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樣才算愛自己?這三點,越早領悟越好

怎樣才算愛自己?這三點,越早領悟越好

愛自己是經常聽到的詞,尤其是在心靈療愈、自我成長這一方面,很多人都被評定為不愛自己的人或者說是不夠愛自己的人,他們的表現要麼是討好別人,自我過低,要麼就是過度自我,眼中看不到別人,包括親人。

一、討好別人

討好別人,很容易理解,就是把自己以外的人當成自己的生活重心,覺得別人比自己重要,很會為別人考慮,照顧到別人的感受,甚至不惜以犧牲自己為代價,尤其是在感情當中,一直不斷付出,想要通過付出讓對方看到自己。所以在關係中容易表現出弱勢,做事情總是小心翼翼,生怕惹對方不高興。這種和高情商的區別在於:感覺好不好和是否犧牲了自己的利益,感覺到委屈。高情商的人也會照顧別人的感受,但是自我和他人的界限還是很明確的。

二、過度自我

過度自我是自私的愛自己,不是真正的愛自己,和討好別人相反,這類人更多的是活在自己的感受中,有自我是一件好事,但是自我到只有自己就是一件壞事了。比如大男子主義,什麼都要聽我的,別人沒有發表建議的權利,我的才是對的,一定要按照我說的去做等等。這種也不是愛自己,長期要強要控制的人看上去是很緊的,不懂得放鬆,因此很難和別人建立起關係,自我與他人是存在衝突的,它和討好別人不一樣,討好別人的人是自我內在有衝突。

還有一種情況是逃避者,容易受情緒影響,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應對消極負性情緒,一旦情緒來了,就容易躲起來,無論是誰來找,一概不回應不溝通,或者是完全沒有力氣去搭理,就在自己的世界裡沉淪,這樣也會讓親近之人感覺特別累。這類人執著、麻木在自我感受中,並沒有好好活在當下,完全沒有時間和精力好好看到自己。

討好別人和過度自我都是不平衡的,往往是站在天平的兩端,一個是通過討好別人來討要愛,一個是自我固執地在考驗別人對自己的愛,都沒有真正回到自己身上,看到自己內心真正的感受。那麼該如何做才算是愛自己呢?可能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現在我們說的是除了物質上的對自己好,而是精神和心靈層面的愛自己。

尊重自己的感受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感受是最真實的,不會欺騙。不過這點很多人需要從覺察到自己的感受,並承認自己的感受做起。一個朋友說:「我能夠覺察到自己的狀態不好,但是我知道我不是抑鬱。我想過一段時間就會好的。」首先對自己的感受並不是很清晰,我感覺是鬱悶、焦慮、憂鬱、不開心還是其他,不知道,只知道狀態不好,同時在迴避這樣的負性狀態,不願意承認自己狀態不好。所以,也就沒有尊重自己的感受了。

或者有的人根本沒有感受,只是說晚上睡不著,容易失眠,睡眠質量不好。那麼這就更需要好好去看看自己的感受了,因為他屏蔽的太久了,只能通過軀體來表達感受。

信任他人

這一點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說溝通很重要,溝通的前提就是信任他人,相信別人是值得信任的,相信對方是可以理解自己的,相信他人的愛是可以無私的。我們往往把要說的話放在肚子里,不是不願意說,而是害怕說了對方不夠理解,把關係推得更遠了。就像是一個暗戀者,濃濃的情義就是不敢表達,因為害怕一說了朋友都沒得做。討好別人的人把心裡滿滿的委屈藏著,擔心說了惹對方不高興,覺得自己要求過多。過度自我的人呢,則是不信任他人可以幫助自己,因為自我,只願意相信自己。所以信任別人,相信世界的美好是關係的一扇窗戶,是建立關係的強有力的紐帶。

學會表達

壓抑這一防禦機制是大部分人的首選,遇到了事情,心理不痛快,生氣了,不說出來,而是壓抑在心裡。壓抑的結果往往會帶來指責和麻木不仁,討好的人在得不到期待的回應時,往往就會有指責,我對他那麼好,付出那麼多,他還要如此傷害我。而過度自我的人則是表現為麻木不仁,強大的理智讓他把不良情緒當做一種習慣,以為不用去在意就好了,而往往內心的痛苦是大腦無法抵制的。

在心理諮詢中,能夠說出自己的感受的人比說不清自己感受的人更容易治癒。同時,表達也是破除負面情緒向內攻擊的一種方法。

GIF

做到這三點,可以說你是一個能夠很好看到自己存在,也能夠看到別人存在的人,如此,你就能夠和自己和他人建立起好的鏈接,這也是愛自己的最終目標。同時以上三點可以說是每個人一生都要不斷學習的,不斷精進的過程。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老師心理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你的感情越付出越廉價
生而為人,我很幸運

TAG:文老師心理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