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引丶關於政治哲學

小引丶關於政治哲學

原本想在丨籍簡遺墨丨做純粹的思辨,講幾個希臘流派關於「靈魂與存在」的命題,未曾想到,寫著寫著味道就變成了丨風雨消音丨

那麼

丨風雨消音丨正式上線

如果日後我因為這個欄目失聲

請大家記住

曾經有個獰大王的黑板報

為大家帶來過歡樂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關於源於希臘的一個潘多拉魔盒

古希臘諸賢于于哲學的貢獻,一方面在於作為了早期自然科學的母體,另一方面影響派生了後世諸多流派甚至世界宗教。然而於政治意義,希臘人的貢獻於世界尤其是中國,到現在已經沒有了任何積極作用。希臘的盤子小,雖則稱海洋文明,但植根於小國寡民的城邦。希臘先哲的世界觀當中最出世最政治的國家部分,不過立足於城邦, 格局小導致視野狹窄。

假若把他們放到中國,則不過與"名家"一同歸入不入流的流派當中去而已。馮友蘭所言"其實中國沒有哲學"沒錯,因為在戰國時古代中國的各個邦國體制已經遠遠超過了希臘城邦,所面臨的問題比古希臘城邦面臨的問題多得多。因而中國哲人多數更加重視出世的學問,醉心於經營政治哲學,沒有那麼多閑工夫像希臘奴隸主一樣抬頭探究空虛的思維與靈魂的命題,而是低頭研究身邊的問題。

至於古希臘政治最卓越的貢獻,雅典奴隸主民主制,對後世影響頗深,但它有著先天不足,因而講它的政治意義對當今世界尤其是中國絲毫沒有任何益處。雅典只有數萬的奴隸主,伯利克里時期不過四至七萬,民主制當然可以推行,與其同期的中國呢?

柏拉圖在《理想國》中談及民主時則提出:"國家應該小到人人可以相互認識甚至熟悉,以保證選舉時可以充分考慮其人的人品。"與之相似,一千多年後的盧梭關於民主亦是先驅角色,然《社會契約論》亦認為"小國應當推行民主制,大國則應該推行君主專制"。

公民大會

其先天不足顯然是對候選人的"熟悉"與否,這是一個天大的笑話,這是寫入該制度基因的。也就有了形如大洋彼岸鷹醬家等國家在大選之時的廣告包裝營銷。

古希臘前人恐怕從沒有想像過十四億人口是什麼樣的局面。且不說十四億如何,就鷹醬家的三億人,行得通?就拿2016年美國大選僅僅不到50%的美國民眾參與了公投而言,就表示他們對特、希都不支持,或者,對這樣的偽民主不支持?

鷹醬家包裝過的偽民主到哪裡就會毀掉一個地方的原有政治生態,前蘇的肢解、阿拉伯世界的分崩離析到現在中東成為最不穩定的動蕩因素,不都是這樣?具體到伊拉克、利比亞、埃及、敘利亞,不都是一個套路?

2017年,鷹醬家的海牙法庭判處普拉利亞剋死刑,波黑又是一個例子,僅僅三個主要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在美國意識形態入侵之後就發生了分裂,民族英雄還被"民主的燈塔國家"判處了死刑。如果波黑保持原有政治生態不被美國滲透,就不會有這樣打著人權旗號蔑視人權的慘劇發生。

這些道理本來大家都懂。

關於中國的國家意志與個人意志

古代中國的政治哲學具有性,面具之外是慈眉善目的大聖大儒,面具之下是橫眉冷對的集權獨裁者。當然這是歷史,是過去。但是如果現在還有人聲稱我們如今也是這樣一副樣子,那就是天大的造謠,那就是已經被我們那親愛的鷹醬滲透了的癥狀。雖然某種層次上,古代與現代保持某一種形式上相似,但這其中有天壤之別!別有用心者會借這些來污衊我們自己,為的是就是給我們洗腦,告訴我們"你們的生活簡直就是壓迫的地獄,讓我們美國人的政治生活方式來解救你們,讓你們一人一票選舉出自己想要選出的總統吧"。然後呢?剛才列舉了一串國家。

特朗普上台之後,一改民主黨多年以來敵俄敵華捉襟見肘的姿態,幾乎全盤針對到中國,所謂它的貿易保護,真正針對的也就是中國。稍稍關注國際金融和貿易就不難知道,隨著中國以電子通訊和互聯網產業為代表的產業發展勢頭迅猛(見於華為中興在多處的壟斷與霸榜,以及各大私營互聯網巨頭在國際的影響),美國對中國赤字逐年上升,各項方案實則打壓為中國。為什麼特朗普政府逆全球化?因為歷史上的列強已經通過全球化完成了資本主義擴張,當我們的市場需要對外開拓以刺激完成產業升級的時候,則對美國更不利。這也是轉嫁內部矛盾一種方式。

《中國近代史綱要》中有一個論斷,當外部民族矛盾上升至主要地位時,內部各項矛盾則化為從屬地位,全民族應當結為最廣泛統一戰線。

實際上,在十四億人口的國家裡,穩定的第一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們國家的民眾由於經歷2000年的封建壓迫,官本位思想很重,很多人喜歡當老大當扛把子,喜歡掛個什麼盟主會長的頭銜。因此,一旦意識形態失去一個統一強力的領袖,像蘇聯一樣亂七八糟的黨派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不說,邪教、地方社團、黑社會湧現更是會一浪一浪。

所以我們現在講集權但講真民主,而古代是集權與專制,我們現在根本沒有任何專制,因為我們國家的決策形式並不是很多人意淫出來的一個人幾個人的的意志就決定了的。雖然不否認關鍵人物的作用,但是任何一個政策成型之前,涉及經濟的怎麼可能少得了深諳經濟金融的智囊團體的風評,涉及科技的怎麼可能少得了學術泰斗集體的研究,涉及各種事宜的怎麼可能少得了相應國家部門的科學分析。這才是國家機器運行的正確方式。我們的社會保障、稅務、公安等一系列體制與外國對比之後,應該覺得中南海影壁上那五個大字不是掛在空里的,而是真真正正寫在大地上的。

那為什麼有很大一部分人有相當大的誤解?其一是因為對封建社會的印象使然,其二是不清楚政治上的專業問題和現實專業問題,其三是收到了外部勢力輿論的影響。糾結在一起,導致很多人把"統一"感知成了"專制"。

在反烏托邦叢書里,一開始我越看越感覺自己身邊充滿了壓迫感,負面情緒越多,最後猛然驚醒,那其實是一種相似性的錯覺誤導!利用某種形式相似性,安一種莫須有的罪名給現行體制,達到煽動的目的。這還不是他國苦心經營的輿論方式。

華為中興,即「為興中華」

選擇與自己的祖國、政府站在一起,可以只是因為樸素真摯的愛國主義,可以只是民族主義 ,當然最多的是因為接受了馬列主義支持紅色政權。但不少民眾不懂這麼些個主義,也不懂國家生活的內在原理,也就是最容易人云亦云最容易被煽動被洗腦,並轉化為噴子的那部分。我時常看到不少人噴中科院噴人民日報,言辭明顯充滿了對國家運行方式的無知,這類群眾非常需要常識性教育。

但是在一些其他方面,我們對於保持穩定的"統一"卻似乎很不友好。尤其是文化產業方面,很多時候大部分人在抱怨我們的文化氛圍太過單調,讓人喘不過氣兒。但事實上是這樣嗎?就吃雞的血打出來是綠色的而言,這,似乎真的無可厚非。因為對於大一些遊戲和影視我們暫時沒有成熟的分級體系。對於一些資源必須通過翻牆才能獲得但又對vpn圍追堵截的問題,我的認識是這樣的,因為如果沒有了國家層面的"紗窗",如果廣開對國外伺服器的訪問,很容易被外國敵對勢力惡意宣傳,就比如被我們趕出國門的一些邪教現在在美國如何迫害普通民眾,這些都是很容易查的到。還有類似於達賴這樣的勢力,等等等等,一下子利用很多人對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事物的先入為主的心理,太容易形成大規模煽動了。因為我們的外部不太平,我們的外部不太平。

我曾經想,似乎我們在強調"統一"的穩定的時候,個體的價值遭遇了打壓,個體的聲音不能得到張揚。可是這到底是事實呢,還是一種莫須有的抽象的感覺呢?我深入思考以後,覺得我是被滲透了,所以立馬摒棄掉了。因為我們的社會只是倡導一種強有力的文化核心,並沒有否定個體的價值,如果曾經有相似的想法,請再仔細、實際地思考。

總的來講,我們的"國家意志"說白了,其實是植根於政治上和經濟上的國體上意識形態。按照某些科學的理論,我們中國的國家意志是所有國人意志的總和,不像美國是那1%的金字塔尖的總和。但我們的國家意志本身是帶有科學社會主義性質的,所以自然是與個人意志中與社會主義相統一的部分保持一致。這兩者中,個體更多的屬於國家,因此會讓人覺得"不自由",但實際上個體的自由是充分享有的。你可以出版,你可以自由發聲,你可以有信仰的自由,你可以自由閱讀、自由思考、自由實現自己的價值,你不接受主流價值觀,也沒有人逼你就範,只要你守法守德。

國家與個體實則是需要相互寬容與相互支持的,國家欠個體的,歷史會最終償還,個體對不住國家的,歷史最終會懲罰。

關於國情

首先要說的是,雖然我們國家人口素質普遍偏低,但現在,國民素質整體上呈相當可觀的上升趨勢。注意,這裡所說的"素質低"並不是外國勢力從我們內部煽動起來的那種蓄意讓我們自己丑化我們自己的那種像前幾年給我們自己的行為個個安上"中國式"的那種,而是基於高等教育普及率、道德法律觀念、常識教育等的客觀科學評估。在各種資源分配上,包括教育醫療等,分化相對嚴重、資源分配具有相當大的不均衡性和積聚性,但階層流動速度快、底層民眾可以比絕大多數國家的同層次群體更公平地接受教育實現階層跨越。這比英美階層極端固化、極端分化好得多,是有發展活力的國家生命體。而且社會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已經建成了相當可觀的成果。

當然,也有很多有爭議相當敏感的話題,需要注意,所有的事件都有其內在道理,不是教科書以及別人蓄意強調和隱藏某些成分的話、別人道聽途說的話可以解釋清楚的。不知道的也不妨去搜一搜"美利堅十年動亂"是什麼,看看這個國家又有多少蓄意隱藏歷史的行徑。

寫在最後

第一個是故事,很老很老,但對於青年彌足重要。它是《小馬過河》。

第二個是一則箴言,"兼生明,偏生暗"。

第三個是推薦一些對本文觀點感興趣的話可以涉獵的書目:《理想國》《烏托邦》《資本論》《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論持久戰》《論十大關係》《論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契約論》《1984》《美麗新世界》《我們》《中國哲學簡史》《西方哲學簡史》《中國近代史綱要》《蘇聯的馬克思主義》《近距離看美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整合僅一年,完美世界就把院線業務剝離上市體系,院線盈利為何越來越難?
天天化妝,也沒變漂亮?這十個技巧你一定沒試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