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技類研究型課程實施過程中關於激勵機制建立的思考

科技類研究型課程實施過程中關於激勵機制建立的思考

供稿 趙婷 上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閔行分校

上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閔行分校校長趙婷受第二屆教師教學經驗交流研討會之邀分享了該校建設研究型課程的寶貴經驗。

趙婷認為高中研究型課程發展過程中會遇到許多問題和瓶頸,關鍵在於有沒有明確的課程目標和制度保障。目標模糊會導致課程教育價值不高或重複開發情況,制度不完備則無法在實施行動中確保目標的達成。上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閔行分校的激勵機制從調動師生的積極性、自主性的角度出發,探討了如何讓學生和教師能夠更多、更好地投入研究型學習和指導。

怎樣激勵學生

-01-

讓學生成為研究型課程的主人

研究型學習沒有固定的教學大綱,沒有標準化的考試,也不應該有固定的、一成不變的課程,課程應該隨學生的學習發展需求而動。傾聽學生聲音,尊重學生意願,讓學生的思想和建議幫助學校不斷修正課程軌跡,讓學生成為學校課程的主人。

對學校來說,主動溝通可以研製調研工具,通過統計問卷的方式,了解學生對課程開設情況的滿意程度;也可以被動溝通,召開關於學校課程的座談會,請學生指出目前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具體問題等。建立良好溝通渠道,拓展學習時空。

激勵學生的溝通渠道和調查問卷

-02-

開展校園「創新與思辨」學術節

上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閔行分校首屆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學術節活動在學期末開展,此次學術節將探索「從玩中獲取知識」,鼓勵學生在「玩耍—即親身經歷的實踐活動」中學習。

關於學術節的主要想法如下:

宗旨:

讚賞每一位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的追求。由學生自主設計「玩耍」的方式;

原則:

學術與趣味相結合、展示與互動相結合。從內容和形式上改變傳統學習方式;

內容:

展示中發布自己的學習成果,遊戲中傳遞科技探索的樂趣。

學術節活動

-03-

鼓勵學生參與研究性學習社會化評價

和各類創新大賽

近些年來,從市、區各級層面發起組織的創新大賽門類眾多,如市教委組織的「學生研究性學習第三方真實性認證」和「雙新課程平台」組織的「學生學習經歷社會化評價」活動。

上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閔行分校負責研究型課程的團隊梳理出各級各類與研究性學習相關的創新大賽,旨在將來能使比賽項目與課程結合得更緊密,課程實施和比賽準備能夠同步進行。不僅使學生在更多更大的平台上展示自我,交流創新技術和想法,獲得比賽經驗。同時,也能使參與課程的學生和教師,有明確的課程願景和目標意識,有利於他們確定課程的走向。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採用「要事第一」原則,排除影響課程的不利因素,使課程少走彎路,進入良性發展。

怎樣激勵教師

-01-

跨學科團隊協作

「授之以魚」是教師擅長的,而「授之以漁」的理念和行動是欠缺的。何不借研究型課程開發的平台,讓不同學科的教師坐在一起,淡化學科知識,聚焦思想方法。通過跨學科團隊協作、聯合教研的方式,共同商討和解決研究型課程中的共性問題。

目前上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閔行分校參與的雙新課程有四門,涉及生物、物理、化學和地理學科教師。組建「課程協作小組」,教師之間能相互取長補短、互通有無,使課程儘快進入正常軌道。也能以老帶新,保障課程的可持續性。

-02-

課題引領下的課程開發

學校課程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應該是雙贏的,讓教師在課程開發過程中有所得,成為學校課程的利益相關者,實現自我價值,滿足教師們職業生涯中高層次的追求,才能使學校課程更有活力和生命力。因此上海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閔行分校鼓勵教師在課程開發中做課題研究,並努力創設條件在各種平台上展示他們的研究成果。

趙婷在會上分享經驗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學校的教育。學生成長階段的黃金時期幾乎都在學校度過,高中階段是學生從懵懂少年成長為具有獨立人格和思想青年的關鍵時期,他們個性鮮明、興趣愛好廣泛、特長優勢明顯。學校是否能開設靈活豐富、具有可選擇性的課程以滿足學生成長需要,就顯得尤為重要。然而,科學合理且富有個性特色的研究型課程,要真正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為學生未來奠基,實現學校的育人價值,我們需要做的還有很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教研 的精彩文章:

TAG:上海教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