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榫卯結構詳解
榫卯,讀作sǔn mǎo
榫 剡木入竅也
榫卯,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連接在一起的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榫頭)
凹進部分叫卯(榫眼)
我國古代木匠們不僅有巧手,還有聰慧的大腦。他們為中式木結構製造留下來了寶貴的財富和經驗。
神奇古老的榫卯結構除了運用在傢具中,同樣運用於建築。
當你看到世博會中國館---頭重腳輕的「東方之冠」時,也許會很驚訝:它怎麼能夠支撐起來呢?!原來,它也是採用了神奇的榫卯結構,斗拱層層疊加,越抱越緊,看似零碎的部件,卻有著難以估量的承受力,可以托起千鈞之重。
榫卯是中國建築中最早具有科學設計意義的語言,在我們民族文明發展史上,如同漢字的發明源遠流長、自成體系。
榫卯結構是一項精湛的木工技藝,中國榫卯結構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日本則是可以追溯到第七世紀。
在日本,工匠們日復一日用複雜的互鎖接頭連接木塊和木樑,這種美學現在仍然可以在現代大師坂茂、隈研吾的作品中經常看到。
一位痴迷於木工技術的日本年輕人。這位年輕人任職於某品牌汽車公司,他同時也是木製品書籍的狂熱收藏家。但他從世界各地訂購的木工書籍中,都找不到任何關於榫卯結構的完整集合,所以他決定著手去做這件事情。
他憑藉自學成才的木工技能和Autodesk的fusion360機械設計軟體,創建了一系列的GIF動畫,以分解展示這些不使用釘子、螺絲或粘合劑連接的聯鎖木接頭。
木工是一個垂死的藝術,我想通過創建這些動畫留存一絲希望。「3D列印和木工機械使我們能夠很容易地創建複雜的形式」他說,這表明木作技術已經大量的應用於數字加工以及製造業。「我著迷於強大的傳統榫卯技藝,我想組織所有的細木工技術,並創建它們的合集。」
(以下全動圖,請點開慢慢欣賞)
以下20張是榫卯結構實物動態圖,展示古代榫卯結構當中最主要、實用、經典的結構
(
出處不明,如有知曉,請告知 )
1、楔釘榫
2、挖煙袋鍋榫
3、夾頭榫(腿足上端嵌夾牙條與牙頭)
4、扇形插肩榫
5、雲型插肩榫(牙條、牙頭分造)
6、傳統粽角榫
7、雙榫粽角榫
8、帶板粽角榫
9、高束腰抱肩榫
10、掛肩四面平榫
11、圓柱丁字結合榫
12、圓方結合裹腿
13、圓柱二維直角交叉榫
14、圓香幾攢邊打槽
15、攢邊打槽裝板
16、一腿三牙方桌結構
17、方形傢具腿足與方托泥的結合
18、三根直材交叉
19、抄手榫
20、方材角結合床圍子攢接萬字
[好書推薦]
《中式居住》| 最美的中式設計
點擊下方圖片訂購該圖書
▼
微設計 | 中國第一設計微刊
長按下方二維碼並識別,即可添加關注
註:圖文內容部分來源設易學院(ID :sheyixueyuan),部分來源網路,感謝作者辛苦整理。如若圖文資源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TAG:微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