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傳統漆器立體造型中的「巧能攢合」

傳統漆器立體造型中的「巧能攢合」

中國傳統漆器與其他材質的器物(如瓷器)在歷史進程中相互影響,出現共同的造型,而這些造型又與平面裝飾紋樣異曲同工—前文提到的平面裝飾形式法則,同樣適用於傳統漆器的立體造型。單件漆器巧妙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套漆器,在整體形態上仍然沒有脫離平面裝飾的形式法則。

傳統漆器立體造型中的「巧能攢合」

三國時期 漆槅


前文在此:「巧能攢合」——古代漆器裝飾中蘊含的現代奇思妙想(上)

「巧能攢合」——古代漆器裝飾中的現代奇思妙想(下)

傳統漆器立體造型中的「巧能攢合」


相同單件重複組合或疊加

在外形框架的制約中,按照形式法則,單件造型重複排列。如攢盒的造型就是運用了中心向外對稱放射的組合形式。中國傳統工藝造型中的「攢盒」或「攢盤」,顧名思義就是盒或盤聚集拼湊在一起。

傳統漆器立體造型中的「巧能攢合」

清代 乾隆朝戧金彩漆雲龍戲珠鼓式攢盒 故宮博物院藏 是為漆器立體造型中相同單間重複組合或疊加

清代的描金漆葫蘆式餐具套盒中有一套極具代表性的攢盤:八件各自獨立、呈花瓣形的朱漆小盤,圍繞中央一圓盤組合為蓮花狀,收起時疊放於葫蘆式盒中,用時依形排開。攢合型盛食器主要以盒的形式出現,內外套形,有時還會附加上蓋。攢盒的造型突出了「巧」。

傳統漆器立體造型中的「巧能攢合」

清代 黑漆嵌螺鈿纏枝蓮八寶紋葵瓣式攢盒 故宮博物院藏 其多件嵌套的屜碟巧妙的「攢」在一盒之中

攢盒的前身或應是在西漢已出現的「樏」(又稱「槅」),早期的樏是一種盒形、內由隔斷分開成多格的器具,考古發現其多用以盛食,較早出土的樏有陶質,後又有瓷、漆木、金屬等質地。木胎漆樏分別在湖北鄂城、安徽馬鞍山東吳墓以及江西南昌晉墓等出土。明範濂《雲間據目鈔》卷二中記載:「設席用攢盒,始於隆慶,濫於萬曆。初止士宦用之,近年即僕夫龜子皆用攢盒,飲酒游山,郡城內外,始有攢盒。」明清兩朝,多見攢盒,是小盒盛小食多樣並分置於大盒內,精緻巧妙。

傳統漆器立體造型中的「巧能攢合」

清代 金漆山水樓閣圖桃式套盒 故宮博物院藏 大小桃形盒巧妙嵌套

傳統漆器立體造型中的「巧能攢合」

清代 金漆山水樓閣圖桃式套盒 故宮博物院藏 大小桃形盒巧妙嵌套

綜觀攢盒型制,大都以圓或方形(尤以圓形居多)為大盒外框架,內部單件小盒則多以花瓣為形。這類造型一般恆定少見變化,這亦符合中國古代傳統工藝造型發展規律。在中國古代固守的傳統中和思想影響下,無規矩不成方圓,歷代工藝美術在傳承中形成固定的造型樣式。

傳統漆器立體造型中的「巧能攢合」

清代 乾隆款紫漆描金纏枝蓮蟠夔紋方勝式盒 故宮博物院藏

此外還有以方形或圓形為主作統一樣式的漆盒依次壘起,並在頂層加蓋的套盒形式,這種在生活中較常見的組合式漆盒更實用,如黑漆螺鈿訪友圖方盒,盛物節省空間,攜帶方便。這種固有造型缺乏變化的空間,所以多在表面裝飾上下功夫。

傳統漆器立體造型中的「巧能攢合」

元代 黑漆螺鈿訪友圖方套盒


不同形態單件物適合於整體框架

這種組合形式就像平面裝飾里的適合紋樣,不同造型器物通過適當組合適合於外部器物框架中,又通過其裝飾紋樣的共鳴,使各器物之間形成聯繫。

傳統漆器立體造型中的「巧能攢合」

西漢 九子漆奩 湖南省博物館藏 是為不同形態單件物適合於整體框架的造型形式

漢代的漆奩以圓形漆盒為框架,不同形狀或大小不同的小盒放置於內,產生共鳴的裝飾是連接各個小盒的「紐帶」,使它們成為整體,並依次契合於大圓盒中。這種便於放置成套梳妝工具的漆奩(盒)成為呈現漢代貴族生活的經典器物。清代宮廷中也出現很多類似的組合漆器,不僅收藏物分儲整齊,而且可供帝王觀賞把玩。

傳統漆器立體造型中的「巧能攢合」

日本金漆樓閣紋硯箱 其立體造型同樣屬於不同形態單體物件適合於整體框架

傳統漆器立體造型中的「巧能攢合」

清代 金漆瓜瓞紋瓜式盒 故宮博物院藏 同樣是自然物(瓜)的寫實造型在漆器中的巧能攢合


自然物寫實造型在漆器中的巧能攢合

生活需要藝術的美化,而藝術來源於生活。漆器的實用性毋庸置疑,自漆器出現,人類就儘力以顏色紋飾來美化它,隨著技術的進步,藝術不再止於平面裝飾,先民在生活中對自然界的崇拜,也表現在器物造型上。

傳統漆器立體造型中的「巧能攢合」

戰國 彩繪神鳥漆豆 荊州博物館藏 其造型屬於自然物寫實造型在漆器中巧能攢合

戰國時期的彩繪神鳥漆豆,豆的上半明顯是一個似鴨的動物造型,為契合豆的型制,「神鳥」姿態採取卧姿,並塑造成上下開合、齊整緊扣的豆身形狀,其造型飽滿已接近橢圓,這是自然形與幾何形的巧妙組合。 戰國彩繪雲紋木雕漆方壺,以獸為雙耳對稱呼應,比例平衡,立體造型與平面紋飾相映組合,似融為一體,盡顯楚地風尚。

傳統漆器立體造型中的「巧能攢合」

戰國 彩繪雲紋木雕漆方壺 湖北省博物館藏

傳統漆器立體造型中的「巧能攢合」

清代 金漆蝴蝶式盒 故宮博物院藏 蝴蝶的寫實造型在漆器中的巧能攢合


漆器造型組合的「巧能」

漆器組合形式的出現,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生活帶來便利,疊落放置不佔用空間還能分類置物,或者出行易攜。當然不僅是期圖便利,更是滿足生活中美之風尚的需要。

傳統漆器立體造型中的「巧能攢合」

清代 康熙五彩花蝶紋攢盤 故宮博物院藏

由此便出現了由花瓣狀器型組合成完整花形的攢盒(盤)的造型(姑且不談佛教中蓮花造型的影響),這種美被廣泛接受,而後成為不同材質的攢盒中最常見形態,如康熙五彩花蝶紋攢盤。前述統一造型的方盒或圓盒依次疊放的套盒,因形態相對固定,便在器物表面體現創意:如表面紋飾似拼圖,每件小盒表面分別描繪,當漆盒疊落後則呈現出完整的裝飾形象。

傳統漆器立體造型中的「巧能攢合」

日本輪島 沈金重盒 壘起形成的完整裝飾

追求設計上的巧妙,自古以來是人類智慧的體現。具有現代思想的設計師已經脫離古代藝術形式的條框 ,但對生活的理解,對自然界的好奇,反映到設計上的奇思妙想則與古人共通,不同的是思想的自由與開放使現代的造型設計個性鮮明。



原文作者:邢娜(作者系故宮博物院器物部館員)

原文來源:《紫禁城》2016年3月刊《巧能攢合 漆器裝飾造型中的組合》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紫禁城》官方授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漫談:清宮春聯到底何人寫?何時貼?竟然是白色的?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鼓中作樂:唐代拍鼓與腰鼓中滿溢的童趣
嘆為觀止的金銀玻璃器,美不勝收的絲路遺珍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