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台灣地震,遇見了別慌!醫生教你自救

台灣地震,遇見了別慌!醫生教你自救

6日夜發生的台灣花蓮6.5級地震已造成2人遇難114人受傷。最近半年,關於地震的新聞真不少,四川、美國等等都有地震的新聞。

遇見地震首先要躲避

有幾個關鍵詞,大家一定要牢記:趴下、躲在桌子下、避開門框、避開弔燈、避開大傢具。尋找有承重牆的位置躲避。降低重心,可以讓你站的更穩。

中國災害防禦協會網站的文章指出,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區,從地震發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鐘左右的時間,作為個人,應當保持冷靜,並在12秒內作出正確躲藏的抉擇。

術康醫生今天主要給大家科普,在地震中該如何自救!

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築物壓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體沒有重大創傷,都應該堅定獲救的信心,妥善保護好自己,積極實施自救。自救原則包括:

要盡量用濕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頭部,防止灰塵嗆悶發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築物進一步倒塌造成的傷害。

盡量活動手、腳,清除臉上的灰土和壓在身上的物件。

菲律賓7.2級地震

用周圍可以挪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方的重物,避免進一步塌落;擴大活動空間,保持足夠的空氣。

幾個人同時被壓埋時,要互相鼓勵,共同計劃,團結配合,必要時採取脫險行動。

尋找和開避通道,設法逃離險境,朝著有光亮更安全寬敞的地方移動。

一時無法脫險,要盡量節省氣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計劃著節約使用,盡量延長生存時間,等待獲救。

保存體力,不要盲目大聲呼救。在周圍十分安靜,或聽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動時,用磚、鐵管等物敲打牆壁,向外界傳遞消息。當確定不遠處有人時,再呼救。

已經脫險的人可以參與營救,應遵循以下原則:先救壓埋人員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後少」,同理,還有先近後遠、先易後難的原則。

最後,醫生囑咐:震後要積極配合防止傳染病的發生、二次災害的發生。時刻警惕火災、毒氣、餘震等。

部分內容來自網路 侵權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術康健康 的精彩文章:

TAG:術康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