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身心無拘無束,魅影尼泊爾
圖文來源:徒友大黑哥
時間的渡口
你我皆是過客所有的故事有一天都會在歲月的便箋上泛黃我以一個影者的身份來到這個神奇的國度帶著鏡頭捕捉剎那永恆懷揣著虔誠帶著信仰,帶著好奇我踏上了眾神國度的旅程坐在藍毗尼花園的佛陀樹下頓悟杜巴廣場的鴿子從腳下
展翅
尼泊爾為農業國,80%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是世界上最不發達的貧困國家之一,國民人口80.6%是印度教徒,其餘為佛教徒、穆斯林等,尼泊爾國民幸福指數在全世界極高。
尼泊爾蘭毗尼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誕生地,古尼泊爾境內有很多國家,1769年尼泊爾統一,建立沙阿王朝。
十八世紀後期,尼泊爾王國向中國清朝皇帝進貢。2008年5月,尼泊爾廢除君主制,改國號為尼泊爾聯邦民主共和國。
2018年
1月27日
加德滿都
泰米爾區掃街
尼泊爾早市感受最市井的尼國生活
要了解一個國家,更確切地說是要了解一個地方,那一定要走進那裡的集市,去感受最市井的生活。
砝碼秤
街頭的乞丐
在尼泊爾每天看到來自世界各地穿著都不一樣的遊客,滿大街可以看到春夏秋冬的服飾。
加都初映象
寒風中瑟瑟發抖的小女孩
在這兒幸福的不只是她們,還有這些小可愛,自由自在的享受陽光。
慈善的小販送給流浪兒童幾粒萄萄
在尼泊爾,當地人會用英語與遊客進行交流。我帶著鏡頭遊走街頭,用等待記錄精彩瞬間,在奇特旺走街竄巷,在博卡拉邁步街頭,走進學校;在加都杜巴廣場參與他們家屬宗教活動,在巴德崗觀看一群孩子的遊戲活動……
2018年
1月28日
斯瓦揚布-巴德崗
眾神之國
斯瓦揚布寺廟又名猴廟,廟子裡面的猴子遠不如峨眉山的猴子那麼可怕,和猴子相伴是密密麻麻的鴿子,場面很是壯觀。感言:
尼國多寺廟,
全民皆信教,
佛音遍山野,
猴亦崇修行。
最無邪的笑容來自住在寺廟的貧民孩子,圍著我爭先恐後的讓我為他們拍照,雖然我聽不懂尼泊爾語、他們也聽不懂英文,而樂觀與天真帶來福至心靈的感動。
畫唐卡的藝人
當地人的水井
苦行僧和佛寺在這兒隨處可見。信仰是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信或不信,它都在潛移默化中改變著你的生活。
印度教認為,人需要經過多次輪迴才能進入天堂,得到神的關照。而有些人希望能走捷徑,在此生就得到神諭和真經,苦行僧就被認為是這樣一條捷徑。
苦行僧之所以叫苦行僧,是因為他們視自己的身體為罪孽的載體,是臭皮囊,必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方能獲得精神的自由和靈魂的解脫。
渴望遠離凡塵的生活,在精神上追求一種升華和凈化。這是苦行在當代存在的一個重要原因。
國王洗澡的浴池
尼泊爾人都信仰宗教,宗教在尼泊爾人的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清早,人們就要到寺廟裡去朝拜,在額頭上點上象徵神存在的帝卡。
巴德崗的杜巴廣場是中世紀尼泊爾建築和藝術的發源地,是當地數一數二的精美宗教建築
微笑是給他(她)們給我的見面禮
街頭隨處可見不咬人的佛系流浪狗,它們主要靠遊客施捨。
杜巴廣場即中心廣場,是古皇宮的所在地,至今仍是城市文化中心區域。尼泊爾最著名的杜巴廣場都集中在加德滿都谷地。
加都杜巴廣場的舊皇宮、苦行僧及廣場上大規模的地攤、鴿子群、行人商販等;帕坦杜巴廣場建築排列有序,氣勢非凡,其博物館也是一處令人神往的地方;巴德崗杜巴廣場除了歷史建築以外,還以傳統制陶工藝著稱,制陶的場景別有風味。
杜巴廣場,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地方。那裡的鴿子廣場,聚滿了成千上萬的鴿子,密密麻麻、鋪天蓋地,簡直可以用壯觀來形容。只要有耐心,一定可以拍到鴿子漫天飛舞的滿意作品!
真想在這裡一直呆到老
尼泊爾人心靈寧靜,溫和善良,知足守份。一天吃兩頓飯,喝三道茶,悠然地保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他們習慣於早睡早起。到了晚上八,九點鐘就已經關門閉戶了。
2018年
1月29日
納加闊特-奇旺特
痛並快樂著
從加德滿地前往納加闊特開啟了我們行程中最艱難的旅程,到奇特旺195公里的行程中,按摩路就到達125公里,沿途塵土飛揚,中間還有交通管制,在途中我們下車等待放行。
十字路口的交警崗廳
2018年
1月30日
奇特旺
角逐之旅
奇特旺公園位於尼泊爾南部特拉伊平原。是尼泊爾最大的野生動物園,也是亞洲最大的森林地帶之一,於1962年成立。
奇特旺作為自然遺產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在奇特旺大量出沒的野生動物中有珍稀的大獨角犀牛、孟加拉虎等。在奇特旺遊客可以享受到騎象覽勝、漫步自然、小舟飄流和密林跋涉等旅行樂趣。
由於政府明令禁止捕殺動物,因此這裡成為大象、犀牛、野豬、虎、梅花鹿、猴子、孔雀、鱷魚的天堂。
尼泊爾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也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國家。農業是尼經濟命脈,是尼的第一大產業,整個農業生產水平十分低下,基本上處於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狀態。
農莊
2018年
1月31日
博卡拉
尋風之旅
從奇特旺到博卡拉165公里,耗時8小時。公路上,許多的旅遊車、卡車的車身、頂部及車門上都彩繪了各種精美艷麗帶有各種宗教色彩的圖案,像尼泊爾婦女眉宇間點的吉祥痣,身披五顏六色的披肩一樣,異常漂亮。
博卡拉是尼泊爾最為盛名的風景地。與熱鬧的加德滿都比起來,這裡要相對恬靜,特別是處於喜馬拉雅山谷地,傍著迷人的費瓦湖Fewa Lake,依偎在終年積雪的魚尾峰和安娜普納山峰下,繁茂的植被和壯麗的雪山形成鮮明對比……
費瓦湖是尼泊爾皇家度假勝地,緊鄰湖南岸就是尼泊爾國王的行宮,是尼泊爾的第二大湖泊,面積約有6平方公里。同加德滿都的泰米爾區一樣,是當地外國遊客的聚集區。
街上有各種各樣的手工藝品,種類十分繁多,例如銅器、木雕、披肩、圍巾、沙玲吉四弦琴、鑲嵌首飾盒、尼泊爾帽、綉上佛眼的T恤等等。
街頭塗鴉藝術
2018年
2月1日
博卡拉
等風來
海拔2099米的納加闊特,被稱為"喜馬拉雅山的觀景台",正對著喜瑪拉雅山脈20多座6000米以上的山峰(此圖為網路截圖,因天氣原因未能如願)。
再也沒有什麼廣袤大地
能有這種想像的自由浩淼漠漠雪野,山在雲下飛轉如夢的輕煙飄過不為人知的荒原寺廟的金色高牆以豪華的寂寞粗獷的寂寞向蒼穹論證大地的悲傷靈魂孤獨不可抑制地進入渺茫蒼涼的空曠溶匯我心底有如命運那樣不可抵抗這裡沒有時光的追逐沒有慾望的膨脹沒有勾心鬥角在這裡你只要安靜的行走
這裡的人從容淡定,安靜地生活著
魚尾峰的壯美
前往薩朗科山看雪山日出,眼前是莊嚴寂靜的安娜普娜山系以及魚尾峰,當太陽升起來,燦爛耀眼的光芒照在雪峰上形成金頂,絢麗無比(因天氣原因,本次行程無緣雪山、日出,為了不留遺憾,特網上截圖)。
尼泊爾世界和平白塔是世紀之交的2000年,由日本、泰國、斯里蘭卡及尼泊爾四個國家的人士集資興建的,其中最主要的集資者是日本的佛教界。
當我遊走在尼泊爾的城市街道上或鄉村山路中,我發現這個國家著裝最統一、最得體的是學生裝。
尼泊爾的學生裝也是以學校為單位統一標準,學生的服裝非常得體,有西服、有裙裝、有領帶、在這個窮國學生穿的基本都是皮鞋,走在大街上人群中非常醒目,服裝質量、款式遠遠高於當地人穿著水平。
2018年
2月2日
杜巴廣場
再會,尼泊爾
為了一睹庫瑪麗女神尊容,凌晨五點頂著晨霧、一路顛簸,經過8小時風塵滾滾,從博卡拉回到加德滿都,如願見到了女神,並再逛杜巴廣場。
杜巴廣場是加德滿都最有名的廣場,也是觀賞尼泊爾寺廟建築的好地方。這裡囊括了尼泊爾十六世紀至十九世紀之間的古迹建築,廣場上總共有五十座以上的寺廟和宮殿。
尼泊爾雖然是個貧窮落後的國家,但人們真誠善良、努力樂觀的生活態度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肅穆聖域,一個離神最近的地方。
庫瑪麗廟又名活童女神廟。是家喻戶曉的著名廟宇,為三層佛教寺廟建築。建築雖然其貌不揚,卻因住著尼泊爾最著名的活女神庫瑪麗而備受關注。
等風老了
鏡子也老了
堆了一摞的書也會老
我想應該帶你去看看
村莊上老去的一代人和
小巷裡懵懂的青春
我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
來到這個神奇的國度我只想用我的方式品味尼泊爾在這裡我不再是我我是一顆漂浮在空中的微塵
洋洋洒洒與內心對話
在每一次呼吸之間
每一次鏡頭的快速閃動之間無疑都是一次視覺的盛宴光影是眼睛奇妙的感知相機永遠不能全部表達人眼看到的美麗
如此就好,用心感受
那些笑臉讓尼泊爾的溫暖再甜些
去過的地方都忘記了,都忘記了只有尼泊爾忘不了,忘不了來這裡一趟,要看看太陽
要多多微笑
是非成敗
起伏跌宕
陰晴冷暖
酸甜苦辣
這一路不必羨慕
走好每一步
沿途的風景
都恰到好處
幸福的邂逅
是久別重逢
歲月有流散
亦有安暖
洗去鉛華執一支素筆
描繪未來藍圖
可知道
內心的陽光
為生活注入希望
靈魂的馥郁
讓生命散發魅力
平淡最美,清歡最真
那些
您看不到的執著是為將初心銘記把情懷落地
讓文化承繼
心靈之旅讓每一次快門按動
擲地有聲
頭頂的天空腳下的土地踏著自由
隨心隨性的行走
註:原圖文作者為-徒友大黑哥,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3月灑紅節,印歷新年
等風來,我們再出發!
尼泊爾,再邂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