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蘇炳添29歲了,為了中國田徑,他還在主動改進技術

蘇炳添29歲了,為了中國田徑,他還在主動改進技術

蘇炳添和自己的紀錄合影。

12天內三破亞洲紀錄,在創造60米個人最好成績的同時躋身世界前五……

在2017年初就曾經「考慮退役」的蘇炳添,如今又登上了新的巔峰。

2月4日的國際田聯世界室內巡迴賽德國卡爾斯魯厄站,蘇炳添單膝跪在計時器旁邊,左手豎起大拇指,身邊的時間定格在6秒43,僅次於美國新星科爾曼創造的6秒37的世界紀錄。

「感謝身邊支持我的每一個人,我現在只是享受比賽,不會去想那麼多。」不斷改寫紀錄的蘇炳添依舊很低調,但在這些看似平淡的回答背後,是一位田徑「老將」不斷嚴苛訓練,並且不斷改進技術的職業精神。

蘇炳添在賽後慶祝。

29歲,他還在主動改進技術

時間回到12天前,1月27日的德國柏林室內田徑比賽中,蘇炳添在決賽中以6秒55奪冠。當他撞上牆邊的護墊然後返回賽道後,他習慣性看了一眼計時器,然後皺了一下眉毛。

其實,他在那天的預賽中,跑出了更快的6秒53。

賽後,說起這個成績,蘇炳添表現得很輕鬆,「其實我自己設定的目標是6秒65,而且出發前我給教練說的是6秒70。」用蘇炳添自己的話說,他已經5個月沒有參加比賽了,所以來到德國參賽主要是想檢驗一下冬訓的成果和目前的狀態。

正是在這種「以賽代練」的輕鬆心態之下,蘇炳添在兩周不到的時間裡開啟了自己的「刷新紀錄之旅」。

2月4日在國際田聯世界室內巡迴賽德國卡爾斯魯厄站,蘇炳添跑出了6秒47;然後在3天之後,他又在杜塞爾多夫刷新了自己剛剛創造了亞洲紀錄,並且將紀錄提高了0.04秒。

6秒43,這個成績不僅幫助蘇炳添站穩了「亞洲第一」的位置,同時幫助蘇炳添躋身男子60米的歷史上的並列第五名。

再過差不多半年時間,蘇炳添就將年滿29歲,在他自己口中,他已經是「一位老將」了。然而,步入職業生涯後期的蘇炳添,卻迎來了一波爆發。

「我要感謝我的小團隊,這個成績屬於中國的時刻。」在採訪中,蘇炳添不止一次把功勞歸於他的教練和隊醫,但不少蘇炳添身邊的人都說,是他的那份不斷追求更高水平的職業精神在驅動著他。

「在今年冬訓的時候我刻意改變了自己的擺臂動作。」蘇炳添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了這個細節。不僅如此,在國家體育總局田徑訓練館的幾個月時間裡,蘇炳添還嘗試了改善跑步過程中腳掌落地後的發力。

「向我們這個階段的運動員雖然不適合改太多技術動作,但可以嘗試一些細節改動,這次改動之後腳掌落地的發力會更好。」

改變帶來的是明顯的進步。

一位熟悉蘇炳添的圈內人士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其實蘇炳添自己一直在琢磨他的技術,教練只是輔助,他自己的主動改變和思考才是關鍵。」

蘇炳添和妻子完婚後不久就重回賽道訓練。

每一個細節都嚴格要求自己

或許,把蘇炳添稱為是中國田徑隊里「訓練最嚴苛的運動員之一」,一點也不為過。

2016年鑽石聯賽上海站中,張培萌曾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透露了他眼中的蘇炳添在訓練中嚴格到近乎苛刻。

「蘇炳添的職業精神太強了,我有時候總是想著休息一下,但蘇炳添對所有的訓練都嚴格要求自己,定好鬧鐘幾點起床,然後認真完成所有的訓練項目,並且在飲食上非常嚴格……」

蘇炳添參加里約奧運會。

蘇炳添的這種自律和嚴格從他進入國家隊至今都沒有改變過,他甚至在去年10月結婚之後立刻投入了冬訓,放棄了妻子的蜜月旅行……

這也是為何他能從2011年以10秒16打破周偉保持了13年的男子100米全國紀錄之後,7年都一直是中國短跑的領軍人物。

在卡爾斯魯厄站創造了最新的紀錄之後,蘇炳添的團隊在社交網路上曝光了一段他訓練備戰的視頻,視頻中,蘇炳添從壓腿、拉伸到高抬腿,每一個細節都一絲不苟,甚至在適應跑道的起跑訓練中,他還拿著捲尺反覆測量起跑器到起跑線之間的距離,要求精確到毫米。

這個視頻在發布之後,不少粉絲和圈內人士都紛紛「點贊」。不過,對於蘇炳添而言,這些或許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在冬訓的幾個月里,當《中國體育報》前往田徑訓練館裡探營時,他們看到的是蘇炳添在兩個多小時的訓練里,每一個動作「都完成得有些吃力」,包括負重半蹲、跳欄、負重直腿擺動跑……

這是因為他會要求自己把每一個動作都做到最標準,甚至要求自己從踝關節到髕腰肌進行協調的發力。

每完成一個動作,蘇炳添就會深吐一口氣,然後便彎著腰手扶著腿,再做幾次深呼吸。

「要想跑出一個好成績,需要很多條件。」蘇炳添總是說得很直接,刻苦而嚴格的訓練就是蘇炳添所說的「很多條件」中最重要的一個。

為了中國田徑,蘇炳添還要拼到東京。

60米突破,能帶來100米「飛躍」嗎

事實上,對於蘇炳添來說,上個賽季的最後一戰,並不是那麼完美。

在倫敦世錦賽上獲得男子100米決賽第八名,創造歷史之後,蘇炳添卻在天津全運會的跑道上惜敗於謝震業。

「不可惜。」在那場失利後,蘇炳添笑著接受採訪,「沒拿到全運冠軍,我看得更開了,有得必有失。我也創造了各種不可能的事情,進入世界前八,突破十秒,我已經無憾了。」

其實在去年前往倫敦參賽之前,蘇炳添就和澎湃記者透露,自己在2017年初就「確實考慮過退役的問題」。

即使蘇炳添真的像自己所說的那樣,在去年9月的天津全運會後退役,其實對他來說,也不算是一個糟糕的結果——全國紀錄、亞洲紀錄、第一個「破十」的中國人、世錦賽第八名……這些頭銜足以證明蘇炳添在短跑的歷史地位。

幸運的是,蘇炳添還放不下這條他付出了十幾年的跑道。

「後來我覺得,自己還能在這個跑道上繼續付出,我想要的目標不止這麼多。」蘇炳添說自己相信還有能力在這個跑道上創造出更好的成績,甚至能給這個國家的接力隊帶來更多奇蹟,所以他希望能夠堅持到2020年。

「不管2020年,在東京的奧運會能創造什麼樣的成績,我覺得我能在這個運動場上出現,已經贏得了另外一個人生。」

在歐洲室內60米跑道上的「三破紀錄」,或許就是蘇炳添兌現自己諾言的第一步。

百米破十,蘇炳添還要做到。

當然,室內60米比賽和室外的100米比賽還是有很多技術上的差別,但是每一位強大的「百米飛人」都會在60米跑道上留下亮眼的紀錄——美國名宿莫里斯·格林曾經在60米跑出過6秒39,新銳科爾曼如今的世界紀錄是6秒37。

蘇炳添的目標一直是「再次突破百米十秒」,如今,29歲的他依然全力沖向目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防務簡報|俄印S-400交易將達成,美軍事專家為海軍支招
調查:印度1%人握73%財富,高管1年收入抵農民941年

TAG:澎湃新聞 |