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康復三法 一、腹式呼吸訓練
GIF
三、縮唇呼氣法
縮唇呼氣法,也叫吹哨式呼吸。此方法可以增加呼氣阻力,使肺部保持一定的壓力,促進肺部氣體全部排出,以便吸入更多的新鮮空氣。
方法很簡單,就是用鼻腔吸氣,用嘴呼氣。呼氣時將嘴唇縮緊,像吹口哨一樣,在4~6秒內將氣體緩慢呼出。
四、腹部加壓暗示呼吸法
通過雙手加壓,用觸覺誘導腹式呼吸。
具體方法:通常採取卧位,也可以坐位。患者用雙手放在上腹部,以便集中注意力。吸氣時腹部緩緩隆起,雙手加壓做對抗練習;呼氣時腹部下陷,雙手隨之下沉,在呼氣末稍微用力加壓,以增加腹內壓,使膈肌抬高。
如此反覆練習,可增加膈肌的活動度。
前面所說的頭低卧位、腹部加沙袋等方法,也屬於腹部加壓法。
五、緩慢呼吸
緩慢呼吸,就是練習將呼吸的速度放慢,以提高肺的通氣量。但也不能過於緩慢,否則會增加耗氧量。
合適的速度是每分鐘呼吸10次左右。
每次做緩慢呼吸訓練時,次數不宜太多,練習3~4次,休息片刻再練,逐步做到在日常生活中習慣於腹式呼吸。
以上體位、呼吸方法最好結合起來一起練習。
每次練習1~3分鐘,每天練習2~4次。
小結
呼吸訓練的目的是通過練習,逐漸建立腹式呼吸模式,並在日常生活中逐漸習慣腹式呼吸,增加通氣量,排除肺底部滯留的濁氣,以增加肺的通氣和換氣功能。
腹式呼吸的關鍵是呼吸深度和節奏。深吸氣、慢呼氣。用鼻子吸氣、用嘴呼氣。吸氣時間短,呼氣時間長,呼氣時間是吸氣時間的2倍。吸氣時盡量向外擴張腹部,呼氣時盡量向內收縮腹部。
可以通過縮唇呼氣法、腹部加壓暗示呼吸法等練習腹式呼吸。
練習腹式呼吸時,可以採取卧位、坐位或站位。
要將『系說健康』上面介紹的方法結合起來一起練習。每次練習1~3分鐘,每天練習2~4次。
參考文獻:
1.黃曉琳,燕鐵斌主編. 《康復醫學》第5版.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3:231-237.
2.周士枋,范振華主編. 《實用康復醫學》修訂版. 南京. 東南大學出版社. 1998:757-774.
3.李樹貞,趙曦光主編. 《康復護理學》. 北京. 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351-358.
4.姚婉貞,陳亞紅,文富強主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的全球策略 2017報告》.
親,感謝你關注「系說健康」並閱讀本文。
如果你覺得文章還不錯,就動動手指,分享給你的小夥伴們,讓大家都健康起來!
如果你對文章的內容有什麼感受和體會,請在下方回復,你的經驗可以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