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白居易是古代日本人的偶像,其影響甚至延續到現在

為什麼白居易是古代日本人的偶像,其影響甚至延續到現在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生於河南新鄭。[1]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洛陽(白園)。

在日本文化里處於重要地位的漢文學中,白居易正是位於這重中之重,是對日本漢文學乃至日本古代文學影響最大的中國詩人,他在日本的文學意義甚至遠遠超越了中國唐詩傳統定義上的偉大詩人「李杜」二人。

白居易的詩歌通俗易懂、平易流暢,他的作品在傳入日本後,便迅速成為平安王朝貴族、學者、諸多文人等的必讀教材。在平安文士大江維時編輯的《千載佳句》,共收中日詩人詩歌1110首,白居易一人之作品即佔了535首。

關於白詩在日本平安時代流行的原因,日本學者進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典型說法是:一、白詩產生時的社會生活條件與我們平安時代極為類似;二、白樂天的身份和地位與我們平安時代的文人也頗為相似;

三、白樂天的性格、興趣愛好以及為人等方面又幾乎可以視為平安時代典型日本人的那種類型;四、從質和量兩方面來看,七十餘卷的《白氏文集》對於平安時代的文人來說,是一部大型文學事典兼辭典性質的存在。

白居易的作品傳入日本的時間最早見《日本文德天皇實錄》所記載,據《日本國見在書目》記載,當時傳到日本的有《白氏文集》(70卷),《白氏長慶集》(29卷)。這個時代的中國當然是文化鼎盛唐朝、白樂天所處的時代,而日本此時,則正處於漢詩文全盛期的平安時代。

介紹白居易時不得不提到的《琵琶行》,其中對於白居易的個性和審美情趣有個較全面的展現,對於「夜」、「月」、「水」、「音」的審美與最後「哀」的那個結局點,正是平安朝人甚至是整人日本從古至今的貫徹的審美思想「物哀」【《布衣境界》歡迎關注、評論、收藏、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此人國內不及李杜,詩集流入日本後,卻被建廟供奉,直接封神!
唐詩鑒賞-杭州春望(白居易)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