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冷戰時期,是什麼最終使美蘇都不敢先發制人進行核襲擊?

冷戰時期,是什麼最終使美蘇都不敢先發制人進行核襲擊?

文|閻濱

1983年里根向觀眾宣布美國將在未來幾十年里投資上萬億美元研發足以抵禦洲際彈道導彈的戰略防禦系統

1945年7月16日凌晨,伴隨一聲亘古未有的巨響,強烈的閃光照亮了美國新墨西哥阿拉默戈多沙漠曠野,望著翻騰升起的蘑菇雲,「曼哈頓」工程負責人羅伯特·奧本海默博士卻高興不起來。他清楚地知道,經過四年多努力並花費了上百億美元後,他和數千名科學家終於造出了人類第一種足以毀滅自身的武器。

戰後初期驚魂未定的世界又驚恐地迎來冷戰時代的到來,美蘇兩國開展了瘋狂的核軍備競賽。蘇聯迅速打破美國核壟斷,在1949年掌握了核武器的秘密,到60年代初,美蘇核力量差距急劇縮小,從二戰後初期美國居於絕對優勢,演變為美蘇核力量為3:1甚至2:1,到60年代中後期,兩國核武庫已基本持平。在此背景下,當時的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在1964年正式提出「相互確保摧毀戰略」(mutually assured destruction),縮寫MAD,恰好是英語「瘋狂」的意思。

這一戰略的設想是,如果美蘇中的一方首先實施核打擊,都沒有把握徹底摧毀對方核力量,超級大國龐大的核武庫中至少有一小部分會倖存下來,而這或多或少的一小部分核力量,就足以發動完全摧毀對手主要人口和經濟分布國土的核報復。因此,無論哪一方先動手,都仍然難逃毀滅性報復,雙方面對的是很可能同歸於盡的結局。這就是「恐怖的核均勢」理論。核戰略家們根據這一理論假想,進而推導出的結論是,全面核戰爭如此可怕,將足以威懾雙方都不敢發動先發制人的戰略核襲擊,這被認為足以避免核戰爭的爆發。

1982年4月,聯邦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化學研究所的保羅·克魯岑和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約翰·伯克聯合發表了研究論文:《核戰後的大氣層:昏暗的中午》。這兩位學者根據初步計算大氣數據後的結果大膽推測,如果美蘇爆發核大戰,在核攻擊結束後,數公里厚的黑色煙雲會籠罩全球並遮蔽太陽數月之久,帶來持續黑暗和寒冷,隨後將導致氣候驟降、農作物枯死,所有河流湖泊凍結,動物相繼滅絕……

科學界首次向人們勾畫出「核冬天」理論。「核冬天」預言全面核戰爭將給生態環境帶來巨大的連鎖性破壞,人類分散的倖存者根本不可能再繁殖人口,他們可能生存幾十年、頂多一個世紀,然後逐漸消失,在過去幾千年中,人類建立起來的全部文明成就都將不復存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國民黨最成功游擊戰區,正輝煌時內亂,戰鬥力下降,眾多將領陣亡
提爾皮茨的「風險艦隊」為何沒能贏過海軍力量分散的英國?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