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奶奶年紀大了,不知道還能再見你幾面」

「奶奶年紀大了,不知道還能再見你幾面」

圖片來源網路

每次回到家我做的第一件事大概就是分別到奶奶和姥姥那裡去。我們所經歷的世事變遷還不算多,我所能感受到的歲月最殘酷的剝奪就是在她們身上。

幾乎是每隔半年回家一次,每次都能明顯得感受到歲月從她們身上奪走了一些東西。比如奶奶身旁多出的那條拐杖,和比之前略顯木訥的眼神。

而我還清晰地記得小時候奶奶帶著我的情景,大手牽小手,她在左邊邁著大步,我在旁邊踉踉蹌蹌邁著小步,還時不時對急脾氣的奶奶說走慢一點。

後來長大的我可以和奶奶走得一樣快了,再後來奶奶的步伐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悄悄慢了起來,直到後來我成了奶奶身旁的小拐杖,和她一起走的時候,我需要在旁邊小心翼翼攙扶著她。

在我讀小學那幾年一直是和姥姥一起住的。那時候我小小的個頭比同齡人都要矮上一截,再加上小時候我一直不好好吃飯,姥姥就擔心我營養不好長不高。

每次變著法子做小朋友愛吃的新鮮飯食,繫上圍裙拿起擀麵杖就變戲法似的變出一張薄薄的手擀麵。每次吃飯時候總要在我耳邊說誰誰家的小朋友每次吃飯能吃好大一碗,個頭長得老高。

直到最近我去探望她,看到她的孩子們把飯盛好了放到她面前。她精神狀態似乎也略顯疲乏和倦怠,褐色的皮膚里嵌著一對渾濁的眼珠,一雙骨節分明的手那雙筷子都要顫抖好久。

四五十年代出生的這一代老人,真正是為兒女傾注了畢生心血的一代人。

經歷過動蕩饑荒年代,含辛茹苦把兒女們拉扯大,到了他們功成身退頤養天年的時候,又不甘如此,發揮餘熱憂心起孫子輩的事。

大學離老家比較遠,每次我在外面吃得好不好,穿得冷不冷,什麼時候回來又成了老人家的一樁心事。

讀大學的時候光是解釋我讀的是什麼專業,就費了半天的功夫,最後面對的還是那雙渾濁的雙眼裡透出疑惑的目光,半天憋出一句:「那畢業了好分配工作嗎?」

其實我的姥姥呀,你不需要搞清楚我讀的是什麼專業什麼大學,你只需要知道,你的孩子們不管在什麼地方,都會好好照顧自己,帶著你的殷切期盼好好生活下去就夠了。

他們就像牽著風箏的那根線,不管風箏飛得多高多遠,只要有那根線牽著,風箏就能安穩地翱翔天際。

記得某次放假回家的時候,我不知道因為什麼事情耽擱了,過了一段時間才去阿探姥姥。

去的時候她一個人在家。從客廳沙發上到屋門口十來米的路,我不知道她用了多久一步一步挪到了。我在屋門口靜靜地等著,聽著她雙腳和地板摩擦的聲音,一下一下。那聲音像穿透歲月,一下子就讓我聯想到許多年以前,她或許也是這樣,守著她闌珊學步的孩子們。

因為身體吃不消,或許也是為了盡量不給兒女們添麻煩,白天家裡人都去上班的時候她就靜靜地一個人坐在沙發上哪也不去。

我不知道在這漫長的時間裡她一個人坐在這裡面對的又是怎樣的一種時空,時鐘嘀嗒嘀嗒,這一秒想的是這個孩子此刻在做什麼,下一秒擔憂的是那個孩子過得好不好。一分一秒,在屬於她的那個寂靜的時空里守望著牽掛了一輩子的孩子們。

打開門的一剎那,她渾濁的雙眼裡透出了一種亮光。我給她講外面的世界,講她沒有聽過的新鮮事,她的眼神告訴我她不知道我在說什麼,只是保持著那個一貫慈愛的笑容對著我痴痴地笑。

或許我說的是什麼對她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孩子們此刻坐在她面前。

後來我聽小姨說這次放假姥姥在家念叨了好久,這孩子應該早就放假了怎麼這次還不見人。我才明白,其實每次的相聚,意義不在於你去探望她,而是讓她放下那份牽掛。

我想起泰戈爾《飛鳥集》里的一句話:你微笑地看著我,不說一句話,而我知道,為了這一刻,我已經等了很久了。

原來這句話用到親情上竟也恰到好處。那一份濃得化不開的深深的牽掛和思念,他們這代人正在用一輩子來詮釋。

「你不敢想明天,我不肯說再見。有人說一次告別天上就會有顆星又熄滅。」

天上的那顆星星啊,祈求你永遠地亮著吧。有了那顆星,前行的路也就永遠是亮堂堂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沒有故事的靳同學 的精彩文章:

TAG:沒有故事的靳同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