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工作猝死的醫生,應該成為模範嗎?

工作猝死的醫生,應該成為模範嗎?

最近有這樣一則消息:安徽六安裕安區一位名叫方培虎的醫生猝死了,年僅31歲。猝死的地點是醫院值班室。方培虎有著和絕大多數醫生類似的經歷:連軸轉,又忙又累,積勞成疾……不幸的是,別的醫生硬撐了下來,而方培虎卻再也沒能在值班室內醒來。事情發生之後,裕安區衛計委發文,號召廣大醫生向方培虎同志學習,不料這個看似「正常」的倡議很快就引發質疑。

衛計部門號召學習的決定為什麼會引起非議?這其中固然有官僚主義的緣故,但更主要是因為反人性。這不,決定中有這樣的表述:「請各單位精心組織,採取學習先進材料,開展座談討論,撰寫學習心得,踐行模範行為等多種方式,紮實開展活動,並及時報告活動情況。」醫生因為連軸轉猝死,衛計部門不是該第一時間排查醫生工作時長,防止悲劇重演嗎?最不濟,也不該額外加壓,用學習活動擠占其工作時間。現在倒好,忙不迭號召學習,是鼓勵醫生超負荷工作,一個個在「倒下」的路上前仆後繼嗎?

還是網友說得通透,這樣的學習號召註定要被噴,因為它既得罪了廣大吃瓜群眾,也得罪了基層醫務工作者。用一個最高標準去要求所有醫生學習,只會導致一個結果——醫生越來越少,最終只會累及患者以及整個社會。不可否認,醫生、教師、警察等職業,很容易因為職業特徵而廣被大眾認可,但這種認可不能只有「掌聲」而缺少「麵包」。在陳舊的話語體系下,塑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大全式人物,或許沒什麼不對。但在新時代,這種宣傳推介方式註定要失敗。宣傳一個職業、吸引人才進入的最好方式無他,那就是尊重勞動和創造,讓其有地位有尊嚴。

就眼下而言,醫生離這樣的目的顯然還有很大差距。作家連岳最近寫了一篇文章——《醫生為何成了糟糕的職業?》文中提到了一個報道:胡皓夫是全國著名兒科專家,河北省兒童醫院名譽院長。河北省衛計委曾為他特批了30元的特需專家挂號費,胡皓夫得知後馬上表示反對,後來也一直堅持著一般專家的9元挂號費。胡皓夫生前曾羅列了他一個月的收入:3300元的退休費,1300元的返聘金,600元的國務院特殊津貼。「我的老同事和老同學中,就我一個人還在堅持上班,但我最窮。」

對此,連岳這麼分析,胡皓夫醫生自願放棄更高的收入,這是他的權利。但是站在醫生的角度看,站在年輕人規劃人生的角度看,奮鬥成為全國著名兒科專家,一個月不過幾千元收入,在老同事老同學中是最窮的人。這樣的職業有什麼吸引力呢?一個全國著名兒科專家這麼窮,不應去歌頌他的奉獻和清心寡欲,而是應該慚愧。類似邏輯,其實同樣適用於方培虎。

回到醫生的付出和報酬這一問題上來,提倡奉獻沒有什麼問題,但脫離合理報酬一味勸說別人奉獻,甚至於把命賭上,這是不折不扣的耍流氓。關於醫生的作用,有一句話流傳很廣:「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在我看來,承認醫生也是肉體凡胎,也需要正常的休息,和承認醫生不是萬能的一樣重要。所以,面對方培虎猝死的個案,衛計部門需要做的顯然從人性、人情出發,對醫護人員安慰和關心,並從體制機制上反省改進醫生過勞的情形。

近期,解放軍陸軍司令員韓衛國寫了《致陸軍官兵家屬的一封信》,信中提出軍人「在父母生病臨終時、在妻子生子臨產時、在孩子升學臨考時,只要沒有打仗任務和確實離不開的特殊任務,都必須及時請假回家」。這「三個必須」為何刷爆了朋友圈?答案就是「人性」二字。老師在前,還請涉事的衛計部門多向韓司令學習學習。 墨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都市報 的精彩文章:

如何杜絕虐童事件?政協委員建議強制裝監控!

TAG:南方都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