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轟炸東京的開始,也是中途島海戰的導火索
杜立特空襲又名東京空襲是二戰以來日本本土首次受到攻擊,杜立特空襲的實際意義遠沒有它所帶來的象徵意義大,時間回到1942年4月18日,那時距離日本偷襲珍珠港僅僅過去五個月,聯合艦隊還在太平洋上稱王稱霸,東南亞戰場上也一路勢如破竹,而地球的另一端歐洲戰場上納粹德國的巴巴羅薩計劃也打的蘇聯喘不上氣來,勝利的天平好像此時開始偏向了軸心國。
此時的同盟國迫切的需要一場勝利來提升士氣,這時候本已退役的美國陸軍航空兵中校詹姆斯·哈羅德·杜立特便臨危授命擔任起了轟炸東京任務的指揮官,得到任命以後的杜立特便開始著手選擇飛機,一款可以在航母上起飛轟炸日本的飛機,畢竟當時的制海權還在聯合艦隊的手裡。
替換高清大圖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杜立特這時看中了B-25這款從未曾參與過實戰的飛機。但之後B-25的測試與實戰中證明了杜立特是一個真正的伯樂。在杜立特首次彙報方案時,他的計劃是空襲結束後,飛機可以飛往前蘇聯海參崴,這樣航程就可縮短600海里(1000公里),依據租賃法案,著陸之後這些B-25可暫時移交給蘇聯,機組人員就可返回美國。
為此白宮派專員前往蘇聯密談,卻無果而終。原因在於蘇聯為避免陷入兩線作戰的窘境,此時的斯大林自己都不看好與的德國的作戰,便在1941年4月同日本簽訂了《蘇日中立條約》,斯大林不想拿同美軍合作來得罪日本。白宮認為,即便蘇聯同意降落,機組人員也有被移交給日方的危險。因此降落蘇聯的方案遭到否決。(圖為杜立特的行動計劃)與蘇聯密探未果以後,面對著航程不夠的悲劇,只能選擇把飛機飛往中國,畢竟此時的中國遠遠不是日本所能征服的,還是美國一個可以信任的盟友。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時間回到4月18日清晨7:38,機動艦隊距離日本本土尚有650海里(1200公里)。就在此時,正在該海域游弋的日軍巡邏船日東丸23號發現了他們,隨即向日本發送無線電預警。納什維爾號將其擊沉,日東丸上除了船長自殺之外,11名船員中5人生還,被救上了納什維爾號。
計劃趕不上變化,艦隊尚未抵達起飛地點,竟如此早地被日軍發現了。因擔心接到警報的日本很可能已出動兵力前來阻擊,艦隊若再往前行就會非常危險。杜立特和大黃蜂號艦長馬克·米切爾決定,所有B-25立即起飛——比原計劃提前10小時,意味著B-25將多飛310公里。
起飛後的B-25陸續飛往日本,航程初期採取2到4架為一組,之後則各自散開,貼近海面低空飛行以躲避日軍雷達。6小時後,16架B-25於東京時間正午時分陸續飛抵日本上空,轟炸了東京的10座軍事和工業目標,橫濱2座,橫須賀、名古屋、神戶和大阪各1座。整個轟炸行動雖然僅僅摧毀了日本80幢建築,造成日本50人傷亡,不過此次行動對日本所造成恐慌無法想像,一向攻擊別人的日本,本土也遭受到了攻擊,此次行動極大的提升了同盟國的士氣鼓舞了民心,提升了美軍士氣,為日後民眾踴躍報名參軍起到了一定的鼓舞和推動作用。
突襲也令山本五十六確信美軍太平洋艦隊依然具備打擊力,遂下定決心,集中力量攻擊中途島——中途島戰役。此一戰,美國海軍於太平洋中部之中途島附近海域擊毀日本四艘航空母艦,重創日本海軍,成為雙方海軍力量對比的轉折點。
替換高清大圖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TAG:阿貓阿狗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