與文徵明、王寵、陳道復並稱「吳中四家」。王世貞評價道:「天下書法歸吾吳,祝京兆允明為最,文待詔徵明、王貢士寵次之」。著有《懷星堂集》(三十卷)、《蘇材小纂》、《祝子罪知錄》、《讀書筆記》、《前聞記》等。

祝允明的書法,早年受先祖熏陶,潛心研習晉、唐以來名家之作,善行、楷法,精謹嚴整,以功力勝。文徵明云:「早歲楷法精謹,實師婦翁,而草法奔放,出於外大父,蓋兼二父之美,而自成一家者也」;成年之後,極為重視對傳統書法藝術的學習和借鑒,直接從魏、晉、唐、宋、元諸家書法中汲取營養,古代名跡無所不窺,以格高廣博勝。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稱:「京兆楷法自元常、二王、永師、秘監、率眉山、豫章、襄陽靡不臨寫工絕」;晚年融各家之長,草書奔放雄健,流利洒脫,自成風格,以姿態勝。將明代的草書推向了頂峰。清代朱和羹《臨池心解》說:「祝京兆大草深得右軍神理,而時露傖氣;小草則頓宕純和,行間茂密,亦復豐致蕭遠,庶幾媲美褚(遂良)公。」代表作有《草書賈至大明宮早朝詩軸》,《箜篌引(即草書曹植詩手卷)》和《赤壁賦》等。

祝允明《赤壁賦》,系用金粟山藏經紙書寫。時值弘治十五年(1502),祝允明四十三歲。長卷書宋蘇軾前後《赤壁賦》,為明代中期狂草書法的經典之作。洋洋洒洒近千字,筆勢雄強,縱而不散,逸而能收。意到筆隨,一氣呵成,有行風行水上之勢,變幻無窮。明顯受黃庭堅草書的影響較多,但比黃庭堅更為恣肆縱橫,提按和使轉的筆法交互使用,行與行之間的距離很緊,形成一種汪洋恣肆的視覺效果。其短點、長線的交錯尤其精彩。展讀全卷,萬千氣象頓入眼帘。字字虎嘯風生,行行龍騰雲起,頁頁雨雪交加。讀來撩人情思,撼人心魄。初視之,點畫狼藉,縱橫散亂,反覆賞來,但見點畫如真,順逆藏露,起止分明。如高山流水跌宕迂迴,時隱時顯,有變化萬端之妙,絕似一首節奏明快緊湊的爵士樂。

孫鶴,女,河南開封人。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教授,中國文字學會會員,中國書法協會會員,國家圖書館講座專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山讀書觀經史 的精彩文章:

TAG:深山讀書觀經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