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史上最牛的娛樂之王,今天所有的營銷套路他都玩過了

史上最牛的娛樂之王,今天所有的營銷套路他都玩過了

巴納姆是19世紀,乃至整個美國史上最重要的娛樂商人。因為他為美國娛樂業,找到了那亘古不變的神奇藥方。

在一般人看來,表面上,中產階級已和上流社會結盟,他們都顯得過於矜持,不願放下面子娛樂,而普通藍領民眾人數眾多,又喜歡娛樂消費,那麼後者應該是市場追逐的對象?

但是,巴納姆敏銳地覺察出,中產階級對文化標準的壟斷並非不可克服,相反,還能為己所用。(投黑馬Tou.vc專註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這是因為,中產階級的道德規範下,蘊藏著潛力巨大尚未被開發的兒童與家庭市場。

巴納姆

在殖民地時期,童年是一個短暫到可以忽略的時期。大部分兒童七八歲時就下地幫農,到十二三歲,就外出做工當學徒,早早就進入社會。未成年人結夥甚至以武力鬧事,也是屢見不鮮。清教徒的教義,更是認為人有原罪,性本惡,需要從小就用嚴恪的訓教來糾正。

但到了19世紀,社會富足了,中產階級開始重視子女的教育質量,希望孩子能和信得過的玩伴交往。在新英格蘭地區,尤其以一位論派教會最為激進。他們不認為人性本惡,相反,相信兒童生來是完美的。

曾經是一位論派牧師的愛默生就說:天之驕子是那些「成年後依然能保持初生時的精氣」的人。成長應該是保持和發掘這些童貞,防止他們被社會的惡所扭曲。

也就是說,兒童不是不完美等待成熟的成年人,相反,成年人可能是沒長好的兒童。結果,兒童反而成了大人的榜樣,對待兒童,也就從體罰和對抗,變成了教育,一種長期的訓練,要家長無時不刻地關注,不停地投資。

順著這個思路,巴納姆意識到,博物館必須站在中產階級的道德立場上,去追逐藍領民眾。這樣不僅能佔據文化制高點,而且,能大大拓展市場。有了大市場,就能把博物館做大,規模效應帶來低價,反過來,還能消減道德困境:用虛假的噱頭來騙錢,叫作黑心商人,但如果你不收錢,只能叫開個玩笑。

那怎麼能用不要錢的噱頭來掙錢呢?這就需要營銷的力量。而巴納姆,正是這天下罕見的營銷大師。

1843年8月,巴納姆搞了個「野牛大狩獵」。他在報紙上做廣告說,自己在紐約郊外的一個島上圈了一批從新墨西哥拉來的兇猛野牛,到8月31日那天,會讓牛仔表演獵殺野牛,而且,整個活動免費。

結果,人們峰擁而至,卻發現,野牛和牛仔,都懶洋洋的歇在那裡,動都不想動,自然知道上當了。等到他們坐船回去,發現河對岸,還聚集了成千上萬的人等著來看。

大家沖著等待登船者大呼是騙局,回應他們的,卻是「那太好啦」。是啊,既然是免費的,有啥好抱怨的,上當也要眼見為實。而巴納姆呢?他和輪渡談好了,船票收入對半分,從兩萬多觀眾那裡收了三千多美元。

可是,這種一鎚子買賣,又怎麼能放在博物館的營銷上呢?這也難不倒巴納姆。

1842年1月,巴納姆在紐約,開張了自己的「美國博物館」(其實是他買下了另一人的舊館)。那一年,他和老搭檔,波士頓博物館的摩西·金保爾(這個博物館,正是金保爾從格林伍德那裡買來的新英格蘭博物館),一起搞了一條斐濟美人魚。

「美國博物館」

這美人魚其實是19世紀初,有人從加爾各答花高價買來。據說是很精巧的把魚和猴子樣的動物拼在了一起。買者不知拿它如何是好,去世後被家人賣給了金保爾。但金保爾也沒什麼好法子,就放在那裡了。

但巴納姆卻從中想出了掙錢的法子。他讓自己的助手裝成一個來自英國的自然學家——格里芬博士,把這美人魚帶到紐約。然後,巴納姆向各大報紙發出「獨家」消息,提到自己試圖讓格里芬展出這個重要的科學標本,卻沒有成功。於是,紐約三家主要報紙在同一天,都興高采烈地登出了巴納姆提供的美人魚圖片。

同時,巴納姆自己在全城印發了上萬本宣傳冊。一下子,全紐約的人都在談論這個美人魚。這時候,格里芬博士「很不情願」地同意,在音樂廳展出這個標本一個星期。隨著各種專家與上流人士紛紛去音樂廳參觀鑒定,城裡的氣氛更被推向高潮。

巴納姆美人魚

這時候,巴納姆正式宣布,格里芬博士同意,在音樂廳展出後,美人魚將會轉入「美國博物館」,免費展出。

觀眾不用多花一分錢,只要買普通門票,25美元(兒童半價),就能像那些有錢人一樣,近距離地研究這尊巴納姆在日記里稱為「醜陋、乾癟、黑黢黢」的美人魚標本,當然,還有博物館裡的其它幾萬件展品。

結果,這一經過中產階級文化權威認證的大玩笑,讓巴納姆的博物館觀眾數量一下子翻了三倍。

這就是巴納姆的法子。

到1863年,他的美國博物館五層樓里有7個展廳,設833個景點,85萬件展品。而票價是永遠的兩毛五。巴納姆也時不時地製造出各種各樣的免費添頭來,招攬遊客。他第一個把探照燈裝在了屋頂上,照亮紐約夜空。

他第一個用整牆大的圖片廣告,把整個博物館都包住。他能把自己的博物館放進城市導遊圖中,也敢花錢讓遊客起訴他的「騙人把戲」來造勢。

這一切,自然都要包裝在中產階級新教徒的道德理念下。

於是,巴納姆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典型的通過白手起家、自力更生來獲得成功的純正美國人(他的努力自不用說,不過,他出身其實不差)。雖然年輕時嗜酒如命,他卻在禁酒運動興起後,主動戒酒,並在整個博物館裡也禁賣酒水。

同時禁止的,還有在公眾場所習以為常的性交易。這一切,都是為了整肅遊客紀律,以證明他的博物館安全有序,講文明守道德,適合單身女性和家庭遊客。

為此巴納姆把博物館裡的劇院改名成更健康的「演講廳」(lecture room),以便和以男性觀眾為主,混亂無序的普通劇院區別(類似的,金保爾的波士頓博物館裡的劇院,則美其名為「肖像畫廊」)。

在這裡,上演的是道德戲劇和童話劇。到1849年,巴納姆的劇院有了常駐劇團,第二年,更是擴建到可容納三千觀眾同時「受教育」。

而博物館的收藏,也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美國最大的動物園。在中央公園動物園出現前,巴納姆的美國博物館,是紐約看稀罕動物的最佳選擇。這裡不僅有常見的老虎、鱷魚、灰熊、樹獺、羚羊、袋鼠、鬣狗這樣的動物,也是第一個展出河馬、長頸鹿的動物園。

1857年,巴納姆更是在博物館裡建造了美國第一個水族館,養了第一條鯨魚。除此之外,博物館裡還收藏了大量動物標本,以現在的標準,導遊書上的相關介紹已相當準確。

下一步,則是在這道德規範下,儘可能地去增加展出的娛樂性,寓教於樂。

巴納姆深知,他的主要遊客是來自藍領階層。這些觀眾不習慣於被動的學習,更喜歡有戲劇性的展出和互動性的表演。

於是,這些動物標本不是簡單的按科學分類如教科書一樣排好,而是混在其他如武器、照片、蠟像等展品間,來表現找尋這些動物的過程。而那些活的動物在展出時,每天也都會有人來表演捕獲這些動物的過程,讓觀眾就如看戲一般,體驗征服世界的感覺。

也因為如此,當巴納姆的美國博物館在1865年因失火被燒毀後,巴納姆只是平靜地讓人去購買新的展品重建:博物館的魅力和價值,不在於展品本身,而在於呈現展品的過程。

巴納姆的道德戲劇,也是這樣利用微妙的處理,來增加娛樂的趣味。比如,在《湯姆叔叔的小屋》大熱時,巴納姆選擇上演的康威版,就巧妙地迎合了下層工人的口味(見《全民行樂》)。

1858年,巴納姆又把美國第一部禁酒小說《酒吧里的十個晚上》(Ten Nights in a Barroom)改成了戲劇,但是,卻又找了一個喜劇演員揚基·洛克來主演,把教化意義大大沖淡,反而透出一種沮喪的喜感。同時,帷幕落下時,巴納姆毫不臉紅地在幕布上貼滿了當地酒家在內的商家廣告。

就這樣,巴納姆的美國博物館,每周從星期一開到周六,早上七點開到晚上十點。從1842年開張,到1865年,一共賣出了3800萬張門票。要知道,美國在當時的總人口也只有3500萬。美國博物館,也就成為19世紀的迪士尼樂園。巴納姆這個名字成了家喻戶曉的娛樂品牌。

巴納姆大獲成功之後,不滿之聲自然開始充斥報紙,認為美國博物館過於商業化了。

為此,巴納姆也毫不否認,商業化讓他的博物館「打了折扣」,但是,他針鋒相對地回應道:「我不是那種臉皮很薄的人,我知道我的博物館不像國外的博物館那樣上檔次、經典、科學,因為我要養家糊口,而那些東西需要政府每年花上成千上萬的錢來支持。」

但對於上流人士來說,他們心中的博物館,是歐洲式的文明殿堂,沒有商業味,也不迎合普通人趣味,博物館的目的是豎立一個文化審美的標準。於是,在富人的支持下,由公共土地和經費支持的新式博物館,開始浮出水面。

1869年,大都會博物館成立。1870年,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成立。同時,巴納姆的道德戲劇的套路,也被廣大劇院學了去。而巴納姆的博物館,在1868年,經歷了又一次的神秘火災後,終於成為了歷史。

當然,巴納姆沒有退出舞台,因為,他找到了一個更大的舞台,那就是現代馬戲團。

十九世紀之初美國的博物館,是個真正的大雜燴。只要是新奇的,有賣點的,都可以拿來展出。所以它們是藝術館,也是技術博物館,還是自然博物館,還兼作動物園,也是人類學的博物館,只不過,一般在這裡展出的是活人。

人有什麼稀罕的?所以,在這裡展出的,都是一些異人(freaks)。

一般來說,異人分兩種。

一種是有生理缺陷或異常的白人,比如天生殘疾,巨人、侏儒、白化症患者、長鬍子的女性等等。有些是後天的,比如在電動紋身機被發明以前,全身刺青的人,也會被請來展出。

一種是原始部落的原住民,早期以印第安人居多。(投黑馬Tou.vc專註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到後來,更多的是從澳大利亞,非洲,或東南亞新發現的原始部落找來的。

當然,也有不少異人是兩者兼有,比如在南北戰爭前,在美國名噪一時的暹羅聯體人班克爾兄弟,或十九世紀末在歐美都廣受歡迎的「中國巨人張」(Chang Yu Sing),和中國侏儒Che Mah。

這種異人秀,美國有文化的人是看不上。所以要把這生意做大做好,就需要動些腦筋。其中,最成功的,莫過於P.T.巴納姆了(巴納姆的更多事迹,可參見上期《美國博物館》)。

1835年,二十五歲的巴納姆剛從曼哈頓的一家雜貨店辭職,在費城見到了一個老黑奴喬伊斯·海斯。海斯雙眼失明,下半身早就癱瘓,一隻胳膊也廢了。費城的生意人R.W.林賽之前曾展出過她,但沒什麼人來看。巴納姆卻覺得海斯很有賺錢的潛力,於是花了1000美元買下了她的使用權。

然後,巴納姆和助手一起偽造了海斯的出生證明,號稱她是美國國父華盛頓的保姆,現在已經150歲了。

為了勾起民眾的興趣,巴納姆讓海斯接受記者採訪,還在報紙上發軟文,說「她情性之純潔,和華盛頓家族無法分開,她是給天下第一人洗浴的人,自然會讓人想起他出生時的情況……」 這樣的玩笑一出,自然大家都不信。

巴納姆順勢又在報紙上發軟文質疑海斯的真實性,聲稱海斯其實是用鯨魚骨和橡膠做的假人。橡膠在當時是新鮮玩意,更加唬人。

一下子,美國人的愛國熱情被勾了起來,不管是上流人士還是平民百姓,不管是信的還是不信的,都要跑來看。海斯雖然又癱又瞎,但是卻很會表演,她可以一周六天,一天十餘個小時不斷地和參觀者聊天唱歌,講據說是小華盛頓的故事,常常妙語連珠。

結果,在紐約一個星期就為巴納姆收進了1500美元。8個月後,海斯去世,巴納姆又當眾讓醫生對海斯做解剖來證明其年齡,又收進700美元(解剖結果是海斯不會超過80歲。巴納姆大喊冤枉,說他也被海斯騙了,其實海斯沒死,她找了個替身,自己隱居去了)。

1842年,巴納姆的美國博物館開張。除了各種動物和稀罕展品,他自然也不會忘記自己擅長的異人秀。不久,他就遇到了自己的明星異人,查爾斯·S.斯特拉頓。當巴納姆發現斯特拉頓時,斯特拉頓才四歲,只有50厘米高。

與常見的侏儒不同的是,斯特拉頓的身材比例相當正常,看上去就像是被縮小的正常人。於是,巴納姆決定賭一把。他用大家熟悉的亞瑟王故事裡的形象,為斯特拉頓取名為「拇指湯姆將軍」,教了斯特拉頓如何表演和對話,然後在年底,慌稱斯特拉頓已有12歲,把他推上舞台。

侏儒人「拇指湯姆將軍」查爾斯·S.斯特拉頓

「拇指湯姆將軍」一炮而紅,他的表演天賦和俊秀的相貌,讓他遠遠甩掉了其他對手。每天,觀眾們都在那裡看著斯特拉頓走上舞台,向觀眾致敬,並在助手的幫助下,站到椅子上,用他甜美的嗓子唱幾首愛國歌曲,再跳幾圈舞,模仿下當下的名人,在觀眾的喝彩中,致意下場。

同時,斯特拉頓也竟然沒有再長身高,讓巴納姆鬆了口氣。

但是,「拇指湯姆將軍」不像當年的海斯,他缺少讓上流社會認同的特徵。為了征服中產階級,巴納姆在1844年,帶著斯特拉頓遠渡重洋,前往英國。因為在那裡,上流社會對異人秀更寬容,甚至歡迎,認為這些展覽有很強的科學和教育意義。

巴納姆安排斯特拉頓在最高檔的埃及會堂(Egyptian Hall)演出,還受到女王的接見。這下子,經過留洋鍍金的「拇指湯姆將軍」名聲大噪,回國後,徹底征服了美國觀眾,數年後還受到了總統林肯的接見。

1859年,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出版,在大洋兩岸都引發轟動。巴納姆也不失時機地利用這個機會,找了一名黑人威廉·亨利·約翰遜,這個人天生智障,身高不到五尺,長了個大鼻子,小時候就被母親賣給了娛樂商人。巴納姆給他取名Zip,說是從非洲找來的。

Zip到底是人,還是動物,還是人和動物之間的物種,巴納姆不明說,而是給展覽取了個名字,「它是誰?」,勾起大家的好奇心,讓大家自己來看。結果又是一炮而紅,一紅就是三十年。甚至在1860年的大選海報上,反對廢奴者還把Zip和林肯放在一起來諷刺。

一張1860年的大選海報

就這樣,巴納姆的美國博物館裡,就常駐著這些異人。萊恩·鮑斯爵士來到紐約,自然要來看一下這個打著「美國」旗號的博物館,尤其是裡面的這些異人。

不巧的是,他等了好一會兒,只看到男巨人穿著騎士衣,戴著頭盔表演,卻一直沒見到那個女巨人。這讓鮑斯爵士很是失望。男巨人的確高大,但不是美國人。

很多館裡的白種異人,都是從歐洲請來的,而鮑斯特別想看的女巨人禿鷹女士,據說是真正的揚基人。鮑斯爵士專程前來,就是要親自鑒定一下,看看新英格蘭人是否真的能像傳說中那樣高大。

爵士失望之餘,四下打探,原來禿鷹女士是回屋休息去了。他大為惱怒,花了錢來,居然看不到。更令他生氣的是,周圍的人似乎並不介意,也不支持他見禿鷹女士一面的要求。

這時,館長巴納姆出現了。他向鮑斯解釋說,巨人也是人,不僅如此,巨人和普通人不一樣,站一天表演太過勞累,所以上午表演完,就讓她去休息了。這裡展出的異人都是輪休的。

巴納姆說,我們這裡有幾十萬件展品,還有許多的著名異人,希望其他展覽能滿足你。鮑斯爵士卻不肯退去。巴納姆只好拿出兩毛五分錢,表示如果專程為了看禿鷹女士前來,那可以全票退款。

沒想到鮑斯爵士反而更加生氣,表示不能接受這樣的了斷。巴納姆看上去沒轍了,退讓一步說,「如果可能的話,我想可以給你安排一個私人會面。」鮑斯爵士意外之餘,大感欣慰。通報名號後,巴納姆客套了一番,就帶了鮑斯爵士進到裡屋。

一進屋,就看見一張碩大的臉。果然是巨人,她坐在那裡,可以和鮑斯平視。「禿鷹女士,」巴納姆如司儀一般,正式引見雙方,「讓我介紹一下英國來的萊恩·鮑斯爵士;萊恩·鮑斯爵士,這是禿鷹女士。」

這一下,可把鮑斯嚇了一跳。在交際場上被引見,那是司空見慣了,但這巨人也要引見,真還有點不知所措,就習慣性地欠了欠身。

禿鷹女士也絲毫不慌亂,如交際場上的老手般回道:「早上好,先生,能有幸和您結識,真讓我感到高興。」巴納姆順勢引了座給鮑斯爵士,然後給他戴了領高帽:「萊恩爵士可是對女士愛慕有加了。」聞聽此言,禿鷹女士仔細打量了一番鮑斯爵士。

鮑斯爵士當然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但他這老手,卻一時不知如何把這眼神遞迴去。他本來只是想來看一下,這下卻像上了賊船。一時間,主客倒轉,倒好像他是那個被展出的,對方兩個人在端詳品評他。只有坐下來,見招拆招了。

這時巴納姆出來打了個圓場,請禿鷹女士起身,展示一下她的巨人身軀。鮑斯爵士原本以為會看到一頭大熊惶然而立,卻看到禿鷹女士如淑女般有尊嚴有風度地款款起身,只是身材大了數號。

鮑斯爵士知道此時應該是他說恭維話的時候了,但又是一時啞然。正在思忖間,又是巴納姆出來救場,說了番有事要先走,兩人慢談。

鮑斯爵士知道,此時無論如何,該輪到他來說話了,但那些說過無數次的華麗詞藻,卻如得了失憶症般想不起半句,「我很榮幸,確切地說,很愉悅……」禿鷹女士也如那些知書達禮的淑女般,微笑著側身報以關注。

但在鮑斯爵士看來,她就如一座大山般壓了過來,讓他張口結舌,腦子裡滿都是接下來該怎麼辦。所有的套路都那麼熟悉,但自己卻更加失措。鮑斯爵士終於意識到,他最好的選擇,就是抽身而退。在禮節性表達了自己的感謝後,倉惶逃走。

這段鮑斯爵士和禿鷹小姐的故事,其實純屬子虛烏有,乃是一美國人理查德·格蘭特·懷特,假託這樣一位英國人之口,編出來的遊記。懷特是當時最有名氣的文學和音樂評論家,尤其精研莎士比亞,和巴納姆也有些交情。這篇故事雖然是編造的,但是,卻相當程度上,抓住了美國博物館異人秀的精髓。

紐約是個競爭激烈的地方。1850年,紐約有六個劇院,四個高級娛樂中心,60多個小遊樂場。巴納姆知道,娛樂活動要立於不敗之地,一面要迎合普通民眾的趣味,一面要抓住中產階級的價值觀。

只是像斯特拉頓這樣的異人,求之不得,也還需要悉心打造。對於其他諸多異人,就不可能這樣一個一個花大力氣去營銷,所以一定要造出一個商業套路來。

巴納姆的突破點,就在這表演上。當民眾來看這些廣告上大力渲染的異人時,他們想看到的,是那些畸形怪胎,原始部落的野人,像動物一樣被關在籠子里,茫然不知所措的打發時光。

巴納姆也知道,普通民眾來看展覽,不是來受教育的,而是來找樂的。他們需要的,是戲劇性,是意想不到的東西。於是,這算計之下,異人過普通人想像中的異人生活根本不是賣點,異人過正常人的生活,才稱得上是賣點。

比如,巴納姆出資給斯特拉頓辦了一個盛大的婚禮,太太也是一位侏儒。這聲勢之下,其實是讓民眾浮想聯翩的侏儒夫妻的私生活。而當巴納姆找到暹羅聯體人班克爾兄弟時,他們在公眾中的新鮮勁已經過去,兩人選擇退休,娶妻生子去了。

但巴納姆反而以此為賣點,讓他們兩家集體出展,以暗示「連體人也能有性生活」。雖然在展覽中,他們只是兩家人坐在那裡(兄弟倆最後一共生了子女二十餘人),卻足以讓觀眾腦補其餘部分。這種捉對表演的法子,在後來的異人展中也被廣為利用。

不僅如此,巴納姆還更進一步。他知道,當人們去看戲看秀時,他們看的是他人表演,但心中想的卻常是自己。也就是說,表演者所展現的,是普通人生活中失落的那一環,這樣才能有戲劇感與代入感。

於是,巴納姆更是讓這些異人,擁有那些普通人所欣賞的本事,讓他們在那裡充滿自信的表演自己的技藝。

這樣一來,就需要對這些異人進行適當的訓練。對於那些單獨表演的異人,巴納姆就把他們打造成新教徒道德規範的承載者,就如鮑斯爵士故事裡的禿鷹女士一般,經得起最挑剔的社會標準的審視。又或者通曉天文地理,多種語言,和相貌出身形成巨大反差,讓觀眾產生一種「連他們都能如此」的感慨。

對那些以集體形式表演的原住民,會刻意重構他們「原始未開化」的生活,以暗示這是將被歷史淘汰的民族。同時,又讓觀眾意識到,隨著工業化的加深,他們這些「文明人」正在失去原住民所表現出的勤勞與雄武力量,男耕女織的傳統家庭觀。

這樣,在以戲劇化的設計迎合普通人獵奇感的同時,又滿足了中產階級主流文化強調自身教育的需要:參觀展覽,不僅是增廣見識,更要能反省自身。

為此,巴納姆為這些異人提供了相當好的生活條件,優厚的待遇,努力讓他們過得像正常人。比如斯特拉頓,最初的周薪是3美元。隨著拇指湯姆形象的成功,他的周薪也被巴納姆漲到7美元,25美元,50美元,最後成為合伙人。

在1858年,巴納姆因為個人問題遭遇破產,斯特拉頓等被巴納姆捧紅的幾個異人還借錢給巴納姆幫他度過難關。而班克爾兄弟這樣和巴納姆私交很差的人,也承認巴納姆讓他們大賺了一筆。兩人賺夠了後,去美國南方買下一個種植園,當起了奴隸主。

就算是那位智障的約翰遜,巴納姆也為他專門購置了一套房子,幫他安居樂業。不僅巴納姆如此,當年最著名的娛樂商人,比如野牛比爾,也都不例外地為異人提供了最好的待遇。對他們來說,這樣做除了能同時滿足普通民眾與中產階級兩方面的需要,也能滿足異人的需要。

是的,異人也是人,而且,是活人。活人和標本不同,活人在博物館裡,是要表演的,表演是要跟觀眾交互的。這種交互,是巴納姆無法控制的。如果用那種簡單的,侮辱性的方式去展示他們,在經濟上剝削他們,就無法保證在表演時的質量,這些異人藉機拆台,也不無可能。

反過來,如果讓這些異人以一種更有自尊的方式來展示自己,在經濟上給予合理乃至豐厚的回報,就能保證演出的正反饋,最後形成商家、異人、觀眾的三贏局面。

當然,這並不是說這些異人獲得了平等的待遇。這種把人拿來展出的形式,本身就是對他們的一種歧視。整個展覽的根基,就是建立在中產階級白人的種族優越感之上的。巴納姆的美國博物館,直到南北戰爭後,才向黑人遊客開放。

當巴納姆打出「它是誰?」的標語時,用了物化的「它」,本身就肯定了這種歧視。而在展覽中,原住民不論是表演場地還是居住地,都故意被放在猩猩這樣的靈長類動物的籠子附近,也自然是在強調著種族優越感。

事實上,巴納姆努力讓這些異人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就像馬戲團里的訓獸師們訓練動物們學人的動作。這種表演,就是把人像動物般來訓練和展出。所以,無怪乎當後來馬戲團盛行時,這些異人秀,也成為馬戲團的保留節目。

就這樣,從標本到活的動物,到社會中地位低下受歧視的異人,到有色人種,能展覽的都被巴納姆拿來展覽了。(投黑馬Tou.vc專註於文創領域的眾籌平台)下一步,就是白人自己了。這你都能想到,巴納姆自然也想到了。

1854年,巴納姆推出了美國史上第一個選美比賽,第二年,又推出了健康嬰兒大賽。

這一次,終於超出了主流社會的底線:小嬰兒還好說,白人女性應該是被保護的對象,怎能被當成異人來觀賞?

這事依然難不倒巴納姆。在媒體群起攻之的重壓之下,他從容不迫地用照片替掉了真人。報紙欣然發現,現在自己也可以辦選美比賽了。

於是乎,皆大歡喜。

(文章來源於:虹膜摘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娛樂黑馬醬 的精彩文章:

票房破紀錄,文藝片回春:2017中國電影圈有這十大新現象
為什麼中國做不出來《旅行青蛙》這樣的遊戲?

TAG:娛樂黑馬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