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忽必烈之所以能夠征服南宋,這支軍隊是關鍵

忽必烈之所以能夠征服南宋,這支軍隊是關鍵

1220年八月,青州人張榮在隨成吉思汗西征時,一個月內造船百艘,載蒙古軍渡過莫蘭河,被成吉思汗賜名「兀速赤」。

在此之前,蒙古軍隊渡河,除了草筏外,蒙古人都是用「渾脫」(以羊皮製成的浮囊)。

而漢人張榮為蒙古軍隊造船渡河,使蒙古人的渡河能力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從這個時候開始,水軍逐漸被蒙古軍隊接納。不過此時水軍提供的,僅僅只是一些渡河的工具,以加速蒙古騎兵的行軍能力。

羊皮筏子

金滅之後,蒙古將汴梁作為造船重地,利用金國原有的力量製造船隻,包括用於糟運的糧船和軍用戰艦、輕舟。

蒙古水軍建設的第一轉折點在1236年。此年,南宋襄陽守將李伯淵降蒙,包括城中的四萬七千多官民、三十萬石財粟,以及諸多金銀鹽鈔,全部移交蒙古。蒙古接收的軍隊、物資中,還有大批的原南宋水軍及水軍器械。這為蒙古水軍的建設提供了最直接的條件。

第二年,窩闊台任命霸州人張榮實為「征行水軍千戶」。這是蒙古人正式建立水軍的開始。但這只是個官位,而還沒有獨立的水軍建制。此時的蒙古水軍,應該算是可以水戰的陸軍,或者說稱為會划船的步兵。

1238,蒙古與南宋水軍的「巢湖」之戰,成為蒙古水軍建設的第二個轉折點。

此戰中,易州定興人解成脫穎而出,繳獲南宋艦船三百艘,糧三百石,攻略安、豐、壽、復、泗、毫等地,被窩闊台任命為「水軍萬戶」,蒙古水軍正式成立。其手下的水軍將領基本為漢人,包括千戶朱國寶,以及之前任命的水軍千戶張榮實等。

同時,蒙古將巢湖建成第二個造船基地。但此時的造船能力還是有限,戰船更多還是源於對南宋作戰時的繳獲所得。

此後,蒙古水軍又經歷了瞿塘之戰、夔門之戰、淮水之戰、黑石之戰、馬湖江之戰、嘉陵江之戰。在這些戰役中,蒙古水軍多次獲勝,時有收穫,每次都能繳獲數十條到數百條的船。一次次的戰役過後,蒙古水軍在戰鬥中茁壯成長。不僅士兵得到有效訓練,戰船的數量也越來越多。

忽必烈即位後,接收了蒙古原有的全部水軍,並在此基礎上開始建立專門的水軍機構,張榮實出任水軍萬戶,其麾下有近十名的水軍將吏,共1700多人,分駐七個地方。水軍成為忽必烈旗下的正式兵種。

之後,監察御史王惲提出「大作水軍」的建議。降將劉整在蒙軍久攻襄陽不下的時候,為蒙古訓練七萬水軍,造船5000艘,這支水軍的建成使忽必烈的水軍戰力發生了質的變化。

在襄陽前線,蒙古擁有水軍共十餘萬人,船萬艘。四川戰場上有也速帶兒、按東所率的水兵,膠州灣有千戶蔣德統領的水軍。蒙古將領開始加入統領水軍的行列,如阿術、帖木兒不花、速哥、失里伯等。

形成建制的蒙古水軍,在與南宋水軍的交戰中,基本沒落過下風。

1269年三月,在赤灘圃(今襄樊東南漢水中)擊敗宋京湖都統張世傑率的馬、步、舟師。七月,在新保(今襄樊南)伏擊沿江制置副使夏貴的五萬水軍、戰船3000艘。

1270年二月,在萬山堡,張弘范擊敗呂文煥百艘兵船,使之突圍失敗。九月,在灌子灘擊敗殿前都指揮使范文虎的殿司、兩淮諸軍,戰船2000艘。

1271年四月,在湍灘(今湖北宜城東南)再敗范文虎軍。六月,在鹿門水陸夾擊,大敗范文虎千艘戰艦,10萬兵。九月,膠州之戰中,擊敗宋統制范廣,獲戰船百艘。

1272年五月,在龍尾洲伏擊並全殲援助襄陽的張貴軍。此後,襄樊兩城外援徹底斷絕。

1274年十二月,擊敗宋安撫副使兼知岳州高世傑,戰艦1600艘。

1275年二月,丁家洲之戰,擊潰宋戰艦2500艘。焦山之戰,擊潰張世傑領軍的萬艘水師。

訓練有素的水兵、經過實戰錘鍊的將領、可以適應各種水域條件的戰船、配備最新式的水戰武器。忽必烈在水軍的建設上,投入巨大。正是對水軍的重視,才使長江不再成為護祐南宋的天險。

蒙古雖然以騎兵雄征天下,但是騎兵在廣闊的中原之地可以縱橫無阻,到了淮河以南山水相間的地方,根本沒辦法發揮其優勢。單靠騎兵的力量,是不可能征服的了南宋的。南宋抵擋蒙元南侵數十年,也正是蒙元水軍從無到有,高速發展的數十年。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一支不斷強壯的水軍,忽必烈想要滅掉南宋,還得再咬上數十年的牙。當然,如果僅憑水軍,南宋軍隊也未必不如蒙元水師,南宋缺的是水陸的協調攻防能力,這才是雙方最大的差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忽必烈 的精彩文章:

豆腐渣工程壞事—忽必烈兩次出征日本失敗的原因
歷朝開國皇帝的進階方式,千奇百怪,哪一款最適合你?

TAG:忽必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