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預防骨質疏鬆,單靠補鈣靠譜嗎?
骨質疏鬆是人體新陳代謝的結果。
我們人體能製造新骨骼,但老骨骼會被定期分解、消耗。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的分解速度開始比製造新骨的速度要快,導致損失的骨量比形成的骨量要多,致使人體容易出現骨質疏鬆。
如上圖所示,當人到了25-30歲,人體的骨量最高,30歲之後,骨量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
在這裡我們要特別注意的是:
女士們骨量本身就比男士低。
此外,在更年期期間,骨量會更大幅度的下降,導致年邁的女士們骨量比男士們低了快一半。
這也就是為什麼媽媽們比爸爸們比較容易患骨質疏鬆與骨裂。
預防骨質疏鬆、骨裂等問題,應該要增加人體的總體骨量。
01
「
這個時候,人們通常想到的第一個方法是補鈣。
」
但是其實對於大人們來講,這並不是一個十分有效的方法。
因為在25歲後,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對鈣的吸收率會大量下降。
例如:嬰兒、小孩可以吸收60%攝入的鈣。而成年後吸收率變成15-20%,並且這個比例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低。
所以隨著年齡的增長,因為可以被吸收的鈣量減少了,所以人體需要攝入的鈣會增加。
下圖是每個年齡層每天需攝入的鈣量。
19-70歲的成年人每天只需要攝入1000mg的鈣。額外的鈣,只會通過大小便排除體內。
所以,25歲後要更加註意減緩鈣流失。
02
「
第二個方法, 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卻是對大人們比較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負重運動增強骨密度。
」
負重運動可以維持和增強骨密度,像肌肉一樣,骨骼是活體組織,可通過運動鍛煉的更加強壯。
非負重運動如游泳和騎自行車等,對身體健康也非常有益,但是在維持骨骼健康方面卻不如負重運動。
常見的負重運動有:慢跑、爬樓梯、網球、跳舞等。
所以,20歲之後,我們可以通過定期的負重運動來保持肌肉力量,維持肌肉平衡,預防骨質疏鬆。
這對於老年人和有骨質疏鬆症的人尤其重要。
最後,小編總結一下,並不是說補鈣對於預防骨質疏鬆完全沒有用,適量的補鈣可以幫助人體避免鈣流失過多,只是單靠補鈣,不進行負重運動,預防效果不夠明顯。
所以,以後給爸媽或者自己補鈣的同時,更重要的還有幫助他們或自己形成負重運動的習慣,跳舞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哦。
本文為悅跑圈專欄作者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及鏈接。
點擊你感興趣的標題吧


※技術會吃粗糧「瘦」得快!
※技術腳踝:跑步傷痛的重災區!如何預防腳踝傷痛?
TAG:悅跑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