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追蹤隋魏州臨黃塔的遺迹

追蹤隋魏州臨黃塔的遺迹

追蹤隋魏州臨黃塔的遺迹

——關於第十九座阿育王塔考

邵景潤

佛家自東漢明帝傳入以來,歷代頗得皇家推崇。魏晉隋元,佛家大興,唐代亦是佛教興盛之時。據《阿育王傳》記載:「佛寂百年後有阿育王出世,取前舍利,……造八萬四千塔。……震旦國者,一十九所。」其中,古印度稱中國為「震旦」,即阿育王在古中國建造舍利塔十九座,分放佛祖真身舍利。十九座阿育王塔也就成為佛教在中國的最早的文化象徵。

唐代高僧釋道世,經過多方考證,編寫了《法苑珠林》一百卷,在第三十八卷《故塔部第六》中列出了十九座阿育王舍利塔的名稱、地點及修建年代等,書中認為十九座阿育王塔雖為「近建」,但都是「修故」。另外《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廣弘明集》兩書皆有記載。根據《敦煌文獻P.2977所見早期舍利塔考——兼論阿育王塔的原型》(《敦煌學輯刊》2010年第一期·第66-89頁,楊學富、王書慶著)的梳理,十九座阿育王塔皆有定論。其中,第十九座阿育王塔定為「隋魏州臨黃塔」。

這十九座阿育王塔早就在歷史浪潮中湮沒了身世。

根據《隋書·地理志》記載:「武陽郡,後周置魏州。統縣十四······臨黃,後周置,後齊省,開皇六年復,十六年分置河上縣,大業初省入焉。」(註:本文地圖來源於《中國歷史地圖集》)

在《法苑珠林》卷第三十八的記載為:「魏州臨黃塔者,在縣西三十里,本名舍利寺,今為尼住。基塔見在,三邊有水,惟西開路,基構編石。從水底上蓮華彌滿於三面,其水際深,人皆怯入。傳雲,舍利塔在其水內空中。如鄭州者。今改為冀州大都督府。」《法苑珠林》成書於唐總章元年(公元668年)。《新唐書·地方志》載:「魏州魏郡,大都督府,雄。本武陽郡,龍朔二年(公元662年)更名冀州,咸亨三年復曰魏州,天寶元年更郡名。」

根據這份地圖,可以確定魏州在洛州、博州、相州、濮州、鄆州之間,臨黃縣與朝城縣、范縣、濮州府治相鄰。

從中可以看出黃河已經泛濫,且結合《宋史》、《舊五代史》記載,魏州及臨黃縣已經不復存在,但是相鄰的洛州、博州、相州、濮州、鄆州依然保存著建制。

結合《金史》、《元史》中地理志的記載,再從本圖上看,「隋臨黃縣」應該在大名府東南部,此時黃河已經改道,當年的魏州已經毫無蹤跡可尋。

根據《觀城縣誌》轉引《永樂大典》載「(北)魏析置臨黃縣······大曆七年田承嗣表以魏州之頓丘臨黃復置,屬河北道管,又廢臨黃,入觀城,隸屬澶州。宋升澶州為開德府·······金改為開州······」。同時《朝城縣誌》也有相應的記載,都提到臨黃縣的廢撤併等事。據此可知,臨黃縣被廢之後,多並與朝城縣、觀城縣內。所以,金元之間,臨黃舍利塔也應該在朝城縣、觀城縣、范縣等轄區內。

《觀城縣誌》又轉引《寰宇記》:「觀城縣在澶州東北七十里,臨黃廢縣在觀城縣東七十二里」。《寰宇記》應為成書於北宋的《太平寰宇記》,書中詳細記載了宋時地理。該書寫於宋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滅北漢之後,而作者樂史卒於1007年。所以書中所講情形的年代可考,大致為19世紀末二十年之間。

據又釋道宣《集神州三寶感應錄》(作於唐麟德元年)記載:「魏州臨(菑)黃塔者,在縣西北三十里,本名舍利寺。」結合上文中唐高僧釋道世的記錄,我們可以發現,當年的阿育王舍利塔應該位於觀城縣以東,且臨黃縣舊址應該也在觀城鎮的更東面。

現在觀城縣降為山東莘縣屬下的一個鄉鎮,朝城縣亦然,曾與臨黃縣接壤的范縣是現在的莘縣古城鎮(現在的范縣為1964年後新建)。

2017年,在古城鎮舍利寺村的建築工地上出土了一塊石碑,其一碑額曰「總持凈因大師高行之碑」,碑題為《大元國濮州朝城縣舍利大興國寺總持凈因大師道公高行碑》,想是紀念元代高僧凈因大師的一篇文章,碑文中兩行字赫然醒目「釋迦如來真身舍利,所在震旦中為第十九座,所謂魏府臨潢塔(臨黃塔)者是已」,完全說明了,古城鎮舍利寺就是第十九座阿育王舍利塔。碑文落款時間為「大元國大德十年四月八日」,大德(1297-1307年)為元成宗年號,大德十年即為公元1306年,距今有711年歷史了。元代為了加強統治,頗為推崇佛教,尤以藏傳佛教為重。

舍利寺村位於觀城鎮正東稍偏北,相距約為27.5公里,向南至古城鎮(民國及以前的范縣治所在)約7公里,西北距朝城鎮(舊朝城縣)11公里左右,地理位置與歷史線索高度吻合,再加上元大德石碑的印證,可以斷定這裡就是第十九座阿育王舍利塔。這一說法完全推翻了當今學術界與佛教界人士的統一想法,山西孝義大孝堡村不是第十九座阿育王舍利塔,至於是不是其他舍利塔就不得而知了。

現在舍利寺及舍利塔早已不復存在,甚至連破碎的磚石也消匿了蹤跡,舍利寺遺址在今天舍利寺中心小學及中心幼兒園的位置上,村內百姓多有言論。只是當地領導不知保護,在遺址上開挖建樓,真是令人痛心疾首。由於毫不關心文化遺迹,隨意開挖,新出土的文物也是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

到今天為止,舍利寺的歷史幾乎無法說清了。傳言,舍利寺建於唐朝時期,為山西僧侶去往泰山拜佛的必經之路,久而建寺成塔,但並沒有歷史依據可言。

根據乾隆十一年《重修舍利寺碑記》載:「朝城縣治東南十八里舍利寺,考所自昉,邑乘不及詳,父老亦無能道之者,蓋其跡為最古雲。世傳宋祥符間敕命整理,極中興之盛;元大德復奉懿旨重修,其為名勝之地無疑矣。」這樣看來最遲到清乾隆年間,舍利寺的真實身份已經不為人知。

近代以來,舍利塔慘遭毀壞,殘存的遺迹也在上世紀四十年代被八路軍炸毀,以防止偽軍佔領這個「天然」碉堡(網上流傳之說實誤人不淺)。據傳,當時在舍利塔地宮中放置炸藥,人們在破落的磚石中發現了銀棺一座,其上有字,棺內有一佛指骨舍利和一瓶肉身舍利子,現在皆不知所蹤(據說被當時的政府要去)。

根據元大德十年碑文,其中言「師(應指凈因大師)生十七年而出家,有三年受具,又六年而建塔,有四十九年當至元二十二年十月二十日而化,又三年而葬。」至元為元世祖忽必烈年號,至元二十二年為公元1285年,前數49年,當為公元1236年,這樣就可以大致斷定公元1236年曾重建舍利塔。根據《元史》,1213-1216年間,蒙古大軍佔領中原黃河以北,二十年之後當有人力財力重建舍利塔。

結合當地百姓描述,手繪20世紀二三十年代舍利寺地圖簡圖,前塔後殿的布局也符合歷史上阿育王塔的建造形式。

在舍利塔西側另有一塔,當地百姓稱為「小塔」,建造於何代已經不詳,於文革中被拆毀,可悲可嘆!今僅存照片一幅,留於後人研究。但從各種流傳和遺迹來看,此塔與舍利塔並非建於同一時代。網上流傳所謂「舍利寺子母塔」之說並無依據。

瞻顧遺迹,往日的繁華已成過眼煙雲,唯有人民不朽!向佛是為了追求幸福的生活,給心靈求得一片凈土;心中有凈土,人生便不會再浮躁。願家國平安,願人民向善。

於求是園

2017年9月13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求是景 的精彩文章:

TAG:求是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