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杜甫為何寫很多有關諸葛亮的詩?

杜甫為何寫很多有關諸葛亮的詩?

唐朝愛國主義大詩人、有「詩聖」美譽的杜甫杜子美,前前後後一共寫了至少十幾首關於三國蜀國丞相、大政治家大軍事家大文學家、有「智聖」「前朝軍師」美譽的諸葛亮孔明的詩歌,比如《八陣圖》、《諸葛廟》、《上卿翁請修武侯廟,遺像缺落,時崔卿權夔州》、《詠懷古迹五首》、《古柏行》、《武侯廟(廟在白帝西郊)》、《夔州歌十絕句》、《蜀相》、《閣夜》等。

這其中多數是流傳千古、膾炙人口的名作。特別是五言絕句《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七言律詩《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可以說,杜甫一生中寫諸葛亮的詩是最多的,他連寫李白的詩都沒幾首;而且,後世給諸葛亮寫詩最多的人,也算是杜甫了。這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特別是文學史上,一位詩人紀念過去的一位本民族傑出人物,竟然寫了這麼多作品,是罕見的,甚至是空前的。這個獨特的現象,是值得關注、研究的。

杜甫為什麼寫這麼多關於諸葛亮的詩歌,他作為「詩聖」、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為什麼這麼推崇諸葛亮,竟然用了「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這麼高的評價?

原來,杜甫晚年主要是生活在成都市與四川省境內,而諸葛亮是蜀國皇帝劉備的軍師(立朝前)與丞相(立朝後)、百官之首、後主劉禪的輔佐大臣(有些像後來的「攝政王」),他一生的主要活動範圍也是在成都與四川全省內,他們倆在空間上有很多交集,而諸葛亮又是四川人民都最為推崇、名氣最大的歷史人物,甚至可以說是巴蜀大地的「保護神」,使得川地得到幾百年平安並成為「天府之國」、「魚米之鄉」,他功不可沒,杜甫自然就有很多歌頌他的篇章了。

杜甫推崇諸葛亮,我覺得具體有三大原因,一是這兩位中華民族的偉人,一個「詩聖」一個「智聖」之間的惺惺相惜、非常欣賞,隔著幾百年遙相呼應、實現「對話」;

二則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幾位「完人」之一,他是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其才學、人品、成就都是十全十美的,為了蜀國,為了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來,所以要回報劉備,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大公無私光明磊落,值得所有人推崇、敬重;

三則諸葛亮一生成就卓著、叱吒風雲,幹了很多轟轟烈烈的大事,功成名就、萬眾擁戴;而杜甫晚年在成都卻窮困潦倒、一事無成,兀兀窮年、晚景凄涼,他難免不嚮往、仰慕諸葛亮的人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明朝那些事兒:黃娥為何對明朝狀元楊慎痴心30年
在李淵父子之間左右逢源的兩面奇人——封德彝

TAG:新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