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越》:1、考進士時大風刮跑了卷子

《王越》:1、考進士時大風刮跑了卷子

欲回看「淇園隨筆」往期的內容嗎?請這樣操作:點擊進入公眾號,點擊下方三個下拉菜單--點擊「淇園隨筆」。內容豐富,精彩紛呈|

淇園隨筆--070燕昭安 撰文

最近一期《老郜有故事》引起大家對王越的很大興趣,也引出一些解讀。我曾經下了點功夫研究過王越波瀾壯闊的傳奇人生,就此也湊個熱鬧,談談王越。共分九期。敬請同仁指正。

考進士時大風刮跑了卷子

(《王越》之一)

燕昭安

王越明朝中期出生於鶴壁浚縣,他是一位文武雙全的重臣良將。他武功蓋世,身率三軍,決勝千里,鎮守西北三十多年,官至兵部尚書。他七十三歲還馳騁疆場,大破胡虜於賀蘭山;論文才,博學多聞,長詩善賦,文思煥發如長虹亘天,光煥萬丈。然而,這位功高蓋世的兵部尚書,卻屢經彈劾,誹謗纏身。

大風刮跑了卷子,也沒耽誤王越考中進士

王越是浚縣崗坡村(現屬鶴壁市淇濱區)人,他是明朝成化、弘治年間了不起的軍事家、政治家。作為明朝中早期一流的軍事家,王越並不是行伍出身。他是個讀書人,景泰二年(1451年)中的進士。在京城考試的時候,還出了點兒事故,《明史》上記載:「廷試日,旋風起,揚其捲去,更給卷,乃畢事《明史·王越傳》」。考試到一半,突然颳了一陣風,把他的試卷給刮跑了。趕緊又換了張卷子,結果王越仍然按時間交了卷。說明王越的成績和心理素質是相當不錯的。

王越登進士第,二十六歲。二十六歲中進士,算是出道比較早了。王越成績優秀,史料上講,當初「鄉試」的時候,他考第三名。明朝的鄉試三年一次,在省里考試,考中的稱為「舉人」。中個舉人可不容易,都知道「范進中舉」,范進考到七十考中個舉人,激動得精神病犯了。王越很小年齡就中了舉人,而且全省考第三名,很優秀。然後是會試,會試是在京城舉行,由朝廷禮部主持,各個省的舉人和國子監監生可以參加,連考三場,一場考三天,考中的稱「貢士」,一般取三百人。王越會試考第三十三名,成績也是很好的。

王越中了進士,很快就當了御史。先是在陝西,後又到山東。監察御史權力很大,很多人在官場混好多年才能升到監察御史。那麼為什麼王越剛中進士就當上監察御史?一個是他成績好,再一個是長相好。

王越長得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王越的長相很好。一般正史不怎麼描寫人物長相,而幾部古籍裡面,都特意寫王越「長身,多力善射(《明史·王越傳》)」,還說他「偉服短袂,進止便利(《明史·王越傳》)」,說明王越身材相貌是比較出色的。

按說幹部任命應該看德和才,難道相貌也是用人的標準嗎?

相貌是當官的一個條件,這是客觀存在的現象。不過一般來講相貌這個標準,在現代它是隱形的,「潛規則」,相貌起作用但是一般不說出來。而在古代,以貌取人是公開的。《通典》《選舉》篇里,就明文規定選舉人才的四個標準,叫做「四才」,「身、言、書、判」,首要條件是「身」,要求「體貌豐偉」。

清朝的時候還把人的臉型、身材分成上中下三等,分八個字:「同田貫日身甲氣由」。「同」指長方臉,「田」是四方臉,「貫」指人的頭大而身體直長,「日」指身體端直而高矮肥瘦適中。這四個字比較好的。下邊這四個字就不行了,「身」是身體不正,「甲」是頭大身子小,「氣」是一肩高聳斜膀子,「由」是頭小肚子大。相貌好的才能給官當,長成「甲」、「由」,基本上沒戲。

王越在,邊疆穩固;王越離開,馬上形勢吃緊

王越憑著出眾的才華,豐偉的相貌,考中進士,受到皇帝器重,走進官場,登上了政治舞台。王越從監察御史干起,六年就升到「按察使」。按察使主管一個省的民政、司法、軍事,正三品。王越三十歲出頭就升為正三品,春風得意。

當時,明朝西北部很不安穩。元朝失敗後跑回蒙古,號稱北元,也叫韃靼,經常往南來騷擾,強殺掠奪。朝廷很頭疼。天順七年(1463),原先在大同守邊的將領空缺,朝廷找不著合適人選補缺。大同、延綏(陝西榆林)那時是西北邊陲,與北元交戰的前線。到那裡去當前線指揮官,許多人不願意去,很多人也沒這個才能。有人就推薦了王越。

明英宗皇帝把王越叫到跟前,一眼就相中了。《明史》上說:越偉服短袂,進止便利(《明史·王越傳》)」王越身材高大,穿著寬衣短袖,很精幹很麻利,皇帝很喜歡,馬上就就派他領兵去大同,官職是右副都御史,同時兼任大同巡撫,提督軍務。右副都御史,雖然這和擔任按察使一樣,還是正三品,但是這個位置更重要。

從此以後,王越就與明朝西北邊疆的戰爭局勢,緊緊地綁在了一起。他從一介書生,成為明朝中期的一員驍將。在當時的三十多年中間,北元(韃靼da)和明朝在陝西和內蒙之間的河套地區打了幾十年仗,明軍敗多勝少。而明朝的幾次勝利,都是一個將領指揮的,這個將領就是王越。河套地區地廣人稀,北元的騎兵驍勇善戰,神出鬼沒,明朝的軍隊打的很窩囊,吃了很多虧。少有的幾次漂亮仗,都是王越打下來的。三十多年間,明朝西北邊疆再也離不開王越。王越在,邊疆穩固;王越離開,馬上形勢吃緊。

王越先後三次在大同、延綏一帶統兵,第一次是天順七年(1463),到成化十年(1474),一下子待了十二年;第二次是成化十六年(1480)到成化十九年(1483),打了四年。最後一次是弘治十年(1497),到弘治十二年(1499)。

弘治十年的時候,王越已經是七十三歲的老將。王越最後死在甘州,現在的甘肅張掖。用現在的話說,王越是把他的一生,全部獻給了國家的邊疆穩定事業。他三次奔赴邊疆,統領主持邊疆防務,身經百戰,威震敵膽。特別是最後以七十多歲的高齡挂帥出征,確實是令人敬佩。

王越死了以後,明朝就再也沒有主動出擊北元的能力了。一直到明朝滅亡的一百五十多年間,西北邊疆始終都沒有從無休止的爭戰當中拔出腿來。

下期淇園隨筆071:

打了一輩子勝仗,受了一輩子處分(王越之二)敬請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淇水燕語 的精彩文章:

TAG:淇水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