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氣重的人不能吃這幾樣食物,越吃濕氣越重!
濕氣重的病徵表現:
1、四肢關節疼痛、頸肩酸痛、肩周炎、腰酸背痛等病徵,且疼痛的部位越多,時間越長,表明人體內部寒濕越重。
2、食不知味。感覺舌頭上有厚厚的舌苔,吃東西時也覺得沒味道。
3、大便稀不成形,感覺怎麼排都排不幹凈,要是黏在馬桶上就難以沖洗乾淨。
4、耳朵裡面很濕。總覺得到耳朵痒痒的,然後用棉簽一蘸,就感覺棉簽都是濕濕的。
5、沐浴的時候身上有小紅點。剛洗完熱水澡後,就感覺身上有一些很小的小紅點,一顆一顆的。比較痒痒,但是過一會兒就好了。
濕氣重有什麼危害?
當濕氣侵犯到胃、腎、肺、肝、脾時,五臟六腑受到的侵害是不同的。
1、濕氣在肺:咽干口燥、喉嚨發癢、乾咳少痰
2、濕氣在肝:面色發黃、情緒煩躁、眼睛勞累乾澀、頭熱心煩
3、濕氣在胃:吸收不好、口臭、口苦、胃脘痛
4、濕氣在腎:失眠健忘、齒搖發落
5、濕氣在脾:容易餓、疲乏無力、舌苔厚膩發黃、口唇乾燥
如果根據上面的這些癥狀,你判斷自己體內濕氣過重,就一定要多注意保養自己,下面就來介紹一些注意事項。
濕氣重不能吃這幾樣食物:
1、 西瓜、芒果等
雖說西瓜很下火,可是濕氣重的人最好不要吃西瓜、芒果等寒性食品。這些寒性食品會鎖住身人體內部的水分,濕氣重的人自身體內水分多,排不出去,會出現水腫、睏乏和大便稀釋的現象。並且對脾胃的損傷也是特別大的,還會引起吸收道消化障礙,因此這種寒性水果最好少吃或者不要吃。
2、 紅棗
吃紅棗對女性是很不錯的,紅棗泡水或者煲湯都是很好的選擇,但紅棗的「駐濕鎖水」功效不比西瓜、芒果等寒性水果差。大多數人都知道,紅棗能滋陰補血,特別適合正處於例假的女性吃。可是,必須注意的是,若女性例假時出現水腫現象,也是濕氣重的表現,這時吃紅棗會加劇水腫,可能還會引發其他病症。
3、 苦瓜
苦瓜是很好的蔬菜,除了寒性水果和紅棗,濕氣重的人也是不能吃苦瓜的。苦瓜本身是夏天清熱解毒的利器,可是濕氣嚴重的人吃,卻會適得其反。建議濕氣重的人可以吃些蔥姜蒜,日常多多鍛煉,睡覺之前泡泡腳,這些都有利於祛除濕氣。
這些是我們生活中常常會吃到的一些水果及蔬菜,大家都應當注意了。濕氣重的人最好少吃或不要吃了,不然不僅對人體有危害,還會導致其他的病症。
身上濕氣重,連這些往日喜歡吃的水果都不能吃了,那應當怎麼做才可以祛濕呢?
1、鍛煉
鍛煉不僅可以緩解壓力,還能加速濕氣排泄。跑步、健走、游泳等鍛煉,有利於活化氣血循環,促進人體內部水分代謝。
人體內部濕氣重的人大多是飲食油膩、缺少鍛煉的人。這些人經常因為感覺人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鍛煉,人體內部淤積的濕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定就會引起濕氣攻入脾臟,誘發濕熱病症。
2、清淡飲食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護理腸胃最好的方式就是清淡、適當、均衡飲食。
肥甘厚味等油膩食品不易吸收,容易引起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食物會讓人體形成過氧化物,加劇發炎反應。生冷食品、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吸收消化能力停滯,不可以經常食用。
在烹飪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時,最好加入蔥、姜,以降低蔬菜的寒涼性質。
3、食療
祛濕排毒茶飲
【功能主治】祛濕解毒,利尿消腫,健脾開胃。用於體內濕氣重、消化不良等癥狀。
【用法與用量】每天用開水沖泡3~5g。
將荷葉,火麻仁,梔子,白朮,人蔘,冬瓜,金絲皇菊,藿香,蓮子,甘草等20味中藥,調製成冬菊火麻茶後每天喝兩杯。
梔子,性寒,味苦。歸心、肺、胃、三焦經,可入葯,內服具有清熱祛濕、利尿、瀉火除煩、涼血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常用於肝膽及下焦濕熱證,肝經濕熱鬱火,心煩易怒,脅痛口苦,濕熱黃疸及濕熱下注,熱淋澀痛。
薄荷是我國常用中藥,幼嫩莖尖可作菜食,全草又可入葯。薄荷中含有薄荷醇,該物質可清新口氣並具有多種藥性,可緩解腹痛,還具有防腐殺菌、利尿、化痰、健胃和助消化等功效。
薏米冬瓜粥
製作:
1、薏米洗凈泡一夜。
3、冬瓜去皮洗凈,切成小丁。
4、砂鍋中放入清水、大米、薏米大火煮開。
5、粥體粘稠後,放入冬瓜丁再煮10分鐘就可以。
4、艾草泡腳
方法:
將一把艾草放入乾淨的鍋中,然後加入適量的清水,大火燒開以後繼續熬煮幾分鐘左右即可取出。等氣溫適於泡腳時,就把腳放進水裡,最好在小腿上下,還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加入其他的材料一同泡腳。泡腳時不能泡到全身大汗,而是應當在微汗時就停止。
用艾草泡腳時,在裡面加點薑片或者紅花等,效果會更好。
艾草+薑片=可治風寒感冒、關節病、類風濕、咳嗽、支氣管炎。
艾草+紅花=可改善靜脈曲張,血液流動不良,手腳麻或瘀血。
艾草+鹽=可治上焦有火,牙痛、咽喉痛、氣躁心煩、上火下寒、腳腿腫脹。
除了每個星期堅持泡一次腳之外,還要在生活的其他方面進行配合,生冷、寒性、辛辣、油膩、甜膩、油炸等可引起濕氣加劇的食品就不要再吃,可以多吃健脾祛濕、降火、解暑的食品,例如薏米、綠豆、紅豆、冬瓜等。
結語:
你身上有這些濕氣的表現嗎?


※洗澡時摸「這」軟軟的?醫生:濕氣入侵了,再不注意醫生無力回天!
※濕氣——萬疾之本,如何去除
TAG:濕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