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時候一句「為了你好」,卻是對孩子內心的傷害!

有時候一句「為了你好」,卻是對孩子內心的傷害!

GIF

不管在中國還是在美國,大家都堅信著「性格決定命運」,但是我家的三個寶貝,雖然是在一個屋檐下成長,卻有著截然不同的性格

我家老大Angela 老實、安靜、不爭不搶,但心如明鏡一般;

老二Harry 就是個小暖男,特別會來事兒,朋友到家做客,他總是阿姨前阿姨後的寒暄;

老三奧莉人小鬼大,精明能幹,餓了會自己去搬餐椅,出門前還能幫哥哥找鞋穿……

所以我在想,既然性格決定命運,那什麼決定性格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我們童年遭遇的親子關係會內化到孩子的心裡成為內在的關係模式,這一整套內在的關係模式就形成了我們的性格,決定了我們的命運。

拿一個身邊的女性朋友做例子。

她有一個非常強勢的媽媽。在家庭中,媽媽在她很小的時候就說一不二,且對丈夫孩子擁有無休止的不滿、指責。於是,好脾氣的爸爸成為了一個被排斥的邊緣角色。直至最後,爸爸被排擠出了這個家——父母離婚了。

但是媽媽仍然在女兒的耳邊,不停地在埋怨,她的父親,如何如何不好。媽媽對女兒說的最多的話是:「你不能這樣……你應該那樣……你可別像你爸那樣……」

這個女孩長大後,很難與人建立親密關係,遲遲不敢走入婚姻。因為母親的控制,早已將她畫地為牢,困在一個促狹而孤單的模式里。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父母對孩子控制欲強,容易對孩子造成長久的心理傷害,令他們長大後幸福指數較低、依賴性較強,負面影響堪比喪親。而這種傷害實際上從幼兒時期就會出現

曾經有個媽媽在文章下留言說「自己最苦惱是自己三歲的孩子每天要根據自己的要求穿衣服,不同意就哭和鬧,自己要被逼瘋了」。有人就對此不解:三歲為什麼就會這麼叛逆呢?

其實,在1歲半以後,孩子的自我意識就逐漸開始萌芽,他有了一種自主意識,表現為很多時候開始說,我來、我要、我做,我的……開始有了自己的「疆域」。比如,孩子非要自己吃飯,不讓喂飯

這個時候,控制欲很強的媽媽就會認為寶寶還小,會把周圍弄髒或者是覺得自己喂是為了讓寶寶吃飯更輕鬆些,而堅持給寶寶喂飯。如果這時候寶寶依然拒絕,媽媽會感覺到這孩子太拗,太叛逆了

在心理學上稱這個時期為「第一個叛逆期」。這實際上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次「吶喊」,就是「我要彰顯自己」!

父母控制欲過強會導致孩子兩個極端:一種會造成孩子性格懦弱無主見,凡事都要問家長意見,永遠長不大;另外一種是孩子會特別叛逆,不服管教,甚至和父母對著干

那麼父母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和鼓勵,尊重作為一個生命個體內在的精神力量,鼓勵他勇於嘗試。家長對孩子自主、自發的活動的尊重就是對他們意志力的尊重。

一旦孩子獲得了家長的認可和肯定,這個「我」就有一種力量,獨立自主的人格也就慢慢形成了。

如何才能控制我們內心蓬勃滋長的控制欲,和孩子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我搜集了這樣的一些行動建議:

1.請給孩子思考的自由,孩子考慮的越多,他們就會更獨立。

孩子需要在被約束和自由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請放下為孩子準備一切的念頭,讓孩子自己選擇

2.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時,能不能給孩子各種解決問題的技巧和建議。

孩子犯錯,家長著急救火,幫孩子處理爛攤子,但是更應該孩子犯錯時給他們建議和技巧,讓他們自己解決錯誤,下一次他們就會有更深刻的對問題的理解

3.正面孩子的失敗。

失敗不是什麼錯,誰不失敗?誰不曾犯過錯?但是你是否能從錯誤中汲取教訓,這就是一般父母和智慧父母之間的最主要的差別。犯錯後找到犯錯的原因,幫孩子再次出發,再次挑戰難題,在一次次的挑戰中,孩子就會越來越堅定的向前。

4.讓你的孩子有事可做。

孩子有代表自己的權力對不對?讓孩子有事可做,有選擇的空間,孩子會越來越自信。

5.你的孩子需要承擔責任。

要鼓勵你的孩子一旦出現問題立刻開始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而不是立刻去拯救他們。比如:

給孩子提供指導,和他們一起相處解決問題的方案。

和孩子一起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努力去解決問題。

愛,不該是對親密關係的綁架,放手也並不等於失去;反倒是你緊緊握住的,才讓人難以呼吸

父母永遠沒錯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教育更傾向於相互獨立和相互尊重

不如將管束變為更好的陪伴,讓寶寶有一個自由的孩童時光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芝士視頻 的精彩文章:

宜家鐵粉牆裂安利,這5款玩具最值得為孩子入手!
當女兒說:「媽媽,我是世上最丑的女孩。」美國巨星p!nk是這樣回答的

TAG:芝士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