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腰駝背、腰腿疼?預防骨質疏鬆有五招!
閱讀本文需要
1、為什麼會出現骨質疏鬆?
2、什麼是骨質疏鬆?
3、生活中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小時候我們認為爸媽很高大,後來我們越長越高,爸媽越來越矮。走路蹣跚,彎腰駝背,腰疼、腿疼、膝蓋疼,腰椎盤脫出、骨質疏鬆等統統找上他們……
「哎呀,腰不行咯」「關節疼,爬樓梯不行了」「蹲不下去了,起不來啊」......也漸漸成了他們掛在嘴邊的話。
其實在老年群體中最常見的就是「骨質疏鬆」,它以骨量降低、骨組織結構破壞、骨強度下降、易骨折為主要特點。
這給他們的生活質量帶來了很大困擾,其中骨量降低是骨質疏鬆的主要危險因素。
(所謂骨量是指骨組織和骨基質的含量,組成成分有鈣、磷等礦物質,骨膠原蛋白等。)
1、為什麼會出現骨質疏鬆?
骨骼是人體的支架,隨著年齡的增長,骨骼也呈現出不同的變化規律。
人在35歲左右骨量呈現一個正儲蓄的狀態,也就是說此前的骨量會越來越多,骨密度越來越高,所以人不易出現骨折,骨骼脆弱等問題。
成年前骨骼的不斷塑形重建使得骨量達到了一個峰值。
此後,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骨量開啟負儲蓄狀態,破骨細胞活性增強,成骨細胞活性逐漸減弱。人的骨量逐漸減少,骨密度降低,較男性相比,女性絕經期後骨量流失更加嚴重。
早期流行病學的調查顯示:
我國5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女性為20.7%,男性為14.4%;60歲以上人群骨質疏鬆症患病率明顯增高,女性尤為突出。
所以說30歲前後對骨骼健康來說,是個關鍵時間點。
但是父輩們的那個年代,少有條件較好,可以滿足骨量補充的。如今已是紛紛加入骨質疏鬆大軍中,飽受折磨。
在此基礎上延緩骨量丟失是一件更為務實的事情。
2、什麼是骨質疏鬆?
所謂「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要想擺脫骨質疏鬆,得先了解什麼是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主要分為兩類,原發性和繼發性。
原發性骨質疏鬆:是隨著年齡增長必然發生的一種生理退行性病變,可分為絕經後骨質疏鬆症(I型)和老年性骨質疏鬆症(Ⅱ型)。
繼發性骨質疏鬆:是由於骨代謝疾病或者藥物作用等原因導致的骨量丟失嚴重。
對老年人來說,原發性骨質疏鬆是可以通過營養干預手段極大程度改善的。
導致骨質疏鬆的原因
這些因素中,改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對預防和治療骨質疏鬆意義重大。
3、生活中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補充優質蛋白質
隨著年齡增加,老年人基礎代謝逐漸降低,蛋白質合成減少,分解增強,容易出現身體的負氮平衡,肌肉衰減。
建議老年人每天的蛋白質攝入量為0.8g/kg~1.0g/kg體重的量。
舉例而言
一個60kg的老人,一天的蛋白質補充量建議在48g~60g之間。
這些蛋白質優先建議從魚禽肉蛋奶、豆製品中獲取。
這樣在補充蛋白質的同時可以補充鈣,鐵,維生素B2等營養素。
多吃蔬菜
保證每天半斤到一斤的蔬菜,最好是綠葉蔬菜,加工時用熱水簡單焯一下,蔬菜中妨礙礦物質吸收的草酸便會分解掉。
多曬太陽
單單補鈣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轉化成我們自己的東西,被我們的身體吸收。
人體內促進鈣吸收的維生素D主要是由人皮下的7-脫氫膽固醇接受日光照射後轉化而成。因此在日光不太強烈的冬季,更要趁著中午的時候走出去,讓皮膚接受15min~30min左右的日光照射(隔著玻璃不吹風那種曬是沒有用的)。
適當活動
適當的力度刺激和骨骼負重有利於骨重建。當接收到外力刺激時,骨細胞可以直接與鄰近的細胞加強與其他骨細胞的聯繫,從而增強骨密度。
雖然對老年人來說,體力活動的類型有限。但是以下幾種還是可以選擇的。
慢跑、快走、游泳、瑜伽、騎自行車等運動可以增強關節靈活性。
適當的負重和抗組運動有利於增強骨的強度。但是運動不可強求,要循序漸進,依照個體情況具體分析。
適當補充營養素
外源性鈣片可以每日適當補充,但要在專業營養師評估指導下使用,不可盲目信任廣告宣傳。
因為營養素之間存在拮抗和協同的特點。當蛋白質攝入過多時反而會影響鈣的吸收,這可能也是歐洲人蛋白和牛奶等攝入比東方人多,但骨質疏鬆率要比東方人多的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是有機鈣還是無機鈣,效果相差並不大,不要一味迷信廣告宣傳。
此外,吸煙,飲酒,濃茶,濃咖啡等也會一定程度上抑制礦物質吸收,為了健康考慮,可以給咱爸媽選擇適當清淡的茶葉,少飲酒。
總之,骨質疏鬆≠補鈣,補鈣不是強化骨折的主要路子,緩解和預防骨質疏鬆主要看以上五點,你get了么?
作者:李香玉
全國十佳青年營養師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碩士
擅長:孕期及母嬰人群營養研究,慢病營養膳食管理。
編輯:木頭羊
圖片來自網路


※這些食物吃多了不但傷腎,最後一種還有可能引起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不是老年人專屬!這些習慣正侵蝕年輕人骨頭
TAG:骨質疏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